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及设置体育学专业(本科)的研究报告摘要:沿循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发展的历史,从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格局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21世纪初、中期我国人口、教育、经济、社会诸方面发展的预测研究,推断出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阐明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专业结构、创新专业设置是体育类专业可持续发展之必然选择的观点;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体育学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的构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期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体育专业发展策略人才培养模式自“1903年京师大学堂创设体操科”[1]始,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走过了百年历史,一个世纪以来,他培养了大批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然而,把现行体制下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设置格局置与当今社会知识化、人口老龄化、教育终身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审视,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专业形态、管理体制,还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难以与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潮流相匹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专门人才应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要合理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更新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因此,1沿循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演进的历史轨迹,探求其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体育类专业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1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历史变迁1.1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体育类专业是以师范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他首先发端于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时期。1903年京师大学堂创设体操科。1906年,清王朝面对新式学堂发展迅速,体育师资奇缺的状况,学不通令各省,于省城师范学堂“设五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生理、教法等,以养成小学体育教习。”[2]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了“新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师范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开设的课程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体育原理、体操理论、体育教法和国术、体操、田径等。1940年,民国教育部颁发了《修订师范院校体育系、科必修和选修课程目录》规定了必修课程:体育理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卫生学、运动裁判法、体育学科教学法、国术、舞蹈、器械体操、田径、球类等,选修课程:体育史、营养概论、音乐、美学、外文、训导原理等。1.2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1952年国家创办了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基于当时体育学科水平较低,不具备学科分化条件的状况,体育学院仅设体育学一个专业(师范性质)。后来陆续创办的一些体育学院和在师范大学设置的体育系,也都仅有一个师范性质的体育类专业,以体育师资为专业培养目标。1963年,《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七所体育学院领导关系、培养目标、助学金待遇等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除上海、北京、武汉体育学院外,其他体育院校只设体育类专业(师范性质)。”从建国初期至“文革”前,各体育学院2和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几乎都是体育师资,而支撑其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主要课程有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和田径、体操、球类运动、游泳、举重等。1.3“文革”期间高等教育停办,1976年全面恢复。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草拟了《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工作的意见》,要求专业设置力求稳定,努力体现专业的先进性与适应性。同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体育学院的任务、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和修业年限的意见》,规定了体育类专业可设置体育系、运动系、基础理论系、运动医学系和研究生部。体育系的培养目标是普通学校体育师资,运动系的培养目标是体育类专业教师和业余体校教练员,基础理论系的培养目标是体育科研专门人才,运动医学系的培养目标是运动队医生,除体育系延续了“文革”前的课程体系,其它专业则根据培养目标架构了各个系科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1.41980年至199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国外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的设置种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影响,一些体育类的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类高等学校。张勤的研究[3]认为“1991年全国世纪设有体育类本科专业13种。”王健的研究[4]认为“1987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的名称已达29种(其中包括同一专业使用不同的名称)。”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五个专业,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国3家控点专业。1.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高校设置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以外的体育类专业,譬如:体育新闻专业、体育舞蹈专业、体育外语专业、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等。2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的办学现状2.1专业设置与规模目前,我国高校有“体育类本科专业点351个,其中体育类专业点178个、社会体育类专业点68个、运动训练专业点53个、民族传统体育类专业点33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19个。”[5]体育类专业点的总体分布呈现出由西北省份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步增加的趋势。譬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设置体育类专业点3个,山东省10个;内蒙古自治区设置体育类专业点3个,广东省12个。这一分布于配置格局,主要是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各省市根据社会竞技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架构的。2.2生源质量与数量就生源状况而言,除原国家体育总局所辖的六所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外,其它院校大部分是立足为本省或附近区域培养体育师资,生源基本上是以本省或附近区域为主体。由于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中,录取分数线是以省为单位划定的,因此,各省的生源质量状况不尽相同。