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
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王缉慈内容摘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已进入第10个年头。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评价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目标究竟如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是作者在多年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际而写成的,为开发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1分析高新技术开发区影响区域发展的一般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孵化器理论可以借用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构架,可以比较清晰地解释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可以了解它们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下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一下这两种理论,然后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再讨论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制约因素,以获得一般的研究方法,从而对各高新区进行个案研究。1.1增长极增长极是由帕鲁(Perroux,1955。1987)提出,并由保德威尔(Bouderville,1966)、汉森(Hansen,1972)等人引申的概念,增长极理论表明了在区域内投资建立(或嵌入)推动型的产业之后,会通过乘数效应而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周围其它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这个理论在世界各国发展区域发展中曾经获得了广泛的采用。由于其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1970年代后期受到过国际上有关研究者各种非议,但是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在分析科学园政策等过程中时又重新得到了某些青睐。图1表示增长极理论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应用的模式。根据增长极理论的脉络,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看作增长极,但是投资目标的核心不是推动型产业(制造业)部门的本身,而是研究与开发机构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并提供优惠的政策,造就舒适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世界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分支工厂。这些机构和工厂可望生成增长极的动量,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这个模式,通过对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区内(或区外)产业联系(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诱使产生新的制造业活动,发展地方化经济;通过区内(或区外)的零售和消费服务业增加而促使本地经济增长;通过区内(或区外)税收的增加,发展城市化经济。2003-4-141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2003-4-142图1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增长极的作用图示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它相关生产活动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地区总人口增加地方第三产业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国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科教文化政策环境高新区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1.1.1国外一些关于高技术综合体初期发展的研究说明,与生产活动相比,研究与开发活动在本地诱发新的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小一些;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这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来解释。从投入来看,其原料也是标准化的,而且物料投入比例较低,并可以由非本地的企业(服务于全国的或世界的企业)来供给,因此与本地企业的前向联系甚少。从产出来看,产品的附加价值高,运输成本低,可进入非本地市场,其客户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而且,多数研究与开发机构都是跨地区垂直一体化的公司的分支机构,对本地产品的需求潜力是有限的,因此与本地企业的后向联系也往往是不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增长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区内,而是在区外。类似于柯拉基奥1970年研究传统产业增长极所可能发生的影响时所指出的,它实际上成了“飞地”。1.1.2本地区就业人口增加,引起总人口和工资的增加,以致地方消费需求增加,使得本地的第三产业获得较快的发展。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因为这些活动的增加会增加就业机会。在就业人口相当的情况下,高新技术开发区所造成的地方消费需求的增长效果比一般工业开发区的增长效果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活动者的工资比从事一般制造业活动者的工资高。但是,国际研究表明,真正的高技术活动在本地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与所发生的产业联系一致,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主要发生在外地。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1.1.3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从而发展城市化经济,即建立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吸引企业和研究与开发活动。与一般的工业开发区相比,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大量使用,其税收对国家和本地政府金库的贡献是有限的。1.2孵化器由于单纯的增长极可能出现过分依赖外力、致使区域差异加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用孵化器理论更好地解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园的真正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促使新企业不断地繁衍和集聚,区内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客商日益频繁地相互作用,减少交易费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促进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换。然而,这种高度发达的高技术综合体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在缺乏风险资本、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地方,由于本地支持新企业启动的条件不足,企业家成功的历史很短。因此在高技术开发区的初期阶段,吸引大型成功公司的分厂,以保证基本的设施的建设是很好的途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加强对本地企业家和创新企业的培育,因此,新企业的衍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孵化器的理论,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另外两个指标应是:新企业的衍生与跨省市分支机构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发展支撑服务和客户网络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跨国的高技术企业衍生新企业,形成产业文化本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图2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孵化器的作用图示1.3综合方法综合上述两种理论,可以从8个方面分析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内和区外的产业联系;区内就业人口、工资和服务业的增加;本地税收的增加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增加;新企业的衍生、集聚和扩散跨省市分支机构的发展;2003-4-143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区内外企业家的成长;区内外产业文化的变迁;区内外产业结构的升级。