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曾五一卢二坡一、案例简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一直是全国人民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指标。本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演变的原因,根据科学的发展观讨论各种指标的优劣,对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案例的研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二、具体分析步骤和需要讨论的问题1.收集1978年至1985年间按可比价计算的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的具体数据。分别计算其环比增长速度,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2.分析上述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3.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4.讨论经济净福利、绿色GDP、积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等新指标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5.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述新指标进行估算的数据,将其与同期GDP或GDP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6.讨论上述新指标的可行性。7.根据选择中心指标的原则,就近期和中长期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三、案例讨论(一)整理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出1978~1985年我国工农业总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MPS口径)GDP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现价(亿元)不变价(1978年价,亿元)环比增长速度(%)197856345634.012.330103010.012.33624.13624.111.7197963796112.98.533503220.77.04038.23899.57.6198070776571.47.536883426.86.44517.84203.77.8198175816873.64.639413594.74.94862.44422.35.2198282947478.58.842583889.58.25294.74824.79.1198392118241.310.247364278.510.05934.55350.610.91984108319494.015.256524860.313.67171.06163.915.219851333511060.516.570205516.513.58964.46996.013.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二)分析这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国内生产总值与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MPS口径,下同)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就计算方法来说,主要差别是:一、核算范围不同;二、计算的价值构成不同。就核算范围来说,国民收入(MPS口径)仅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除包括上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以外,还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金融业、科研文教卫生事业,以及国家机关和国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总产值包括的部门最少,只包括工业和农业。就价值构成来说,工农业总产值反映一年中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的总价值(c+v+m);国民收入反映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一年中新创造的价值,即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c)后的净产值(v+m)。工农业总产值由于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物质消耗(c),即通常所说的重复计算部分,因此尽管包括的部门少于国民收入,但产值仍然大大超过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增加值计算的,它的价值构成不包括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的消耗(c2),明显区别于工农业总产值,而接近于国民收入,但又和国民收入,即物质生产部门净值有所不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主要区别:一是包括的经济部门不同,二是前者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价值(c1),而后者则不包括,总之,从价值构成看,两者范围互有大小,但就量的差别看,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收入,主要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三)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GDP被萨缪尔森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GDP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经济单位的生产成果为对象进行核算的,它的核算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并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总量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说:1.从生产的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这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从使用的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引导需求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优惠待遇,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GDP指标也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过高估计了经济活动的成就。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5.GDP把一些被动的恢复性投入作正值计算,使GDP虚假成分增高。总之GDP这一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有许多局限性,因此GDP不是万能的,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存在一个包罗万象的指标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它的适用范围,正确地使用它。(四)讨论经济净福利、绿色GDP、积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等新指标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实行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最后二十年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得到普遍的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各个层面所努力企及的发展模式,伴随着这样的管理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人们对其具有多种理解,但普遍形成的共识是,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并行的内涵:谋求当代福利的提高,保持未来谋求进一步满足的能力。在现实管理中,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形成了不同的做法。首先,可持续发展在覆盖面上形成了两种做法,一是集中于可持续发展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建立测度框架;二是在重视环境经济关系的同时,把社会方面引入,对可持续发展做更全面的量化测度。其次在测度方法上也形成了两类做法,一是沿袭传统经济核算,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以货币化为综合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要素的综合;二是沿袭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做法,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造不同统计指标组成体系,以多元统计方法实现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达到综合测度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目的。前者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国家财富核算等,后者如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福利是从经济福利的角度认识到有关传统总量核算指标的不足,其立意是以闲暇时间的变化、自然资源的耗减、污染增长和经济福利指标所包含的其它内容来修改传统经济核算的结果,其立足点是人们从当期所获得的效用,这些效用既包括来自GDP所表达的经济(尤其是市场化)产品的物质性满足,也包括来自家务劳动、来自闲暇时间的享受,同时把环境恶化作为抵消效用的因素而从中扣除出去,很显然,这种测度中,除所谓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外,还包含了社会因素。绿色GDP和EDP都是评价“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综合指标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物,它们和福利量的测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包含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调整。但二者在立足点从而在内涵上却有很大区别,调整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绿色GDP和EDP核算是以环境和经济关系为中心建立核算框架,不包含其它因素;不但从受体角度,更从发生体角度来测度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把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框架之后,其结果不是一个笼统的总量,而是要展示不同经济活动与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具体化,说明“谁”以及“如何”影响了环境,环境对“谁”以及“如何”产生了影响。环境经济核算的EDP主要还是一个产出量指标,只是在有限意义上才能视其为向福利测度的改进。如果说福利测度和EDP测度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种含义即“谋求当代福利的提高”,国民财富测度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二种含义即“保持未来谋求进一步满足的能力”。国民财富是指一国的常住单位与住户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显然,国民财富把财富的概念做了进一步扩展,由以往比较注重物质财富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社会资本。而且和环境经济核算首先关注当期流量(EDP)不同,国民财富概念的提出,是把测度重点放在了存量上,其实质是要通过各种资产存量的价值的拥有量来衡量一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对可持续发展测度的一种探索,它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满种的能力。能力就是机会,而财富存量就是这种机会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管理财富的过程,在特定阶段上,一国可持续发展就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真实储蓄是与国民财富相对应的流量概念,它是用来反映这种扩展的新国民财富的变动状况,其政策含义是:真实储蓄的持续负增长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减少。这样就也将可持续发展同真实储蓄联系起来了,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创造财富和维持财富的过程。和上述几种测度方法的思路不同,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构造反映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体系本身是松散的,它们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下聚合在一起,而后通过特有的方法把这些指标综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可表达一时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五)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述新指标进行估算的数据,将其与同期GDP或GDP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1.国民经济福利的测算例金玉国(1995)尝试采用设置账户的方法,即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经济循环账户”中,新设置一个国民经济福利净值(NNEW)账户,用于NNEW的核算,并将该方法用于1990年NNEW账户的编制,如下表所示:表2国民经济福利净值账户(1990年)单位:亿元(当年价)资料来源:金玉国:论我国国民经济福利量的核算,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2.绿色GDP测算例雷明(2001)基于自己建立中国1992年能源—资源—经济—环境绿色投入产出表,对1992年我国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对绿色GDP进行测算时,由于实物资源损失成本代价(以资源恢复费用替代)及环境资源损失成本代价(以污染治理费用替代),有理论值和实际值之分,因此其测算的绿色GDP有理论值和实际值区别,测算结果如表3、表4所示:表3按实际价格估算的“绿色GDP”(1992年)亿元表4按理论价格估算的“绿色GDP”(1992年)亿元从上面计算可以看出,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982117%~
本文标题: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