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医疗保障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程度比较研究
医疗保障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程度比较研究——以深圳、香港为例ComparativeResearchontheSynchronizationLevelbetweenMedic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ShenzhenandHongKongasSample邱晓丹①②,徐光毅①①香港卫生经济学会②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摘要:深圳与香港两地构筑的―深港创新圈‖,提供了两地在医疗保障等诸方面的全方位制度衔接与系统融合的可能。本文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社会保障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中的绝对与相对水平的分析指标:密度指标和深度指标,应用于对深港两地医疗保障水平的测定;借鉴我国学者穆怀中依据人口结构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出的社会保障水平分解测度模型,引入人口增长、通货膨胀、政府投入等因素比较分析深港两地医疗保障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并创新的提出―累计增长比分级标准‖用于同步水平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在医疗保障密度(以包含人口与物价因素的数据为准)、医疗保障深度和政府负担系数指标的水平均优于深圳,深圳在工资负担系数及同步水平上优于香港。关键词:医疗保障水平测度;医疗保障密度;政府负担系数;人均GDP;同步率Abstract:WiththeprogressinestablishmentofShenzhen-HongKongInnovationCircle,twocitiesarenowcapableforfull-rangeConvergenceandintegrationinmedicalcaresystem.Inthispaper,weusetheinternationalcommonmeasuringmethodtoevaluatethelevelofsocialsecurityinabsoluteandrelativedegrees:densityindexanddepthindex,whichappliedtodeterminatethemedicalsecuritylevelinShenzhenandHongKong.LearnfrommainlandscholarMr.MuHuai-zhong,weimprovehisoriginalsocialsecuritymodelwhichbaseonChinapopulationstructuretheoryandCobb-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introducepopulationgrowth,inflation,GovernmentinvestmentandotherrelatedfactorsintheAnalysisthesynchronizationlevelofmedic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inShenzhenandHongKong;andinnovativelydevelopacumulativegrowthrategradingstandardtoevaluatethesynchronizationlevel.TheresultsshowthedensityindexanddepthindexofHongKongmedicalsecurityarebetterthanShenzhen,governmentburdenindexaswell;whilethepaymentburdenindexandsynchronizationlevelinShenzhenisbetterthanHongKong.Keywords:Medicalsecuritylevelmeasurement;Medicalsecuritydensity;Governmentburdenfactor;PercapitaGDP;Synchronizationratio1引言本研究拟从微观的角度,从深港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政策,医疗保障水平、运作模式、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深港两地医疗保障制度衔接机制建立的可行性,以及创新和完善适合深港两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融合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具备的条件,旨在为深港全方位合作持续发展,实现两地共赢以及为全国其他城市构建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利于推进深港两地全方位地合作与融合,旨在为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医保,以及―粤港澳‖合作及泛珠三角地区的全面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2理论综述与模型设计2.1理论综述社会保障水平理论是国内外研究医疗保障水平测度的基础,国际上通用的社会保障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中包括绝对与相对水平的分析指标:密度指标和深度指标。社会保障密度指标为绝对水平指标,计算方法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总人口数的比值,即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额,可以从投入绝对量上反映人均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社会保障深度指标为相对水平指标,计算方法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可以从社会保障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量上反映人均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我国学者穆怀中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口结构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出了引入工资收入水平的社会保障水平分解测度模型[1],W模型公式为:SawSQHwG,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分解后的社会保障水平由两部分组成,Q代表社会保障负担系数,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H代表劳动要素分配比例系数,为工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该分解方式类似财务管理中的扩展ROE杜邦恒等式分析,通过在等式上下乘以相同的变量,达到分解单一比值为复数相乘形式的目的,进而分析单一比值内在的影响因素,是进行深度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Q社会保障负担系数与恩格尔系数类似,后者反映了基本生活水平,前者则反映了基本保障水平,可以作为重要的保障水平测度指标之一。