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
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2015年07月©CSG2013.Allrightsreserved.目录术语与定义一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二架空线路元件选型要求三电缆线路通用技术原则四电缆线路元件选型要求五节能环保要求六©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一、术语与定义重要输电线路importanttransmissionline核心骨干网架、重要用户供电线路等,包括西电东送主干线路、核电主要联络线路、港澳联网线路、500kV同塔三回及以上线路等。Ⅰ类风区classⅠwindspeedarea根据南方电网风区分布图30年一遇基本风速V≥35m/s、50年一遇基本风速V≥37m/s的地区。Ⅱ类风区classⅡwindspeedarea根据南方电网风区分布图30年一遇基本风速V≥33m/s且V<35m/s、50年一遇基本风速V≥35m/s且V<37m/s的地区。重要交叉跨越importantcrossing输电线路跨越主干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以及经校核跨越线路单极/单回与被跨域线路同时故障会导致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的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之间的交叉跨越点。©CSG2013.Allrightsreserved.目录术语与定义一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二架空线路元件选型要求三电缆线路通用技术原则四电缆线路元件选型要求五节能环保要求六©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1)一般规定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2)路径选择3)气象条件4)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1)一般规定(1)重要输电线路和重要交叉跨越,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1.2。•GB50545第11.2.1条要求重要输电线路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倍,本条提出重要输电线路和重要交叉跨越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1.2。•特殊区段输电线路,若发生断线、倒塔等事故,往往会危及其他线路或公共设施,而对于运行抢修特别困难的局部区段线路,必要时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重要输电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和特殊区段输电线路的界定,以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应在可研阶段进行明确。©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1)一般规定(2)原则上500kV线路不宜采用三回及以上同塔架设方案。•目前,500kV线路主要的架设方式为单回或双回同塔架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线路走廊日趋紧张,部分线路亦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方案,如500kV狮洋~五邑线路,采用两条同塔四回架设,线路长度分别为为27.5km和20km,跨越西江采用四回路同塔大跨越方案;500kV鲲鹏~宝安线路,采用同塔三回架设。•500kV线路原则上不宜采用三回及以上同塔架设方案,以避免同塔线路故障同时跳闸导致电网稳定破坏、一般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2)路径选择(1)线路应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重污染强腐蚀企业、炸药库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设施,并应考虑与邻近设施如电台、测震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宜避开强雷区、重冰区、重污区以及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开时,宜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线路路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从村庄中心穿过和学校围墙水平往外100m的区域穿过,远离古树、风水树、山神庙、龙脉等。•对于成片甘蔗地及农场,应考虑机械化耕作及自动浇灌系统的需要,适当提高对地距离。•路径选择时宜结合南方电网雷电地闪密度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冰区分布图、风速分布图,避开强雷区、重冰区、重污区、强风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2)路径选择(2)输电线路边导线与可能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露天爆破作业矿场、采石场(含规划区域)等的水平距离应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GB67222爆破安全规程》要求。•部分线路工程由于条件所限,线路对采石场、矿场的水平距离只有300m,不符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水平距离500m的要求。•线路与采石场、矿场的水平距离不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水平距离500m的要求,可研阶段设计单位要进行调研和专题论证,建设阶段建设单位需与采石场签订协议,对采石场爆破方式、开采方向等条件进行限制,并将协议报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备案,运行阶段加强对矿场、采石场爆破方式、开采方向等监控。©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3)气象条件(1)设计单位应以南方电网风速分布图为基础,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及风灾调查,合理确定设计基本风速。•位于海岸线10km内无屏蔽地形区域的110kV及220kV铁塔,近年曾数次发生过在台风路径上倾倒的事故,因此除海边电源点送出线路外,线路应尽量避开海岸线10km内无屏蔽地形的强风区域。•对易受台风侵袭的离海岸10km范围内未受山体阻挡的重要交叉跨越和重要线路,可考虑在南方电网风速分布图基础上将设计基本风速提高5%,或采用折减杆塔水平档距的方式适当留有裕度。