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医药企业的发展与动态
医药企业的发展与动态对医药生产企业而言,招商代理制曾在拓宽销售渠道,开拓终端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其门槛低、利润高的特点也促使越来越多的群体进入到这一领域,从而使代理商在演变的过程中愈发朝着“多、小、散、乱”的局面发展。同时,代理商们也更多地将逐利作为其最终的追求。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根据产品的分类,基本将市场划分为处方药和otc两大类别,针对医院及药店两大终端开展营销推广。但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处方市场逐步分化为以县级以上医院为主体的核心医院市场、以城镇社区医院为主体的社区医疗市场及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农村医疗市场,居民医保及新农合的普及更是刺激了医疗市场的增长及放量。最后,关于对生产企业还必须重构地方办事处的管理功能,由商务服务型向市场协销型过渡。负责招标、价格、医保等政府事务;指导和培训代理商;协助并监督代理商终端开发进度;进行学术策划及推广实施。信息来源:环球医药信息网背负三大包袱中国药企重陷低谷刚性需求以及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外界普遍看好中国制药企业今年的盈利前景,但事与愿违,由于背负药品降价,原料药成本攀升,研发动力不足三大包袱,让药企陷入低谷。业内预测,今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将很可能延续上半年的颓势,利润增幅急速下滑。专家同时提醒,药企实施多元化战略需谨慎。行业遭遇发展低点在过去10年中,中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平均年销售增长幅度超过了20%,比同期全球医药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快3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中国医药行业曾经历两次利润低潮期,即2004年和2006年发生的全行业利润增幅急剧下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今年,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与上述年份颇有相似之处。根据于明德的预测,今年下半年,制药业利润将同比增长15%-16%,增速下滑之势或成定局。另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国内制药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8.9%,与2010年同期27.4%的增速相比,略有上升;但利润同比增长仅为18%,与去年同期37%的增速相比,增幅急剧下滑19个百分点。今年可能要重复2004年和2006年的历史,即生产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利润却急剧下降。于明德称。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企人士也告诉记者,今年医药行业盈利状况确实不甚乐观。背负三大包袱据了解,导致制药行业出现销售增长快,利润增长慢,利润率下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个,分别为生产成本上涨,一些地区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的唯低价以及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低价,微利时代。今年,制药原料价格增幅较大,再加上人力,运输以及GMP项目改造等支出增加,药企负担的成本压力较重。而一些地区在药品招标中采取的‘谁便宜谁中标’的做法,使企业的盈利状况雪上加霜。李磊说:当然,中国制药企业长期依靠仿制药,自身在研发领域投入有限也降低了其竞争力。在所有困难中,药企对低价招标抱怨最多。听说现在某省基药招标中,头孢曲松钠(1克规格)的价格只有0.89元,太低了。我们根本做不出来。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臣在近日举行的中外医药企业家圆桌会议上表示。另外,广州一家大型中药企业负责人也公开称,广东省即将开始的基药招标可能带来企业销量下降,加上中药材价格攀升,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利润恐怕会在两头受压中继续缩水。多元化战略暂时失灵谈及如何提高利润率,李磊认为,从目前的状况看,此前药企最常使用的多元化投资在今年效果不佳,所以专注主业才可能提高利润率。近年来,不少药企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云南白药开始生产牙膏,进军日化行业;天津天士力集团除了制药以外,还生产保健品,白酒,茶饮料和水;还有药企甚至投资房地产等领域。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所谓药食同源,药企在涉足保健食品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一些中药企业,进入保健品行业后,可以实现设备共用,消费者人群重叠,功效与品牌价值延伸等等。这些因素客观上促进了制药企业跨界扩张的冲动。但进入房地产等与自己主业无关的领域时,药企需要格外谨慎。虽然多元化投资曾让药企尝到了一些甜头,但药企要想获得稳定的利润,还是应该更加专注于主业发展。现在,国际医药巨头也在纷纷剥离与主业无关的业务。同时,药企要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呈现‘大的做强,小的做死’局面。李磊分析:另外,去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就超过了5000亿元,并且规模将不断扩大。药企如果想多元化发展,可以在大健康范畴进行。来源:北京商报(肖玮)中国医药产业面临新挑战■记者杨俊坚健全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成为行业一致呼声。“下半年,中国医药产业将继续在‘痛与快’并存中艰难前行。”日前在武汉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暨医药经济发展高峰会上,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医药协会负责人形成如是共识。会议上,专家认为,目前全国“一刀切”的药品招标模式已经对医药企业的运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希望健全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坚决调整招标采购中“唯低价是取”的政策。另外,与会代表还认为,中国医药产业变革已经火热拉开,医药工商业以及各个子行业都将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企业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把握发展机会。政策决定下半年走势“艰难的日子或许才刚刚开始,安徽经验还没有推广到全国,以后会更艰难。”在会议上,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下半年医药产业的走势如是评价。于明德认为,上半年销售增长很快,主要得益于医改和政府投入的加大,与国家11342亿元的医改投入有直接关系;但是利润增长很慢,主要由医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偏差所致,需要纠正和完善,让利润和销售同步增长。“利润率下降是一个危险信号,没有利润率就没有再生产能力,就等于伤害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某药企政府事务总监认为,税前9.9%的利润率已经是维持企业再生产所需的最低水平。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于明德认为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安徽模式下的“唯低价是取”如何调整;二是抗菌药物限用政策如何落地;三是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如何确定。