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模拟(含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真题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10分)(1)关关雎鸠,。(《诗经》)(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将军百战死,。(《木兰诗》)(4),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5)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学而不思则罔,。(《论语》)(7)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表达自己的豁达胸襟。【答案】(10分)(1)在河之洲(2)随风直到夜郎西(3)壮士十年归(4)醉里挑灯看剑(5)独怆然而涕下(6)思而不学则殆(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8分)“以诗歌的名义相聚,文字与鲜花一起(生长成长)”,2016年4月15日晚,A春天读诗之夜诗歌朗诵会在北京77剧场华丽开场。“B开花就是解放!一个宇宙的诞生不始于一次爆炸而始于一次花开!”53岁的诗人西川,依旧激情饱满、节奏铿锵.,一首气势磅礴、才情(肆放肆意)的C开花,在他高昂雄厚的声音中传递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连绵不绝的D开花意象,xuàn染出春天蓬勃升腾......的生机;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诗人廖伟棠说:“西川太开放了,节奏感真好,年轻人都写不出这么‘狂’的诗来。”(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铿锵.()xuàn()染(2)对文中括号里的两组词语,分别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在横线上。(2分)①文字与鲜花一起(生长成长)②一首气势磅礴、才情(肆放肆意)的开花(3)原文划线的四个词语中,必须加上书名号的是()(2分)A.春天读诗之夜B.开花C.开花D.开花(4)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答案】(1)(2分)qiāng渲(2)(2分)①生长②肆意(3)(2分)C(4)(2分)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激情。(或: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的激情。)【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①中“生长”单纯只生物体由小变大,大小,颜色等各方面变化的过程,指生理。“成长”除了外在,更多的指心理上的成熟和处事的老练程度。本初修饰“文字和鲜花”,因此选择“生长”。②中“肆意”是任性、任意的意思。“肆放”指纵情释放。“才情”应用“肆意”。【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书名号是一......种标志符号,它标志书名、篇名、戏剧名、歌曲名、报刊杂志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本题中C处“开花”指的是歌曲名,故选C。【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本句中搭配不当,“点燃”与“内心”搭配不当,改成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激情。或: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的激情。【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B.上海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蜂拥而至....,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答案】(2分)B【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答案】(2分)D【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综合性学习(9分)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下面是他收集到的零碎资料,请分析、梳理和整合这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位老华侨回到阔别已久的龙岩,熟悉的乡音,绵绵的乡情,使他情不自禁和诗一首:少小离家古稀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发小相见喜相泣,一曲山歌丝竹醉。材料三:学生:“老师,为什么我感觉这首诗不压韵呢?”老师用客家话朗诵了一遍,说:“这下你感觉押韵了吗?”“感觉到了,很好听!”“方言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是声音的活化石,最能体现古诗词的韵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四:一位旅客说:“我真希望在冠豸山机场的广播里,除了听到普通话和英语外,还能听到我们的家乡话!”(1)依据上面漫画,说出方言使用弱化的三个原因。(3分)(2)从上述材料中筛选、提炼出保护方言的意义。(3分)(3)请提出保护和传承方言的三个措施。(3分)【答案】(1)依据上面漫画,说出方言使用弱化的三个原因。(3分)①父母亲不与孩子讲方言,没有使用方言的家庭环境;②学校不许学生讲方言,没有营造健康的方言语言环境;③有些部门、单位重视推广普通话,禁止说方言,社会上没有形成尊重方言的习惯。(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2)从上述材料中筛选、提炼出保护方言的意义。(3分)①方言使人感到亲切,给人家的温暖;②乡音能使人得到感情慰藉;③家乡话使人记住乡愁,不忘故土;......④方言有特殊的韵味,感染力强;⑤方言是声音的活化石,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⑥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3)请提出保护和传承方言的三个措施。(3分)①父母应改变观念,在家里养成方言交流的习惯;②学校要尊重方言交流,营造宽松的语言环境;③学校开设方言课,开展方言文化活动;④用录音、视频、文字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方言进行收集、保存;⑤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戏曲、讲座等方式适度传播、宣传方言。(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漫画的内容,仔细观察漫画,注意漫画中的图文信息。分析方言弱化的原因。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保护措施,一般从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保护,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保存传承等等。本题中是方言,为非物质文化,因此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营造使用方言的环境;对方言进行收集、保存,举办相关的活动,加大宣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方言的保护等等。【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案】(4分)①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③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④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⑤“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⑥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每点1分,共4分)【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患盗论刘敞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①盗可除.乎()②衣食不足.()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8.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或长烟一空B.或王命急宣C.或以钱币乞之D.或异二者之为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10.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答案】7.(3分)①除:清除(消灭)②足:足够③箧:箱子。8.(3分)C9.(6分)(1)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2)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10.(3分)①衣食不足②政赋不均③教化不修【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箧”:箱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顾”,只是;“患”,担心。2句中“略”,侵略、侵犯。【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文中的对话“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可知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翻译】天下正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只是偷盗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够阻断他们产生偷盗的根源,还担心会有盗贼吗?”那人又说:“请问偷盗(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回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偷盗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偷盗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腰包开别人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打城镇、侵犯百姓成为盗贼(强盗)啊。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南瓮河——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①南瓮河湿地类型多样:有森林湿地、灌丛湿地、沼泽湿地、草丛湿地和岛状林湿地。丰富的湿地类型孕育出惊人的动植物种类——这里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模拟(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0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