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课件)
2—6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Ⅱ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纲要求:1.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创新设计:P169例.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完善以个体为单位性状水平以种群为单位分子水平(基因)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________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③通过形成新的物种;④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自然选择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主要内容是:自然选择隔离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必修二:P128第二段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频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繁殖的单位。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如果在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的条件下,即没有生存压力,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交配又是随机的情况下,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但这种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即使在实验条件下也很难做到。实际情况是由于存在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基因频率变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假定aa不适应环境被淘汰.该种群下一代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时间Aa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1、利用个体数目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基因的总数某基因的数目例2、对某学校的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得知,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755人正常,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6.8%例1、从某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2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分别是600、1200、200个。则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0%;a:40%创新设计:P172例3、某一种群中,调查得知基因型为AA、Aa的频率分别为32%、49%,则A基因的频率为2、利用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它的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56.5%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3、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前提条件:种群大、随机交配、无突变发生、无新基因加入、无自然选择公式:(p+q)2=p2+2pq+q2=1P2:AA基因型的频率q2:aa基因型的频率2pq:Aa基因型的频率p:A基因频率q:a基因频率例4、某一种群中,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36%,则基因型AA、Aa的频率分别为16%48%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原料: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原理:突变产生等位基因,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注:突变的有利和有害的界定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关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创新设计:P170•解释:种群产生变异(不定向)不利变异淘汰有利变异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自然选择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必修二:P118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东北虎和华南虎马和驴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创新设计:P170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而作为物种的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引起新物种的形成。只有当种群间出现了生殖隔离,才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分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教材中提到生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开花季节、花形态等的不同而不能受精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或产生后代属于受精后生殖隔离。创新设计:P170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原始地雀不同群体不同变异类型种群基因库差异很大生殖隔离新物种•最常见的方式:由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注意: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不是必备条件,例如多倍体植物的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共同进化:生物生物无机环境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创新设计:P171
本文标题: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