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第一讲中国减肥行业市场概述第二讲中国减肥市场需求分析第三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竞争分析第四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目录第一讲中国减肥行业市场概述第二讲中国减肥市场需求分析第三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竞争分析第四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目录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不尽合理,肥胖病在发达国家及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象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出现年轻化态势。全世界肥胖症患者目前至少有12亿,且将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发病率急剧上升。据有关数据:我国成年人体重超重比例约20%~30%,大城市已达35%~40%,过去10年里,学生肥胖患者中女生从3%上升至7%,男生从2%上升至8%,超重人数则是肥胖人数的3~4倍。进入21世纪后,有关国际机构就已经宣布,全球因肥胖而死亡的人已经超过了饿死的人。也就是说,因肥胖及其并发症而致死的现象已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一节中国减肥市场的划分肥胖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原因形成。内源性肥胖是遗传、机体内分泌紊乱等原因造成的,仅占肥胖人群的20%~30%。外源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占了肥胖人群的70%~80%,主要归因于摄入食物过多、运动过少等后天生活方式不当。内源性肥胖属于减肥的难点,单纯依靠减肥产品基本不能得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外源性肥胖是可以通过外力达到减肥目的的。一、减肥的科学依据内源性外源性目前,中国减肥产品市场主要可划分为口服类、器械类、外用类等三大类,其中口服类又可分为:I.药品类、II.保健品类、III.茶剂类等。二、减肥产品市场分类一、减肥产品消费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波动性。五、产品严重同质化,价格差距较大。四、产品销售地域化显著,产品生命周期较短。三、没有绝对的领导品牌,国内企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二、厂家众多,百花争鸣。但国产品牌较多,外资品牌较少。第二节中国减肥市场的行业特征一、减肥产品消费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波动性。减肥产品通常在夏季比较走旺,而在冬季比较走淡。究其原因,这主要跟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比较寒冷,因此通常大家都会穿很多的衣服来御寒。这时候,那些肥胖的人由于穿的衣服比较多,从外表已经看不出来身材的肥瘦,因而,要减肥的紧迫感也就消失了。所以在冬季,减肥产品的销售通常比较淡。但夏天就不同了,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大家穿的衣服要少,并且由于冬季少运动又常进食高热量食物而导致人们发福,所以这时候,是肥是瘦就暴露出来了。于是,在一些人奇异的目光下,肥胖者想减肥的欲望就再次得到了提升,特别是那些追求靓丽的年青女性则更为突出。二、厂家众多,百花争鸣。但国产品牌较多,外资品牌较少目前来看,在减肥产品生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中,国内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减肥产品市场销售总额的62%,而合资、外资企业生产的减肥产品占中国减肥产品市场份额的38%,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太极集团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在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和进步,使得市场的天平终于出现了公平的倾斜。三、没有绝对的领导品牌,国内企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四、产品销售地域化显著,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减肥产品存在明显的区域品牌特征。据有关数据:维亭片仅在上海表现突出,在其他区域均较薄弱。碧生源系列仅在广州销售不俗,而在其他城市表现一般。花则秀减肥胶囊在武汉销售较好。大多数厂家希望能迅速撬动市场,回笼资金。这也是造成该类产品广告满天飞、产品生命周期短的根本原因之一。五、产品严重同质化,价格差距较大在市场上,以西布曲明为主要成分的减肥产品就有10多家企业同台竞技,而在仅占31%的市场份额的保健品类产品中,更有多达150家以上的企业在竞争,茶剂类产品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厂家不断推出新的减肥诉求点以求吸引眼球,甚至大打“价格战”。