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板及模板支架相关质量要求广州黄埔文冲万科项目部2011年9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一般规定第二部分支撑系统搭设构造要求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二、碗扣式脚手架第三部分模板安装与拆除要求第四部分模板支架施工与安全管理要求前言支模架、脚手架倒塌事故案例2000年11月27日,深圳盐坝高速公路工程起点高架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半幅桥面模板支架长约30~50m的塌陷事故,重伤10余人案例1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浇筑过程中,高达36m模板支架倒塌,死亡6人、重伤12人、轻伤24人。案例22002年7月25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坡屋顶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架倒塌,24人被压在下面。案例32003年2月18日,位于钱塘江大桥西侧的UTstarcom公司研发中心项目在浇筑宽24m、高28m的门厅屋顶时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案例42004年5月12日,河南省七建公司承建的安阳安玻公司信益工程二期项目刚建成的烟囱,在撤离脚手架时,脚手架从63米高处倾斜倒塌。造成了21人死亡,8人受伤的重大事故。案例5第一部分一般规定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进行专项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实施2、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结合工程结构的形式、高度、跨度、荷载和工艺制定。后浇带节点图可调顶托横向剪刀撑后浇带平面布置图区域模板支架不拆除宽后浇带后浇带区域线模板分隔线60方木48钢管常用的有:门式钢管脚手架、重型门式钢管脚手架(HR)、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组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可调托座、钢格构柱与钢管脚手架组合形式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板底双扣件)钢管加顶托3、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应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编制应急预案。4、特殊结构构件模板工程、采用手动或电动整体提升(滑升、爬升)模板工程、特殊施工工艺模板工程及按有关规定必须组织专家论证的模板工程,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论证。钢管质量(壁厚、外径)对支架承载力的影响:1)Ø48×3.5改为Φ48×3.0,每吨钢管长度从260m增加到300m,承载能力降低约12%;(按步距1.8m计算)2)Ø48×3.5改为Φ48×2.5,每吨钢管长度从260m增加到356m,承载能力降低约24.5%;3)如管子严重生锈,锈蚀深度1㎜,Ø48×3.5改为Φ46×2.5,承载能力下降33.6%;4)JGJ130-2001规定,钢管允许偏差外径为-0.5㎜,壁厚-0.5㎜,如两者同时出现,则承载能力比标准钢管降低14.7%。5、模板支撑架验收要求5.1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5.2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5.3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5.4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符合性。5.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架,梁底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全数检查。拧紧扭力矩未达到要求的扣件必须重新拧紧,直至满足要求。第二部分支撑系统搭设构造要求一、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一)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特点1、所受的荷载变异性较大;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点,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等均较大;4、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5、脚手架的荷载效应组合未考虑偶然荷载,未考虑爆炸力、撞击力等偶然荷载。国标9.0.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6、用扣件连接的钢管脚手架,其纵横向水平杆的轴线与立杆轴线在主节点上并不交汇在一点。当纵横向水平杆传荷载至立杆时,存在偏心距53㎜.会产生附加弯矩。(二)、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1、立杆1.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浇筑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常规做法为:底部铺通长槽钢或方木1.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纵横向扫地杆的缺失将导致立杆的计算长度成倍增加,承载力严重下降。国标《建筑施工口教案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9.0.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例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总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举例:120厚板,模板支架搭设高度6m。立杆间距900×900㎜,步距1500㎜,Ø48×3.0钢管,不考虑风荷载。设纵横向扫地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σ=1.05×7701/(0.308×424×0.990)=59.576N/mm2如不设扫地杆,不考虑风荷载,楼面做为纵横向的锚固点:σ=1.05×7701/(0.284×424×0.990)=64.636N/mm2两者相差8%而实际上楼面只能承受竖向荷载,不能承受侧向力,与模板支架计算还有差距。1.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1000015009005006006001.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当立杆底部或顶部采用可调托座时,其伸出长度过大将显著降低立杆的稳定承载力,为此对其最大长度做出了规定。2、水平杆2.1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2.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3、剪刀撑3.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纵横向剪刀撑的作用:提高脚手架结构整体刚度和空间工作,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剪刀撑应是交叉支撑,不能用单斜杆组成“之”字形支撑,应以“45°~60°”斜角交汇于立杆与纵横杆的交点上。十、支模架的搭设及拆除(一)搭设要求1.一般规定:1.1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施工前必须按照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1.2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3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1.4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1.5连墙件如采用预埋方式,应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按要求预埋。1.6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措施得当。1.7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1.8建筑楼板多层连续施工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2、搭设要求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1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2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1.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设在同一水平内,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6.1.7条的规定。(在前面的文本中以有体现)1.3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规范6.1.2条的构造规定。(在前面的文本中以有体现)1.4剪刀撑搭设应符合规范6.3节的构造规定。(在前面的文本中以有体现)1.5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匹配;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3、碗扣式脚手架3.1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3.2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不应大于L/200;横杆间水平度不应大于L/400。3.3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3.4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10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50mm。3.5水平拉接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3.6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及护身栏杆;2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3作业层下部的水平安全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规定设置。3.7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有关规定。3.8脚手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第三部分模板及支架安装与拆除一、模板及支架安装要求1、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竖向支架结构的立面或平面均应安装牢固,并能抵抗振动或偶然撞击。竖向支架的立柱,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2、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上岗人员应体检合格。3、搭设模板支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4、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5、后浇带、结构缝、施工缝处的模板与支架处理应有针对性措施,并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梁板后浇带模板及支架必须与原有梁板支架及模板体系分开实施。可调顶托横向剪刀撑2).立杆下宜设置底座或垫板,并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3).所有安装工况均应处于几何稳定状态,否则应采取临时固定或加固措施。4.)模板支架搭设及使用过程中,旁边基础开挖可能对其产生影响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9、模板支架不得与脚手架、操作架等混搭。严禁在模板支撑架上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可调顶托自由长度严重超标
本文标题:支模架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4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