流通变局谨慎应对此外,联席会还就未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认为,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对医药商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医药流通企业将进入整合高峰期。第二是医药流通行业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机制作用。第三是医药流通行业将要面临转变和转型带来的挑战。挑战包括客观的外部环境变化。七招强内功那么,商业企业应该如何转型来应对?付明仲认为,需要从以下7个方面来加强内功:一是财务管理转型。卫生部已经颁布了《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各个医院的财务管理进入转型期,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必须跟随转型。二是风险管理融合,主要是整合风险。三是形成可持续的成本优势。企业需要提高企业的价值链,寻求新的增长点。四是资金配置。企业需要重新计算投资回报,包括业务回报和资本投入回报,建立标准化系统。企业要学会释放自身的价值潜能。五是人力资源的储备。六是客户分类管理标准。七是传统商业模式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安徽模式广泛复制行业利润下滑“浙江基本药物招标价格出来了,一个字,惨!”从容投资合伙人及基金经理姜广策表示,今年以来在政策压力下医药行业进入利润率下行通道,行业整体PE还将下降。国家发改委8月7日又下发通知,将从9月1日起下调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这是自1998年至今,国家发改委第28次通过行政手段对药价进行调整。“原本以为蜀中事件之后,基药招标的价格会有所提高。但现在看来,改善不是太明显。”8日,一家品牌药企负责人表示,种种迹象显示,以低价中标为特征的“安徽模式”正在向全国复制,而增加了质量权重的“上海模式”却难以复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龙头企业摩拳擦掌医药工业重组暗流涌动核心提示:与医药商业领域大张旗鼓的并购重组不同的是,医药工业集中度提升的势头并不迅猛,行业发展格局相对平静。但这或许只是表面现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关龙头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兼并收购成为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2010年以来,医药制造业领域一些比较大的淘汰、整合的机会已经出现了。”复星医药副总经理、董秘乔志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3-4年是行业整合的重要窗口期,制药工业的集中度将明显提升。”政策层面也鼓励医药行业进行整合。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望于本月出台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中,将明确鼓励医药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快整合速度。事实上,在今年5月初《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后,医药流通业的兼并重组已经风生水起。与医药商业领域大张旗鼓的并购重组不同的是,医药工业集中度提升的势头并不迅猛,行业发展格局相对平静。但这或许只是表面现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关龙头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兼并收购成为其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来源:上海证券报皖产基本药推进“电子监管”记者8月8日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今年11月底前,我省未入网的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生产企业必须办理药品电子监管网入网手续;12月底前,所有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的品种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明年2月底前,所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网上传数据并核注核销。基本药物实行电子监管后,药品最小包装上会有20位条形码的“电子身份证”,药监部门可以实时查询每一批药品的生产、经营、库存及流向,实现对问题药品和假劣药品的快速追溯、召回和查控,最大限度地降低问题药品和假劣药品带来的危害。目前,我省共有97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其中65家中标企业已在今年4月1号前实现了基本药物电子监管。按照今年药品电子监管实施方案,我省将严格督促各地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准时完成电子监管任务。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品种,如果在某个省份中标并实施了药品电子监管,不管该品种在其他省份中标与否,该企业向其他省份供应的该品种也一律实施药品电子监管,药品经营批发企业均应通过电子监管网对该产品进行核注核销,以保证电子监管网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可靠。自明年1月1日起,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未入网及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信息来源:中安在线政策扶持创新药价值时代来临我国目前能生产超过1500种化学原料药,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4%以上。然而,这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划不符。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便决定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鼓励创新药研发,引导企业向制药产业链下游延伸。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规划中,生物制药产业被明确列入七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有关部门表示在期间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将在400亿元左右,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仿创结合过渡至创新为主目前,我国4000家制药企业,97%以上为仿制药。据统计,近5年内,仅在美国就有销售收入为82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陆续过期;到2012年,全球将有139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因此,仿制药市场将保持非常高的活力,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生物制品有望异军突起生物药具有疗效明显、不易形成抗药性、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望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I-MARC数据显示,全球进入临床试验的生物药,有30%最终成功进入市场销售,这一比率远高于传统的化学药或小分子化合物的成功率。IMARC同时预测,到201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将从目前920亿美元增长到1670亿美元。其中,单克隆抗体药物最为瞩目,预计到2015年达790亿美元市场规模,成为生物制品中最大子品种。来源:证券时报
本文标题:医药企业的发展与动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