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厦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1厦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一、项目背景2002年厦门市政府实施“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并于2003年展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从配合城市发展战略的转移,建立与城市布局协调交通运输系统,支持与反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展开厦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二、规划范围与年限以“海湾型”城市规划范围为核心,并根据城市交通的系统特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在基础范围上进行适当扩展至市域范围和闽东南城市联盟影响区。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上淡化年限,更加注重海湾型城市扩展的目标状态。在充分考虑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和扩展状态下,以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年限目标为切入点,着眼于“海湾型”城市的远景目标状态的实现。三、规划目标厦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主要从两个目标层次展开:即:目标一——实现厦门“海湾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目标二——协调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阶段目标。总目标确定为:“以建立“海湾型”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指导,协调(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系统把握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与需求,制定厦门“海湾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四、主要规划内容1、现状交通分析与评价对比分析厦门城市交通现状,整体道路交通状况呈现着较为良好的设施水平和运行状态,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但随着海湾型城市的扩展,各种交通矛盾将逐渐突出,主要表现为:a)跨海通道的交通压力持续增加;b)公共交通运输面临系统整合与升级;c)岛外道路交通设施的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d)机动车将持续快速增长,岛内交通状况恶化;e)对外交通系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特征依据规划300万人口城市规模和“一主四辅”的海湾型城市布局结构,城市机动化水平将达到150-200辆/千人,城市交通的出行总量、出行空间分布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在海湾型城市扩展中呈现着不同的阶段特征。a)当前城市形态阶段——突出表现为以海岛为主的内部城市交通,岛内外为弱势交通联系;跨海通道承担较强的城市对外进出交通,岛外组团间联系需求较小;2b)规划目标推进阶段——在岛内交通强度保持增长下,厦门岛的辐射交通联系增强;跨海通道交通功能(城市内部交通、对外进出交通)多样化,岛外组团联系得以强化;c)海湾型城市完善阶段——交通需求和交通联系表现为更强的整体性;跨海通道交通功能向城市内部交通联系功能转移,岛外组团间交通联系大幅度提升,并逐步形成以岛外为区域交通的辐射圈层。3、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策略与目标依据城市发展目标方向和交通需求趋势,在城市地形条件和布局形态下,建立与土地利用协调的高效运输系统的关键策略在于:a)关键通道的供应策略与目标,包括跨海通道和组团联系通道;b)如何建立适宜的交通运输模式,以优先公共交通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发挥骨干运输系统的作用;c)构建系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从发挥厦门在闽东南城市群中的地位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共进的发展;d)预留和控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组织协调的交通运输系统;e)明确长远交通发展政策,制定适宜、适时的交通发展策略,特别是针对厦门特性的分区化交通管理对策及运输通道有限供给下的使用策略;4、海湾型城市关键通道需求与供应策略综合分析厦门岛内外人口分布和跨海通道、组团联系通道的使用策略,一日交通需求达到56万人次,车辆7.3万pcu,在规划布局轨道交通通道和快速公交通道下,至少要保障12条以上的机动车车道(单向)。在充分利用现有集美大桥、海沧大桥的基础上,规划新增东通道和北通道,并建设连接东西海域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保障岛外跨马銮湾、杏林湾、东坑湾等主要截面的组团联系道路的规划建设。5、城市骨干运输系统规划策略a)骨干道路系统规划形成以放射干线为主、环形联络为辅的城市快速道路格局。放射干线——依托厦门跨海通道,形成西、北、东三个主要发展方向的快速放射交通走廊,放射干线沿岛外各片区边缘通过,并与过境交通走廊相连。环形联络线——依据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组织形成三个不同功能的环形联络线:主干环形联络线为岛外东西海域各片区的联系走廊;次要联络线为本岛北部提供快速交通服务、连接跨海通道和调节进出岛机动车交通分布;对外交通联络线主要依托对外交通走廊,连接放射干线和组织城市进出口交通。b)骨干公交系统骨干公交系统由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构成。轨道交通系统发挥未来全市客流走廊的骨干运输作用,集散跨海交通出行和城市主要功能区间的快速客运联系;快速公交系统承担区内及区间客流联系走廊的运输功能,兼顾弥补轨道交通运输服务的未及范围和集散客流3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优先建立和完善快速公交系统,培育客流走廊和为轨道系统升级服务。6、内外交通系统一体化组织策略基于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超大型城市的建设规模,现状及规划的部分重大交通设施的布局与功能分担将会逐步出现与城市功能组织不协调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战略思想出发,战略性地优化和调整重大交通设施的功能布局,结合城市骨干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优化对外交通系统的组织,衔接交通枢纽和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构筑功能分担明确、网络布局合理的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及区域的健康发展。主要系统的调整策略如下:a)进岛铁路城市化运输利用,合理组织岛内外铁路客站功能;b)对外公路客运枢纽逐步向岛外疏散,改变以本岛为对外公路联系的中心;c)进行东渡、海沧、刘五店港区的合理分工,加强区域港口的协作;d)超前考虑远景航空运输满负荷后的长远应对策略;e)调整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及集疏运策略。7、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建议a)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建议整合厦门——泉州城镇体系发展空间,加强沿海交通走廊建设,构筑一体化交通系统衔接,控制东海域重大交通枢纽布局,预留厦门——金门通道空间和连接系统。沿海交通走廊的功能以增强厦门——石狮——晋江——泉州的交通联系,强化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和功能优化,促进城市群的聚合。规划沿海交通走廊主要包括快速道路交通走廊和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快速道路交通走廊与厦门、泉州都市圈快速道路系统衔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城市大型交通换乘枢纽。b)城市布局结构与交通运输系统组织建议在“四辅八片”的基本形态下,加强以马銮湾、同安湾为主的整体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两个湾区,并通过马銮和翔安两个城市副中心的布局,组织相邻片区城市用地功能。结合轨道交通走廊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布局,优化配置东、西海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用地,提高居住及就业在走廊沿线和枢纽周围的集聚度。增加和控制翔安沿湾区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结合刘五店港口布局,预留东侧沿海岸线的战略性发展用地(如国际性港口功能提升、对台贸易落实等),考虑部分城市职能向东海域转移的战略布局。c)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网络的协调建议协调城市用地功能与骨干运输系统组织,优化调整换乘枢纽周围土地利用。以“平衡交通”的引导策略,合理规划岛内外人口与就业分布,逐步升级与完善岛外公共服务设施,减少跨海交通出行。控制本岛开发规模,逐步向岛外转移相关城市职能,弱化交通出行强度,突出厦门岛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d)实施TOD发展策略积极推行厦门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城市发展的实践。48、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及规划建设策略a)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实施;b)建立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合理利用机制;c)确定不同区域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d)针对性实施机动化发展的区划政策;e)实现厦门旧城区、厦门岛、跨海联系通道的交通需求管理对策。9、支持城市发展的交通系统建设计划在城市规划目标下,根据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建设和交通需求特征,分别制定近期、中期、规划期及远期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项目计划。5附图图1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特征图2快速道路网布局形态图3公交客流联系走廊示意图现状阶段扩展阶段完善阶段快速道路网布局形态公交客流联系走廊示意图
本文标题:厦门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