©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3)气象条件(2)设计单位应以南方电网冰区分布图为基础,全面搜集气象台站及附近线路运行资料,深入现场调查访问,掌握沿线历史覆冰数据,合理确定设计冰厚,必要时宜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线路途径覆冰区段应充分考虑特殊地形、局部极端气候影响,在路径选择和定位时,应尽量避免大高差和杆塔两侧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提高杆塔和金具强度等必要的安全措施,提高线路抗冰能力。•覆冰区段微地形微气象区的直线杆塔,导地线纵向不平衡张力取值应计算确定,且不低于规程相应冰区规定值,必要时增加稀有覆冰验算工况。©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3)气象条件(3)覆冰区线路导线对地距离超过50m且通道下方有房屋时,应考虑导地线风偏并按照相应风速校核脱冰对房屋造成的损坏。•近年500kV施黎甲乙线等线路曾数次发生线路融冰或自然脱冰时掉冰导致拆迁范围外房屋受损、农民上访等事件。•导地线脱冰时,其影响范围随导线对地距离的增加而扩大,甚至危及线路常规拆迁范围以外的房屋。故冰区线路应对导线对地距离较大的线路段开展评估,必要时适当扩大拆迁范围或改变线路路径。球体半径(cm)5.05.05.05.05.05.0冰重量(N)4.624.624.624.624.624.62脱冰风速(m/s)101010101010导、地线对地高度(m)5060708090100风速高度折算(m/s)12.9413.3213.6513.9514.2114.45风压(N/m2)104.60110.89116.50121.58126.25130.58风压力(N)0.820.870.910.950.991.03掉冰范围(m)8.8911.3213.8716.5419.3222.21©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4)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1)绝缘配置应以南方电网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线路附近的污秽和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秽变化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并适当留有裕度。a、b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应按照c级污区等级的统一爬电比距来配置;c级、d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应按照所在污区等级的统一爬电比距的上限来配置,特殊污秽地段按照提高一个污秽等级来配置;e级污区新建线路绝缘子应按照所在污区等级的统一爬电比距的中限或上限来配置。导线型号2联串型4联串型4×JL/G1A-400/352×300kN/4×JL/G1A-630/452×400kN/4×JL/G1A-720/502×400kN(盘型)/4×JL/G1A-900/752×550kN4×300kN6×JL/G-630/452×550kN(盘型)4×300kN©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4)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2)220kV、500kV线路宜全线架设双地线,110kV线路宜全线架设地线;无冰区500kV、220kV和110kV单回线路的地线保护角分别不宜大于5°、10°、10°。位于少雷区、中雷区,且为3000m以上高海拔的重冰区线路区段,可不架设地线。•相对于GB50545第7.0.14条,对无冰区500kV单回线路和220kV单回线路的保护角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线保护角的减小可有效减少线路雷击绕跳的概率,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位于少雷区、中雷区的3000m以上高海拔且为重冰区的线路,严重覆冰时易对地线造成破坏,影响线路运行。本条为南网公司反措要求。对于重冰区线路,经综合研究评估及技术经济比较,可考虑取消架空避雷线,采用线路避雷器防雷。©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4)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3)110kV~220kV同塔三回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应对塔头尺寸、各回路相序布置、塔头不同位置的绝缘配置等进行优化设计。•在以往的工程中,因各回路的相序布置不合理,曾出现四回路中两回正常送电另外两回无法送电、两回正常送电另外两回电流不平衡度严重超标、变电站隔离刀闸额定电流不满足要求等情况,为此本文对110kV~220kV同塔三回及以上的输电线路,要求设计时需开展专题研究,优选导线排列方式,避免同出现不平衡度超标、感应电压、感应电流、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过大等情况。(4)单一供电的110kV、220kV及以上同塔双(多)回线路宜采用差异化防雷设计,降低雷击导致双回或多回同时故障的概率。•差异化防雷设计指同塔架设的双(多)回线路采用不同的绝缘水平,或对部分回路采取加装绝缘子并联间隙、加装避雷器等措施,降低雷击导致双回或多回同时故障的概率。©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1)经系统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后,长期允许运行温度需按70℃(80℃)考虑的线路,导线弧垂对地及交叉跨越安全距离应按70℃(80℃)弧垂进行校验,当采用耐热导线或其它特殊导线时,应按其实际可能出现的最高运行温度进行校验。•按照现行国标《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设计的线路,导线运行温度为50℃,并按50℃高温弧垂定位。考虑线路按照导线允许温度(80℃)排位,势必抬高标准,增加工程本体投资,经初步技术经济分析,500kV、220kV和110kV线路按照80℃弧垂排位,铁塔平均呼高增加约1.5~1.6m。•是否需要按照导线长期允许运行温度或实际可能出现的最高运行温度进行排位,在可研阶段由计划部门会同系统运行部门确定。©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2)输电线路经过经济作物和集中林区时,重冰区外的线路应采取加高杆塔跨越不砍通道的设计方案,树高宜按主要树种的自然生长高度考虑,重冰区线路可采用砍跨结合设计。•线路施工图应明确树木砍伐范围和数量,树木砍伐不应采取修剪方式。线路施工图与线路验收时的树木砍伐范围和数量不一致时,设计应进行现场确认。塔号塔型塔位砍伐档中砍伐树木种类生长高度(m)面积(m2)棵数(棵)砍伐里程(m)树木种类生长高度(m)面积宽度棵数1J1-36松树1540020//////160-210桉树2060040m802Z1-45桉树1540020300-350松树1540020303J2-39松树1540020600-650竹1080030604Z2-51©CSG2013.Allrightsreserved.二、架空线路通用技术原则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3)新建500kV输电线路应尽量避免与其它的500k
本文标题: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