2.2模型设计借鉴穆教授的方法,我们引入另一包含于GDP的重要因素:政府投入g,设计G模型进行相似的分解测度,G模型公式为:*SagSGHgG,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政府投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同理可以得到政府社会保障负担系数G和政府投入分配比例系数H*,其中政府社会保障负担系数G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政府投入总额的比重,该系数反映政府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支持力度,因为社会保障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2],理应由政府主导进行投入,因此,亦可作为重要的保障水平测度指标之一。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运用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方法,分析医疗保障水平并可评估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的程度。在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的分析中[3],我们比较了两种测定方法:直接采用―医疗卫生投入/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的增长率与GDP增长进行比较。该方法理论基础为检验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例是否随着GDP的增减而增减。然而使用该指标将会完全排除人口和物价因素,公式如下:医疗保障投入人均医疗保障投入总人口数物价乘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数物价乘数,这将使比值始终与―人均卫生投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和增长率相等而无法加入物价和人口数据进行比较。在反映名义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适应性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便计算但不够准确。为了解决直接比较不够精准的问题,我们采用―增长比测同步率‖方式进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的分析。基本公式为:GDP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投入定基比累计增长实际人均投入定基比累计增长,其中,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投入定基比累计增长的具体计算方法为:首先,用社会保障总投入除以总人口数得到人均社会保障投入;其次,乘以物价系数得到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投入;再次,通过计算环比差值与上年实际投入的比值得到人均社会保障投入环比增长率;最后,对人均社会保障投入环比增长率逐年连乘得到人均社会保障投入定基比累计增长。采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计算实际人均GDP定基比累计增长。该方法理论基础为检验医疗卫生投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比值越接近1,医疗卫生投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同步率越高,不同的同步率则反映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水平。3实证分析3.1人口总数与物价乘数宏观保障水平测度以计算简便、易于横向比较的优势而为研究者与大众熟知,然而,人口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影响人均医疗保障水平的两大重要因素,结合人均医疗保障水平与通货膨胀,对医疗保障人均投入及其购买力的动态分析,才能够反映实际保障投入的增长情况,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接近实际保障水平。因此,在对深港医疗保障水平进行测度之前,我们事先对深港两地的人口状况和物价指数进行了研究。3.1.1人口状况图1显示,深圳人口总数由1997年的约380万增长到2008年的约880万,增长率高达130%,年均增长10.91%,然而,这部分数据主要按照户籍人口与在岗人员登记人口数统计,并不包括未登记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深圳统计局规定,持有红本户籍证明的列入户籍人口,否则列入非户籍人口。因此,未持有暂住证或未进行登记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并未列入统计范围内,2008年深圳实际总人口数已达到1300万以上[4]。香港人口总数在1997年至2008年保持稳定低增长,12年间仅增长7.2%,年均增长率仅为0.6%。香港统计局的人口认定标准较深圳严格,同时由于香港对内与对外均设立海关,在较为封闭的区域环境内人口统计更为精准,以内地访港旅客为例,香港海关登记为Immigrant,即流动人口;而在香港居住半年以上者,须持签证入境并登记为在港人口。综合来看,深圳的人口增长呈扩张状态,加入人口因素的环比人均保障水平会因人口膨胀而逐年下降;香港人口呈稳定状态,加入人口因素的环比人均保障水平会因人口稳定而保持平缓的趋势。02004006008001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深圳人口(万人)香港人口(万人)注:数据来源于深圳统计局与香港统计处图11997年-2008年深港人口总数比较采用比值法求解人均水平时一般使用人口总数作为比值标准,而事实上还有另一重要参考数据:在岗职工人数。图2显示:2000年-2008年间深圳在岗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在23.8%与32.1%之间波动,年均为27.4%,即在岗职工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7;香港的数值在47.5%与51.5%之间波动,年均为49.5%,即在岗职工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2。研究在岗职工人数的意义在于,与香港的全民医疗保障不同,深圳的医疗保障覆盖面较窄,2007年以前只有在岗职工才能够切实的享受到这一福利,因此,在计算人均医疗投入时,选择较符合实际的人口数,才能反映真实的保障水平。然而,近年来政府已经考虑到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的迫切性,2007年以来深圳相继设立少儿医保、大学生医保等医疗保障基金;同时,在岗职工的医疗保障卡可以用于其子女门诊使用。因此,我们在实际计算医疗保障水平时,仍然采用人口总数作为比值标准,如能进一步收集相关数据,可以测算出实际保障人数的人均保障投入额和医疗保障覆盖率。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深圳职工人数深圳总人口数香港职工人数香港总人口数注:数据来源于深圳统计局与香港统计处图22000年-2008年深港人口总数与在岗职工人数比较3.1.2物价乘数通货膨胀是影响医疗保障投入所能提供的购买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深圳从2005年才开始有专项的医疗卫生物价指数,然而,考虑到医疗投入也包含设备、医务人员补贴等项目,因此,采用综合物价指数计算物价乘数。我们将物价乘数定义为:以某一年物价指数作为基期1,依次连乘之后每年的物价指数得到的定基比值。引入物价乘数能反映医疗保障投入所能提
本文标题:医疗保障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程度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