如同样是西布曲明,同样是5毫克10片装的,单价就有19~50元不等。低价产品的质量未必就差,但不排除某些厂家为了强占市场以牺牲质量压低成本来低价倾销,这对整个市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中国减肥行业市场的发展阶段减肥这个概念在中国提出不过才十几年,但是减肥行业在这段时间内已经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节中国减肥行业市场现状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当时减肥观念刚刚被人们所认识,美容院里减肥项目还几乎没有出现。人们大多通过吃减肥药或保健食品来减肥。出现在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大多为传统减肥茶的新型改良产品,利用茶叶祛脂化腻的功效减肥。甚至为了体现快速减肥的效果,在一些减肥茶中加入了剂量不等的泻下类药物,如中草药大黄、芒硝等。实践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倾泻的方法减去的只是人体中的水分和蛋白质,造成了体重减轻的假象,却未能触及肥胖的根本。长期服用,还会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形成习惯性腹泻、肠胃功能失调、人体失水等症状。在消费者认清了它的减肥机理后,这种清泻型减肥产品很快被市场所淘汰。第二个阶段:9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以广州为发源地,美容的相关理念、经营模式被迅速传播到了内地,全国的美容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美容院推出减肥项目,其减肥方法主要有手术吸脂、按摩、药物等。而这时期的减肥药是饥饿替代型减肥产品占主导地位,这类产品主要通过以低热量食品取代正常饮食,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类、糖类的摄入,依靠消耗人体自身脂肪使体重暂时减轻。但是这种减肥方法长期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会降低机体各方面的活动能力,有些替代型减肥食品中还加入了芬氟拉明、安非拉酮等违禁药物,这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出现精神恍惚、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现象,一旦停止服用,体重便会迅速反弹,减肥成果丧失殆尽。卫生部曾对在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予以严格检查并公开曝光。第三个阶段:是最近几年,美容院减肥快速发展,减肥项目成为美容院主要业务之一,其减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针灸、点穴到减肥仪器配合减肥药品,再到签订协议的“合同减肥”,减肥也不单单针对全身,而是可以分部位,几乎无论大小,所有的美容院都有自己减肥项目,很多消费者也乐于为减肥埋单,甚至在使用一种减肥方法失败之后,仍有81.57%的人表示还会使用其他的减肥方法,在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并不是医学上的肥胖人群,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加入到减肥大军当中,而且这部分消费者的忠诚度很高。这强烈拉动了减肥消费,基于这一点,减肥市场在未来几年还会有很大的发展。二、中国减肥行业市场的特点1.西药减肥略胜减肥保健品一筹。4.功能组合性产品骤增。3.消费回归理性,但广告仍然具有效应。2.药品类减肥品占半壁江山,胶囊剂独占鳌头。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等西药制剂有着较好的减肥效果。在减肥产品的产品市场销售排行中,含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等西药成分的减肥药品占市场的主导地位,约占保健品、药品类减肥产品销售总额的72%。其次是以减肥茶、纤维素等为代表的减肥保健品,此类产品约占保健品、药品类减肥产品销售总额的28%。1.西药减肥略胜减肥保健品一筹。2.药品类减肥品占半壁江山,胶囊剂独占鳌头。药品类产品占了口服减肥产品59%的比例,主要以含化学成分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的产品为主。保健品仅占31%的市场份额。冲服的茶剂类产品占的市场相对较少,只有10%。口服减肥产品的剂型主要有片剂、胶囊剂、茶剂和其他类(其他类包括丸剂、颗粒剂等)。胶囊剂在零售市场销售最好,达80%的占比,代表产品有曲美胶囊、澳曲轻胶囊、康尔寿减肥胶囊等。以碧生源SO瘦减肥茶、大印象减肥茶等为代表的茶剂和以维亭片、宁红瘦身含片、简·瘦身片为代表的片剂分别占了10%和9%的市场份额,其他剂型相对占比较少。3.消费回归理性,但广告仍然具有效应。肥胖者都认为减肥产品广告过于夸张,试用后根本就难以减肥,但新的减肥产品广告一出现,又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购买和试用。除了单一减肥功能的产品外,加入红枣、枸杞等中药材以“美容减肥”、“排毒减肥”、“减肥祛斑”、“中医全身调理减肥”等为诉求的组合性多功能产品也纷纷入市。