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走专业发展之路
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探讨房县教研室刘霖一、为什么要开展校本教研1、要改变当前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形式主义严重;教师积极性不高;教研实效性差;研究与教学分离、理论与实践分离。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做科研,却没有真正达到科研兴校和教师成长的目标,教师成长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新课程改革倡导校本教研:挑战:理念更新;教学组织形式变化;教学方式变革;教师素质(技术依赖、经验依赖)。“校本教研”: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教师的科研是行动行为的科研,是以反思实践为己任、以教育教学为实验室的科研,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改善自己工作、发展学生、发展自己、发展学校的科研。3、符合国际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即研究者运动,”“教师专业化运动,”“反思性教学运动”。心理学家斯滕豪斯在1975年就提出教师必须作为研究者才能实现专业化的论断。教育家可以做基础研究,但只有教师站在活生生的现场看到学生活动的真相,问题随时发生,没有教师作为“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的态度,教育永远是山重水复。1.“校本”的内涵——“以学校为本”(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a、为了学校: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b、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c、基于学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示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地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2.校本研究的内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管理。四个方面的关系:校本教研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之间,起着协调、组织的作用。教育家康内尔告诫世人:“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今天的教师必须重新成为学生,今天的学生必须成为自己的老师。“不学不教”——“不研难教”——“不研不教”学习使人年轻,学习使人聪明,学习使人快乐。(1)学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等知识)实践知识其他文化经典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专业性知识专业发展教育反思策略性知识a.向书本学习:读书营造读书的氛围——新教育实验中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活动——教师读书研讨活动(定期交流、演讲、笔会等)——推荐适合教师读的书或者优秀文章——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电子图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经典诵读,生命发展的奠基工程——陶继新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朱小曼b.向同行学习:听课、交流、研讨c.向专家学习:聆听窗外声音d.向学生学习e.向实践学习•教师应具备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应对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提炼•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寻找研究课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选题。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问题从学科建设需要提出问题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从当前国内为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不同学科的交接点中提出问题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成长(1)个人反思:经验+反思=成长实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没有理论的反思是一种狭隘经验的重复,这种重复会让教师变得更狭隘。——杜威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自我反思的作用是什么?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什么时候反思?(类型)*教学前的反思:它具有前瞻性,使教师自觉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时反思):及时、自动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反思,它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它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设计是否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未能达标的原因等等。反思什么?(内容)教育反思: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结果等的反思;(2)同伴交流与互助: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校本教研发挥作用的机制而言,必须是教师集体的研究,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教研的氛围,一种教研的文化,学校教师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教研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只停留在教师个体身上的教研,虽然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研究虽然开展了,但学校依然如旧,教师的行为也依然故我。a.交谈:教师所交流问题举例:*小组合作学习应有什么样的规则?*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哪些帮助?*如何把握课堂中活跃的度?在设计学生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网上备课?*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的实施规则意识,让学生做到乱中有序,而不是死气沉沉或乱作一团;(1)新生入学时有的学生不会与人相处怎么办?(2)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怎么办?(3)家长不配合学校、老师怎么办?(4)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怎么办?(5)遇到很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怎么办?b.协作: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c.帮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合作是件快乐的事情;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合作出智慧“我们”比我更有威力•思想引领(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生命发展)、行动引领•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3)专业引领: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3.22.836.735.721.60510152025303540ABCDEA.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B.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相互交流C.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学D.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E.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295名教师问卷)顾泠沅教授的调查自己引领自己!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实践就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实际上理论的价值不单在“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人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这也是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教师一定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当前,要认真系统地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四.校本教研的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行政保障1.校本教研的资源保障人力方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为研究型教师,人人应有研究意识,与教研专业人员一起在实践中提高研究能力。物力方面:课程标准要深入解读,新的教科书要深入领会,图书资料要新增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教研参考资料,教学设备设施要逐步充实更新,包括仪器、图表、模型、电子设备等。2.校本教研的制度保障评价制度:《纲要》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反思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元化原则.2.校本教研的制度保障激励机制:新课程的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校本教研激励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原则、公平原则、针对性原则、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原则。培训制度:学校要制订校本培训年度计划,包括目的、时间、内容、方式、对象、责任人等3.校本教研的行政保障校外行政保障: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对校本教研的有力支持。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已赋予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权力。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实验。教师享有科学研究的权力。各级行政还应从氛围营造、经费保障、信息提供、专业指导等方面服务好。3.校本教研的行政保障校内行政保障:在校本管理的背景下,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好教研氛围的菅造、活动的开展、制度的制定、资源的筹措等工作。各校应制定校本教研的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实施制度等。五、校本教研常见活动模式传统教研模式:一讲(读)三课(讲座、读文章,听课、评课、说课)丰富的教研模式:1、专题讲座2、现场诊断3、交流分享4、示范模仿5、总结反思6、项目协作7、主题活动8、专题研讨9、课题研究10、行动观察11、案例分析12、成果物化13、结队帮扶14、学科整合15、校际交流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1)什么是案例(2)案例的作用(3)案例的基本结构(4)案例的搜集(1)什么是案例?●案例是对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华东师大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理查德Richert,A.E)●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张肇丰)●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培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其中案例处于纽带和中介的地位。教学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种缺失。(2)案例的作用●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3)案例的基本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四个部分:●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
本文标题: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走专业发展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