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英雄山中学高二地理组2013年9月13日目标引领【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3、通过对“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分析,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高频考点突破“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时间上看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从空间上看,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从时间上看:阶段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从空间上看:有一个由点(个别经济点或个别城镇)到面(工业带、城市群)的过程。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市场C.农业技术D.交通(2)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钢铁中心,钢铁和农产品中心芝加哥最大港口和金融中心纽约航天城休斯敦、西雅图。匹兹堡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_______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___________。必备知识梳理空间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________。不协调三、转型阶段1.特点: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集聚效应减弱;出现________率、_______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______。高失业人口加剧四、再生阶段1.特点:采取措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主要措施(1)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_____结构。①运用新技术,改造______工业部门。②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③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_______工业部门。④发展____________产业。(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产业传统新兴高新技术主要特点面临的问题人地关系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项目阶段区域内城镇往往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产业中心向外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的状态区域经济逐渐复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高失业率、人口减少基本协调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矛盾加剧走向协调内容总结1.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2.以美国匹兹堡为例分析区域发展阶段技巧点拨再生阶段的措施考点规律整合1.区域发展过程区域发展往往要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明显的发展目标和特征,在阶段转变过程中完成了区域的不断成长壮大。具体表现如下:(1)初期阶段: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逐渐形成基础产业部门,产业结构较简单,经济水平较低。最大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2)成长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完整,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强调资源开发和部门规模的扩大。(3)转型阶段:成长阶段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显现,与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差距拉大。为实现经济长远稳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模式。(4)再生阶段:完成转型后,形成较新颖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合作解疑精讲点拨1、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吗?请举例说明。2、“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兴起的条件的缩影,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兴起的条件是什么?3、读课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总结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分析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4、大庆市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5、思维拓展。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大省,你认为山西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今后应怎样发展?2、“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兴起的条件的缩影,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兴起的条件是什么?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水运高度的发达的农业提供保障作用开发历史早基础设施完善佛罗里达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3、读课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总结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分析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原因。主要特征:大量人口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原因:(一)推力因素—美国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住房紧张,交通阻塞,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二)拉力因素—西部、南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又发现了新的石油资源,新兴产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大批居民到此居住。4、大庆市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大庆的区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在此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庆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于21世纪初开始实施产业多样化战略,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农业以及石化、畜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2、(1)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提高采油效率,提高石油产量.(2)发展石油深加工产业,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3)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生产高质畜产品(4)治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污染物回收利用能力,变废为宝(5)石油输出,发展环保产业(生态农业、工业),以及劳务输出等P22-课后问题2、3问(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应该同步发展,努力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区域发展的老路。3、(1)科学技术是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与深加工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主要因素。(2)区域的发展应实现多种经营。一个成熟区域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但许多区域由于发展时间短或起点高等原因,区域发展阶段并不完整,或者说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尚没有暴露。据此回答1~3题。区域的发展阶段判断1.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A.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B.再生阶段→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再生阶段D.再生阶段→初期阶段→转型阶段→成长阶段2.有关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3.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到协调再到不协调B.不协调到协调C.协调到不协调再到协调D.协调到不协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_______,属于区域发展________阶段,1967~1976年,石油产量_______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累计27个年头,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析:本题利用大庆市统计材料,考查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分析“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图可知:①1959~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这时只是刚刚在松嫩平原发现了油田,开采规模较小;从1967~1976年石油产量迅速增长,达到5000万吨;1976年后长达27年石油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②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在全国石油总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分析“大庆市各产业占GDP的比重图”可知:B所占比重最大,达到89.7%,依据大庆是“石油城”推测是第二产业;A占8.5%是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石油工业提供服务的产业;C占1.8%为第一产业。由此可见大庆市产业结构很不合理。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解答大庆市为改变结构性矛盾而采取的措施。答案:(1)缓慢初期快速石油城(2)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3)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6.萍乡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工矿城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萍乡附近地区地图。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一百多年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已进入枯竭期。(1)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最主要的阻力是什么?(2)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其原因是什么?(3)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至少列举两类)(4)该市拟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简述原因。材料三下图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不同的区域,其发展的条件和优势是不同的,有的是依靠其资源优势,有的是依靠其重要的位置等;同一个区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其发展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前期的发展优势到了后期有可能会变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资源型城市,其前期的发展优势是资源丰富,而当资源枯竭后,资源则转变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因时制宜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答案】(1)交通不便(2)资源枯竭(3)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4)C离城区较近,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参考答案:(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3)人地协调发展。(4)解放后,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由于过度开垦,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且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很小,因此当选为“新天府”。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图1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
本文标题: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