但近十年全国体育类专业生源质量的总体趋势是:文化课成绩逐年升高,运动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省(市)体育4运动学校的学生,或是通过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路径入读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院校,或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未能考入体育类专业。二是相当数量的考生无明显的体育特长,原本并未准备报考体育类专业,而是在高中阶段因文化课成绩差,预感报考其他专业无望,才转向报考体育类专业的,界内将此类考生戏称为“转业军人”。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体育类专业考生中大批“转业军人”的涌入,体育类专业生源数量急剧增加。2.3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对36所院校体育类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显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锁定在体育师资方向上,有77.7%的培养方案明确写道“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作为支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其结构基本上是延循着“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列。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6]的分类原则搭建的。其基本内容是由运动人体学科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田径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球类运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运动(基本体操、器械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四个板块构成的。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部每隔5年左右就对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一次修改和调整(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03年国家教育部先后五次修订了体育类专业的课程方案),各个院校也在根据本校的实际,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总体的趋势是:学科课程的比例逐年上升,术科课程的比例不断下降;课程的门类逐年增加,专业课程的学时不断减少。2.4学制与培养过程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的有关要求,体育类专业5属于教育学门类,全日制学生的修业年限为四年,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为了达成培养目标,满足教育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体育类专业学生除了修读专业课程以外,必须修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大学生道德修养、事实政治、军事训练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修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学类课程;必须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并取得合格成绩。在我们调查的36所院校体育类专业中,有88.8%的院校培养过程独立,即按照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将公共课程分布在整个学段中,专业课程按照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顺序由低年级向高年级依次排列。有11.2%的院校,实施“平台-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即体育类专业学生前两年部分专业,统一修读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三年级开始自主选择具体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修读不同专业课程。2.5就业渠道与市场高校毕业生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以来,体育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日渐拓宽,除了体育教师、基层体育学校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这些与专业直接对应的工作岗位外,应征入伍、报考国家公务员、应聘企业、警察等工作岗位,也成为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广东省2004年体育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岗位”的调查资料显示:毕业生的学历与就业渠道呈显著的正相关势态。即研究生的就业渠道多于本科生,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多于专科生。从就业市场看,大部分毕业生盲目地涌向城市人才市场,尤其是中心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才市场已经人6满为患,相形之下,边远地区的县城、乡镇的人才市场则门可罗雀。这使的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之间的人才需求量与供给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就广东省而言,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县城和乡镇,体育教师已趋于饱和,而粤北、粤西山区的体育类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在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顺德、佛山、三水、南海等地,在体育教师饱和的同时,出现了新兴体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譬如:许多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急聘具有市场营销知识、能力和运动专长的产品营销人员;许多星级宾馆急聘具有水上救护、游泳教练、健身健美指导等专项资质的工作人员。3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存在的问题3.1培养目标错位,就业形势严峻长期以来,体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被锁定在“学校体育师资”上,把高等教育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体育教师上岗前的专门职业培训。这不仅背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宗旨,同时,也使得该专业的社会适应口径被紧紧地局限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培养目标的错位,专业口径的狭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近年来体育类专业的迅速扩张,更是雪上加霜的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负担。调查资料显示:1983年——2003年的十年间,我国体育教师由13万,猛增到40万。在不计算计划生育政策有力地遏制新生人口增长的前提下,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的年更换率是3%,换句话说,每年全国可提供的体育7教师就业岗位12000个,而目前178个本科专业点的全日制在读学生人数已近10万人,供求关系的矛盾不言而喻。3.2培养体制落后,脱离社会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原有教育体制中国际对高等教育“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日益显现。大一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得体育类专业的培养规格缺乏个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体育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许多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无法应用到社会实际工作岗位,而体育教师实际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通常又是学生在学校没有掌握的。面对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使是刚刚走出校门的体育类专业毕业生,也常常是束手无策。至于“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主动学习”方法以及“微格教学”教研方法的运用则更无从谈起。人文性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时代呼唤着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昌盛。以此来审视
本文标题:关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