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AI人工智能 > 暗示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
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dia主讲人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教学步骤3暗示法定义产生背景12练习4暗示教学法定义•也叫“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Lozanov)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产生背景•瑜伽教徒们能记住经书上的l0万个词语。•1955年曾用暗示疗法治疗一个记忆衰退的病人,使其恢复并增强了记忆力•60年代初开始,进行暗示教学法的研究•1971年,第一次国际性暗示法讨论会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召开;•1976年,美国洛杉矶召开了国际性暗示法教学学术会议。从此,暗示教学法迅速在许多国家被尝试运用,并成为教育界纷纷探讨研究的课题理论基础•1)瑜伽功法。。暗示教学法吸收了瑜伽功中知觉和集中思维的技巧,以及运用带有节奏的呼吸控制身心状态的方法•2)暗示法的心理学依据是人的可暗示性,它是从暗示学中派生出来的,用于学习语言的独特方法。•3)医学界关于人脑的在研究成果为暗示法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4)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与发展。心理学依据•洛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1.人的可暗示性•2.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3.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4.人的潜力教学原则•1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120个学时可学2000个词】•2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3创造心情舒畅的气氛,学习环境幽雅;•4借助母语翻译对比外语;•5建立高度的自信心;•6创造自然的情境。基本原理•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部分•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大脑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积极作用•1利用暗示手段营造轻松、安宁、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2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潜力和提高学习效率局限性•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实际操作难度大。•2洛扎诺夫最初进行的实验主要是针对语言教学中记忆力的提高,因此暗示教学在其它能力的协同培养和发展方面的效果是否显著还有待科学验证。•因此我们在移植和借鉴暗示教学法时,也应持慎重态度,既不能过分夸大暗示教学的效果,也不必一概否定。暗示法的特点•暗示法的特色是:•1)教室布置得像客厅一样舒适;•2)用轻松的音乐节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3)教师经过特殊训练,配合音乐朗诵教材;•4)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无意识活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学习达到最高的效果。基本步骤•1呈现新的教学材料,教师借助手势、表情介绍要教的内容,•2在优美的音乐中,和着音乐的节奏,带着生动的表情和情感朗读课文,学生看着课文,可以模仿;•3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听教师的配乐朗诵,这样可以产生有意和无意的认识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不知不觉地记忆所学的材料了。谢谢!
本文标题:暗示教学法--第二语言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7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