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文献综述
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阶段。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贸易账户的顺差是实现国际储备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外贸增长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2011年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了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选择理论在国际贸易中,无论是在进口贸易或是出口贸易,都要选择某种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国际货币的第一职能就是充当国际贸易的结算工具。有关国际贸易中结算货币的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归纳如下:首先,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成为国际货币贸易的内生因素。Swoboda(1968)的低交易成本中认为存在低交易成本是国际贸易选择结算货币的重要因素;Cohen(1971)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某种货币占据了国际交易的最大部分,那么这种货币最终也会在国际贸易中成为国际交易媒介,因为他们在国际交易中的吸引力;Mckinnon(1979)通过研究得出出口商愿意以出口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这样本币计价能够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贸易的交易成本,这也是贸易结算货币理论的基础;Krugaman(1980)认为国际贸易结算中,出口商为便面相对价格变动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和销售的变动,更愿意选择与竞争对手一样的货币,因此若选定某种货币成为结算货币,它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这被称为惯性现象。其次,考虑交易规模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交易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贸易的成功和货币的国际化。Cipolla(1967)的观点认为从事贸易结算工具的国际货币应由国际贸易活跃的交易强国发行;Mckinnon(1979)认为贸易参与方倾向于使用具有规模效应的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Grassman(1973)在研究中得出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在对外贸易区域的分布上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时,出口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可能性越大;GeorgeSlegin(2000)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货币才有更好的机会承担国际货币功能。最后,选择认可度较高的结算货币的因素归纳:Giovannini(1988)曾指出处于行业优势地位的贸易商会考虑商业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结算货币;DonnenfeldandZilcha(1991)研究了对于进口商和出口商而言,进口贸易中使用进口商货币、出口商货币以及第三方国家货币与汇率风险的关系问题,最终确定结算货币的选择;Tavlas(1991)指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与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有关,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高,国际贸易结算就越多地采用出口国货币。Mundell(2003)认为对于某种货币是否有长期稳定的信息也是该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因素;Fukuda,Ono(2006)通过研究得出,一国经济实体规模越大,不仅能够增加该国作为出口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能够影响作为进口国对于某种结算货币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一国经济实体规模越大,该国就越有能力选择本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Bergsten(1975)认为国际政治影响力也将对货币的国际化产生影响,一国货币要成为结算货币有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在政治上要有强大的国际地位并且能得到国际上的支持。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初步条件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基本上延续了“人民币非国际化政策”。1951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境办法》,其内容全面禁止在境外的人民币使用和流通。1957年出台的政策允许中国居民出入境携带5元人民币,1987年上调到200元。早期也有部分学者和金融机构对境外人民币流通量和沉淀量进行了估算。姜波克(1994)对1993-2003年10年期间人民币输出数量进行了预测性估计,认为到2003年,人民币累计输出总额应达到2000亿元。李婧、管涛、何帆(2004)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使用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据估算,2002年实际的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估计在1200-1400亿元左右。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末全年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出入的总量为7713亿元,人民币现金在周边接壤国家和港澳地区滞留量约为216亿元。孙东升(2008)利用1978-1996年的数据估测1997-2005年的境外人民币数量,估计2004年境外流通人民币现金数量达到227.6亿元。巴曙松(2008)基于1978年至2008年的年度数据和缺口估算法,估计境外人民币需求规模在2008年已经达到3426.99亿人民币。由此可见,出于某些技术、方法等原因,这些估测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直到2007年,政府畅通了人民币在个人消费中的计价结算,但在一般贸易中仍然限于人民币计价而不允许跨境支付结算。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从2009年开始才相继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12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保持较快增长,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截至2012年末,与境内发生实际收付的境外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达到206个。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有利影响因素1.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为境内企业锁定汇率风险、规避汇兑损失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跨境贸易多以美元、欧元等已经实现国际化的货币进行计价结算,由于国际市场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企业不得不承担较大的汇率风险.苏宁(2010)指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容易锁定贸易的收益和成本;有利于避免汇率风险和减少汇兑成本及贸易对手防范汇率风险。2.减缓外汇储备压力截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31万亿美元,2012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8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14亿美元,张大龙(2011)指出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外汇储备压力。巨额外汇储备在诠释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外汇持有成本和外汇贬值缩水的风险。如何实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是国家外汇管理当局亟须应对的头等难题。