而以前主要是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的减肥市场,在今年推出了以“男性减肥”、“老年减肥保心”等为口号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了消费群体,成为市场的又一亮点。4.功能组合性产品骤增。三、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1.减肥虚假广告多。3.减肥保健食品中添加禁用药物情况严重。2.减肥产品同质化引发的营销同质化。1.减肥虚假广告多减肥广告有“四大假”:一是虚假承诺。诸如“六小时见奇效,想不瘦都难”的广告语随处可见。二是创造模糊概念。“吸油基”在重庆媒体上宣传说“不是减肥产品,也不是泻药,是专门防止肚子凸起奇妙物质”,但到底是什么消费者并不清楚。三是不断变换产品名称。如“魔变”原名“魔宇”,“全脂燃”原名“美态365”。四是随意修改广告词,夸大功效是减肥保健食品吸引消费者的法宝,90%以上的保健食品广告修改了审批内容。2.减肥产品同质化引发的营销同质化成千上万技术落后、形态单一的同质化减肥产品导致了营销同质化,并引发的过度恶性竞争。3.减肥保健食品中添加禁用药物情况严重保健食品随意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由于食品企业缺乏正规医药企业的原料监督机制,这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很多消费者误服添加了化学药品成分的保健食品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引发死亡。由于国内目前缺乏完备的食品副作用报告制度,受害者数据无法统计。保健食品不能添加药物成分主要是其“身份”不允许添加,而非添加的药物本身有问题。很多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减肥药,其效果是显著的。但是,不能因为它安全有效就可以随意添加,例如鸦片,在医学正常使用范围内它是很好的麻醉药品,而一旦过量使用,它就成为毒品。第一讲中国减肥行业市场概述第二讲中国减肥市场需求分析第三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竞争分析第四讲中国减肥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目录第一节中国减肥市场消费现状一、中国减肥市场总体消费水平据中国国际减肥大会数据,我国肥胖者已经远远超过了9000万,体重超标者高达2亿人。而1995年,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数量分别为3亿和3600万。这表明中国的减肥产品市场不仅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市场,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2004年减肥类产品占据全国保健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年产值近100亿元。2005年仍呈渐趋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更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消费额将达600亿元。二、中国减肥消费结构分析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减肥产品市场的年产值已超过75亿元人民币,是继补益类保健食品之后的第二大类别医药保健产品。以2003年为例,中国市场上的各种减肥产品多达1036种。目前的市场份额的瓜分态势主要如下:第一类是减肥保健品、药品,其市场份额约占71%;第二类是特妆字外用减肥品,其市场份额约占19%;第三类是减肥、美体医疗器械,其市场份额约为10%。有数据显示,减肥人群中选择控制饮食的占35.98%,通过运动减肥的占29.82%,接受药物减肥的占23.62%,调查中提及的其他减肥方法还有饥饿减肥、服装减肥、手术减肥,分别占的比例为4.56%、3.17%、1.83%,还有1.02%的人选择了其他减肥方法。而在减肥人群中又有49.47%的人曾经尝试过使用药物减肥。一、消费者的减肥欲望分析第二节中国减肥需求的影响因素46.00%42.00%6.00%2.00%4.00%保持体型保持健康衣着需要行动灵活其他原因二、消费者减肥消费满意度分析减肥产品消费人群对目前使用的减肥产品的效果总体来说比较不满,如果按照5分制来衡量的话,目前消费者正在使用的减肥产品的平均得分只有2.78分。选择减肥产品的人,多数对于减肥产品存在一种预期的目标,许多消费者对于各种减肥产品的减肥要求较高,而事实上许多减肥产品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当服用减肥产品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人们便会认为问题是出在减肥药的功效上。因此,消费者对于目前市场上减肥产品的信任度相对较低。有调查数据显示,有44.0%的正在减肥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的减肥产品的效果是一般的;22.0%的人认为比较明显;20.0%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效果;11.0%的人认为效
本文标题:减肥业前景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