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讲课版
温故而知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制度,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皇帝制度有哪些特征?1.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神化皇权、皇帝独裁2.皇位世袭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好了歌皇帝的烦恼忠奸难辨腐败难治官吏难选地方难管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权与相权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选官制度的演变2监察与谏议制度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材料二:晁错得罪过丞相申屠嘉,申屠嘉预诛之,晁错得知后逃到景帝处寻求庇护。申屠嘉后悔地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故误。材料三: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秩。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一、集权,再集权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朝代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秦汉武帝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尚书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中书省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秦朝中枢权力体系:三公九卿制1)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2)九卿在职权上皇室与政府区分不明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制令决策门下省封驳审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呢?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工部情景模拟宋元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在宋、元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020/5/1312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2020/5/1313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元代:一省制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你能否从结果上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的总趋势做一简要评价?二、科举,再科举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选官制度隋唐战国魏晋汉朝西周世卿世禄:血缘科举取士:才能九品中正:门第军功授爵:军功察举征辟:孝廉特点: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问题解析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⑴积极:⑵消极: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被西方学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世界影响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古为今用三、专制,再专制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御史大夫兼管监察秦朝御史大夫专管监察刺史监察地方汉朝监察院、提刑按察使监督地方,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明清皇帝的烦恼之官员谏议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隋唐设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宋朝取消了专门的谏议机构明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基本轨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中央政权: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3)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本文标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讲课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3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