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医院专科化发展渐成趋势
57本版编辑/缪炜版面设计/聂菲执行主编/张勇健康懂生活爱健康专列HEALTH2010年7月7日传真:85113345电子信箱:zhy@bjd.com.cn本期导读本期导读■特别策划散瞳三周恢复暑期查眼不误学习59版■特别关注不要让高温成为健康杀手60版■安全用药妇科洗液真的洗洗更健康吗?64版■同仁堂专版58版、63版医院专科化发展渐成趋势北京医疗发展和医院布局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们生活圈子的扩张。因此,生活在天通苑、回龙观这样远离城市核心区的人们常常感叹就医不便。幸好,在医改政策的刺激下,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大部分为民营医院)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一大批特色专科医院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脱颖而出,并在北京新型社区发挥了医疗主渠道的作用。据了解,我国现有民营医疗机构共约14万家,以北京市为例,2009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北京的民营医院已多达2000多家。特色医院星罗棋布新型社区所谓的医疗资源匮乏,实质上是三甲医院、综合性医院不足。在天通苑、回龙观等社区,来自社会资本投资的民营专科医院可谓星罗棋布,骨科医院、颈椎医院、妇科医院、中医医院等特色医院四处布局,再加上他们良好的宣传推广和优质服务,这些特色医院显示出愈加红火的势头,使得这一带生存了若干年的公立医院反而显得格外冷清。民营医院欣欣向荣的格局不仅在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从郊区到市区,从六环、五环、四环到三环,民营特色医院的影子随处可见。在三甲医院、综合性大医院高度密集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特色专科医院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尤以骨科、泌尿科、妇科、男科等特色医院最为集中。当然,像抑郁、皮肤病等顽固性疾病也成为这些特色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相对于传统的三甲医院和综合性大医院,新诞生的特色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特色科室上取得突破,并成为这一专科的权威。此外,这些新型的特色医院在服务上更加重视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公立医院力挺特色医院“XX女子医院的服务真好!”在电视台工作的高女士在朝阳区的一家民营女子医院生下自己的宝宝后,如此评价这家民营医院的服务。高女士说,这家新型的女子医院能够实现全程监护、全程个性化地看护自己的孕育过程。“这在北京那些大医院里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身边,经常都会听到有人对新型民营特色医院的褒奖。对民营特色医院给予褒奖的,还有传统公立医院的领袖们。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就表示,随着民营资本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也有助于公立医院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在王彬看来,目前不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面临许多设备超期服役、科室需要发展、人员也有缺口的困境,而政府投入的财力却不足以满足医院需要,只要给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的机会,那么就诊费用不仅不会增高,就医效率和质量也会提升。王彬甚至引用美国的数据来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在美国,除14%的床位属于营利性机构外,仅有24%的床位是在归政府所有的医院,另外超过60%的床位都是属于由社会资本所办的非营利性机构中。”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也非常赞成“多元化办医”的思路。他强调,民营医院不发展,不对公立医院造成强烈冲击,这个行业就不能健康发展。“中国公立医院一统天下这种局面是不正常的。”社会资本奔向特色医院“民营特色医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一位医疗管理人士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人们对民营特色医院的需要必然吸引社会资本聚集到民营特色医院的建设中去。“民营医院必然成为下一个资本洼地”。随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在国家医改和各地方医改中得以体现,社会资本磨刀霍霍向民营医院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虽然一直以来,医疗行业“不差钱”。但由于医疗行业具有独特性,即使在政策上没有明确限制,不少对医疗行业虎视眈眈的社会资本也谨慎地持币观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疗机构、“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要一视同仁”、“公立医院医生可异地出诊”等利好政策掷地有声,让众多社会资本看到了进入医疗行业的新机遇。“医疗行业是朝阳行业,而且要朝阳很久。”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说,这是吸引他积极投资于民营医院的最大动力。也正因此,一些曾经如日中天的IT企业也加入了创办医疗机构的行列,一些制药企业干脆直接开办了医院。如同仁堂就开办了同仁堂中医院,尽管同仁堂中医院是国有企业创办的医院,但与传统上国家投资的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其与社会资本兴办的医院更有相似之处。专家分析,制药企业兴办特色医院将成趋势,上海绿谷、三九等不少企业都在办医院。医院专科化不仅是现实,也是一种趋势。北京医改新动向选择1至2个区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北京医改新方案,北京将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等3个方向,探索公立医院分类改革,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据介绍,此次改革并不是把公立医院分为3类,而是按照3个方向进行改革。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方向,政府要确保公益性卫生服务项目对社会的供应;准公益方向的改革指公立医院除了提供公益性服务外,还可以提供特需服务,而特需服务的费用应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财政不再给予补助;至于医院向经营性方向的改革,主要是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办医,直接参与到公立医院的转制改组中,公立医院可以改制成为经营性医院。方案规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疗机构重组改制。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监督管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等服务,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补偿。按照3个方向,北京将在2010年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选择1至2个区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张勇“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监督管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等服务,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补偿。”这是令民营医疗机构欢欣鼓舞的信号。