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由内外作用力以及上下作用力共同完成的,并同时包含自上而下(以及自外而内)和自下而上(以及自内而外)的两个过程:所谓内力,指区内企业作为行为主体的创新力,它与本地创新环境密切相关;所谓外力,是外来企业的牵动力,它有赖于本地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的完善程度。自上而下,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建立基础设施;自下而上,指企业依靠本身实力推动区域发展。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初期,外力以及自上而下的作用力占优势。随着发展的深入,内力以及自上而下的作用力逐渐增强,当内力足够强大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目标得以实现。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高新技术开发区最终目标的实现过程必然是十分漫长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反映在对区内和区外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等方方面面。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本地区形成真正的产业文化,即全社会具有创新的共识时,才能促进科技、教育的快速进步,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区域经济结构成功地升级。从本地区的产业联系来看,只有当孤立的企业形成有机的集聚,企业间产生物质的、信息的和社会的各种“流”,进而汇成“网络”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目标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它不仅促使区外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促进本地发展,并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不断创新的源泉。根据以上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可能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常规技术阶段和高技术阶段。前者又称增长极阶段,后者又称孵化器阶段(如表1所示)。在以外力为主的时期,区内的主要活动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并做外国企业的代理销售商等,由于来自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不可能转移其关键技术,本地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只能是处于常规水平,因此企业在市场夹缝中生存,同时通过和外资企业的联系,学习先进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发展内力。因此这个阶段可以成为常规技术阶段。由于常规技术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其产业联系主要在区外,所发生的经济效益(就业增加、服务业增加、税收增加)也主要在外地,因此又称增长极阶段。此时区内的联系较弱,同行业竞争激烈。当由于中介机构等的作用,区内企业间的联系得到发展,创新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本地企业具有通过协同作用而交叉繁殖高技术产品的能力,高新技术开发区就达到了高技术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新企业不断衍生,区内企业相互频繁接触和作用,区域中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均衡局面,形成具有创新共识的产业文化,因此又称为孵化器阶段,高新技术开发区达到该阶段之后,才能真正对本地经济结构的转换发生根本的影响。2003-4-144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表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能的发展阶段分析按技术特点划分的阶段常规技术阶段高技术阶段发展驱动力外力为主内力为主区内的主要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著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等高技术的新企业衍生,区域内存在创新的共识,产业文化形成技术特点学习先进技术,积累管理经验,发展内力自主创新,在高技术基础上形成国家竞争力产品特点标准化产品为主根据市场变化定制产品产业联系远距离寻找低成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远距离寻找技术源泉,本地产业联系微弱本地相关企业间,以及产、学、研之间大量相互作用,交易频繁,产生协同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数量上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税收,发展基础设施,扩大第三产业,形成城市面貌;同时逐步提高科教文化水平和人的素质技术、经济、社会全面地持续发展,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家不断涌现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类型增长极孵化器到达高技术阶段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作用的场所。只有当高技术的社会、政治、经济各因素结合在一起,只有当政府的约束与自主经营、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互作用达到平衡以后,高技术区才能进入一个社会各要素高度融合的社会。2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制约因素根据国外对科学园的经验研究,制约其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有: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学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学园与地方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联系;科学园企业与区域内原有企业的外部联系;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对附近区域影响程度的大小还受制于高新技术企业与原有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差异等。2.1一般来说,在工业经济基础比较好、产业部门复杂多样的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可以引起更多企业的新建和扩建。2.2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以吸引外来的跨国公司分厂为主,还是孵化本地中小企业为主,对本地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后一种情况下,公司的衍生活动多,通过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诱发新的生产活动的可能性更大,然而跨国公司的分厂所产生的直接影响范围往往是全国性的或者是世界性的。另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大型跨国公司所准备的土地和基础设施由于规格高,价格贵,往往限制本地的衍生企业的发展空间,致使它们转移到外地。2003-4-145王缉慈,1998,《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第54-57页2.3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如果未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即学术交流场所和各类交流活动的规划,则区内行为主体处于孤立和隔绝状态,企业间相互作用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育程度低,对本地区的影响必然是微弱的。2.4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只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联系,才能诱发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并使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变成商品,以促进区域发展。当企业与科教机构的联系微弱时,不可能推动区域的发展。此外,区域内技术的转移程度如何,取决于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技术与本地原有企业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为此,高新技术开发区需要发展本地需求的技术产品。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企业与区域内原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联系难以形成,其原因与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有关,由于一些国有企业负担重而缺乏技术创新的需求。2.
本文标题: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