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比思与鉴赏齐飞精准共高分一色------课内外诗歌比较鉴赏主讲人:尚燕比较思维:•所谓比较思维,就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同类事物或同一级事物的相同、相似、相反或有差异的方面加以对照区别,从而得出某种认识的思维方式。•考查方式:主观题显性呈现客观题隐形渗透•设题角度:意象意境、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设题原则: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诗歌考查文本选择:•1)2首或3首课外诗歌;07年、14年•2)课外1首与课内1首;全国卷15年、16年;北京卷16年、17年;全国III卷19年•3)1首课外诗歌,局部比较鉴赏。学习目标:•运用比较思维准确解答比较类诗歌鉴赏主观题比较鉴赏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方法:整体把握诗歌,寻找“同”和“异”两类关键词,辨“同”析“异”。(分辨不同诗歌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别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真题演练一】(2015全国I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整体把握诗意: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备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侧重于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北风卷地白草折”“风掣红旗冻不翻”“瀚海阑干百丈冰”等诗句,通过对“北风”“冰雪”的直接描写,突出边地奇寒、气候恶劣的特征。•《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侧重于间接描写,以“闻说”开头,通过“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等诗句间接突出了边塞“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备考答案:•尾联既表达了诗人路途远艰,尽力国事的忠君报国之志,也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2分)卒章显志,点明和升华了全诗情感。(2分)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也难以控制,但在复杂的情感中,高昂的爱国热情应为主旋律。(2分)【真题演练二】(2016全国三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整体把握诗意:•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答题思路:赏“异”•【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参考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真题演练三】(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感知高考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参考答案: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备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写的是“西村”的乡村风光,都表达出对乡村的热爱和赞美。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景物。记叙了陆游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重游仿佛小桃源一般的西村,并回忆曾经到此处“叩门求浆”的经历,表达了对西村“高柳簇桥”“数家临水”的幽静自然的乡村环境的热爱和赞美。《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记叙了陆游在山阴的一个村庄游玩的经历,描写了农家的热情好客,道出了作者对淳朴民风的赞赏。②《游山西村》体现出深刻的哲理。第二联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定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的新境界。感知高考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A1.答案A“往岁求浆忆叩门”中的“往岁”二字表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的往事,“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是作者作此诗的时间,而非“叩门求浆”的时间。感知高考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B2.答案B“声色兼备”即为视听结合的手法。A.“歌管”和“风摇九子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B.“笛声”体现了听觉,“红旗”“天山雪”一红一白体现了视觉。C.“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留酸”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感知高考【真题演练四】(2017北京,15—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①树杪:树梢。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17、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感知高考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17、备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是“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暮春时节的安宁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深秋时节巫峡的萧瑟阴森,渲染了一种凄冷,伤感、哀怨的氛围,表达作者情感的悲苦;“猿鸣”是巫峡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更能表达游子羁旅思乡之悲苦。感知高考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C15.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选项中“万亩良田,井然有序”错误,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巴峡以丘陵、山地居多,很难有万亩良田出现。感知高考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B16、答案B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体察和对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通过鸟雀声渲染凄凉氛围,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传递出思乡之情。B项中,“雁声急”和“客程遥”写雁声的急切凄惨,归程遥远,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真题演练五】•【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
本文标题:比较类诗歌鉴赏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5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