这意味着,国家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不对称管理、对民营医院发展的苛刻限制正在缩小甚至取消。然而,仅仅“一视同仁”还不够。相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民营医院或者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医院是“弱势群体”。首先,他们的经济实力很有限,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比。其次,他们的技术提升和专家队伍受到很大限制。相当多的公立医院背后,都是强大的医科大学或者医学院作为学术支撑,源源不断的新技术和医疗界的精英会自动流向这些公立医院。再次,这些公立医院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有的医院甚至闻名全国,有源源不断的患者纷至沓来,这些医院的成长,是医疗资源匮乏时代人们别无选择的结果,他们没必要也不需要进行任何品牌上的推广。存在着如此多的先天劣势,社会资本兴办的医疗机构即便享受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的对待,也很难在一夜之间与公立医院同台竞技。于是,社会资本兴办的医院多从特色入手,实行单兵突进,集中力量办特色,尽量避免办综合性医院。靠特色立足、靠特色发展、靠特色成长、靠特色取胜,几乎成了众多民营特色医院别无选择的选择。事实上,一些新近崛起的民营特色医院也正是靠特色取胜,并取得与公立医院相抗衡的实力。历史上,为了推动中国联通的发展,国家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采取了“非对称管制”,在资费政策上对中国联通给予了很大的倾斜。而今,为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的热情,是否也应该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给予社会资本兴办的医院给予更多的关怀呢?比如,在职称评定上、在品牌推广上,能否给予这些新型医院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仅仅“一视同仁”还不够人性化服务是民营医院的重要竞争力。TAKEFOTO供图TAKEFOTO供图北京医疗发展和医院布局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们生活圈子的扩张。因此,生活在天通苑、回龙观这样远离城市核心区的人们常常感叹就医不便。幸好,在医改政策的刺激下,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大部分为民营医院)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一大批特色专科医院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脱颖而出,并在北京新型社区发挥了医疗主渠道的作用。据了解,我国现有民营医疗机构共约14万家,以北京市为例,2009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北京的民营医院已多达2000多家。特色医院星罗棋布新型社区所谓的医疗资源匮乏,实质上是三甲医院、综合性医院不足。在天通苑、回龙观等社区,来自社会资本投资的民营专科医院可谓星罗棋布,骨科医院、颈椎医院、妇科医院、中医医院等特色医院四处布局,再加上他们良好的宣传推广和优质服务,这些特色医院显示出愈加红火的势头,使得这一带生存了若干年的公立医院反而显得格外冷清。民营医院欣欣向荣的格局不仅在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从郊区到市区,从六环、五环、四环到三环,民营特色医院的影子随处可见。在三甲医院、综合性大医院高度密集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特色专科医院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尤以骨科、泌尿科、妇科、男科等特色医院最为集中。当然,像抑郁、皮肤病等顽固性疾病也成为这些特色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相对于传统的三甲医院和综合性大医院,新诞生的特色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特色科室上取得突破,并成为这一专科的权威。此外,这些新型的特色医院在服务上更加重视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公立医院力挺特色医院“XX女子医院的服务真好!”在电视台工作的高女士在朝阳区的一家民营女子医院生下自己的宝宝后,如此评价这家民营医院的服务。高女士说,这家新型的女子医院能够实现全程监护、全程个性化地看护自己的孕育过程。“这在北京那些大医院里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身边,经常都会听到有人对新型民营特色医院的褒奖。对民营特色医院给予褒奖的,还有传统公立医院的领袖们。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就表示,随着民营资本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也有助于公立医院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在王彬看来,目前不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面临许多设备超期服役、科室需要发展、人员也有缺口的困境,而政府投入的财力却不足以满足医院需要,只要给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的机会,那么就诊费用不仅不会增高,就医效率和质量也会提升。王彬甚至引用美国的数据来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在美国,除14%的床位属于营利性机构外,仅有24%的床位是在归政府所有的医院,另外超过60%的床位都是属于由社会资本所办的非营利性机构中。”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也非常赞成“多元化办医”的思路。他强调,民营医院不发展,不对公立医院造成强烈冲击,这个行业就不能健康发展。“中国公立医院一统天下这种局面是不正常的。”社会资本奔向特色医院“民营特色医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一位医疗管理人士说,有需求就有市场,人们对民营特色医院的需要必然吸引社会资本聚集到民营特色医院的建设中去。“民营医院必然成为下一个资本洼地”。随着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在国家医改和各地方医改中得以体现,社会资本磨刀霍霍向民营医院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虽然一直以来,医疗行业“不差钱”。但由于医疗行业具有独特性,即使在政策上没有明确限制,不少对医疗行业虎视眈眈的社会资本也谨慎地持币观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疗机构、“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要一视同仁”、“公立医院医生可异地出诊”等利好政策掷地有声,让众多社会资本看到了进入医疗行业的新机遇。“医疗行业是朝阳行业,而且要朝阳很久。”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说,这是吸引他积极投资于民营医院的最大动力。也正因此,一些曾经如日中天的IT企业也加入了创办医疗机构的行列,一些制药企业干脆直接开办了医院。如同仁堂就开办了同仁堂中医院,尽管同仁堂中医院是国有企业创办的医院,但与传统上国家投资的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其与社会资本兴办的医院更有相似之处。专家分析,制药企业兴办特色医院将成趋势,上海绿谷、三九等不少企业都在办医院。医院专科化不仅是现实,也是一种趋势。北京医改新动向选择1至2个区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北京医改新方案,北京将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等3个方向,探索公立医院分类改革,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据介绍,此次改革并不是把公立医院分为3类,而是按照
本文标题:医院专科化发展渐成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