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大量发行美元,我国承受了大量损失。推动人民币计价结算后,我国部分贸易顺差将体现为人民币,这既可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又能降低汇率升值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的压力。3.拓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马义玲(2013)认为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业务范围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增加,商业银行会推出一系列配套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势必会相应增加。商业银行可以以人民币进行一般国际结算业务操作,也能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这将大大增加和拓宽银行的业务范围。同时,商业银行境内外机构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联动,还能增加境外分支机构的国际结算业务量。4.提升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陈莹(2010)认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利国际地位,降低进出口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拓展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空间。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2006)表示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助于减少汇价风险,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中资银行可以此为契机,实现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增加人民币结算业务、短期或者超短期的资金拆放及中长期的投融资业务,有效抵消本外币汇兑及外汇衍生产品的损失;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量也会相应增加,结算网络会逐步延伸到全球,从而有力地促进海外分支行业务的发展,增加新的盈利机会;中资银行承担起人民币清算行的角色,不仅能增加业务收入,而且能提升中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形象和知名度。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制约因素与难点1.人民币开放后的不稳定性张纯威(2010)指出2003年以来人民币一直存在升值预期,从而使其国际声誉不断提高,在周边国家民间受欢迎的程度不断增强,但就扩大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规模而言,升值预期所发挥的就不一定是促进作用。人民币目前扔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浮动幅度较小,一旦开放账户则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扩大,增加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性。2.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民币结算认可度不高黄金老(2009)认为,因为受制于中国偏弱的贸易地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面临的挑战不小。中国进出口商绝大多数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问题是竞争力不足。还有一个情况是中国目前美元多,且投资收益低,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对于有美元的中国进口商而言,不论是借来的美元还是出口收到的美元,也希望以美元来支付进口。赵锡军(2010)也表示,“中国的产品目前较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也在根本上制约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同时,不仅相关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在实施上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3.人民币双流通机制不完善于海波(2012)表示,现阶段我国人民币的流动性不够,仅能在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此外人民币结算要实现互惠双赢兼顾双方,不仅要保障本国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兼顾外国客商的利益这就需要有合理的人民币输出渠道,让非居民能有正当方式获得人民币;同时还要有让人民币能安全回流的机制,让境外的人民币流回到境内市场,并有序参与国内经济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发展。4.相关配套措施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后的《实施细则》总结了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践的经验,对不太合理的地方作了改进,比如对出口收汇核销不予要求。并且相关部门也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解决,例如《办法》虽然规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但在初期出现过无法办理出口退税的现象,国家税务总局及时发布了相关通知,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然而还是在有些方面未明确规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还未落实,缺乏可操作性,王盛恩(2010)指出表现在:(1)部分配套制度例如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办法还正在制定,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完善。(2)试点地区和企业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未能跻身其中,试点企业的确定缺乏标准,管理方式不明确。(3)结算机制建设还不完善。人民币结算的框架虽已建立,但如何实施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操作规范尚不成熟,如人民币结算在各环节的具体操作、代理账户管理、挂牌汇率等方面都缺乏明确规定,这就为具体实施增加了难度。5.日常监测系统亟需完善梁京华(2011)认为试点以后,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经过升级以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一是企业信息数据衔接问题。RCPMIS系统中企业初始信息由外汇局导入,新设企业和以往未做过国际业务的企业在系统中没有信息,目前在系统中也无法补充,给业务监测造成困难。二是业务数据报送质量不佳。目前各商业银行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申报的系统有的采用人民银行开发的前置系统,有的则自行开发软件。特别是自行开发软件的银行报送数据的质量不高,数据差错较多和不及时使得当前监测系统难以实现应有功能。三是系统培训力度急需加强。RCPMIS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业务种类和操作,而系统操作手册只是简单罗列了各种操作,没有对各项监测指标的重要性作进一步阐述,不便于人民银行基层行的操作人员学习,难以有效提高系统监测能力。四、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赵越(2010)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动将更加频繁,让人民币汇率变动有更大的弹性,更多地让市场力量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通过基准利率的调整来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决定机制,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定价体系,实现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的变动由市场供需自动调节,人民币汇率水平最终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2.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认可程度潘成夫(20
本文标题: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0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