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产科安全管理制度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包头市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包头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合产科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2.成立院内产科抢救小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包头市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记录。3.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4.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上报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上报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组织抢救。5.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班,交接时应对孕产妇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6.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为加强助产机构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院产科质量管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我市助产技术基本标准的要求,我院全面开展产科质量管理评估工作,具体如下:一.医院产科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的目的:1.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医院产科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积极整改2.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医院产科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3.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育龄妇女,特别是孕产妇医疗救治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4.提高我院产科对孕产妇的诊治水平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二.评估的具体内容:1.院内各相关科室与产科的沟通和协作情况2.产科基本硬件设施、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产科许可的要求3.产科各项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特别是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制度、流程和具体实施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4.首诊负责制的落实情况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包头市孕产妇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嘱咐孕妇住院分娩后须将《包头市孕产妇保健手册》交给负责自己的社区,通知在检查产妇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集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2.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3.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的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生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职称。4.危重孕产妇的急救与转诊制度1)急救和转诊包头市妇幼保健院应负责本市内的高危孕产妇急救和转诊工作,建立母婴安全绿色通道。接到乡镇医院的急救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妇产科主任级护士长,在科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派出专人携带急救药品随车以最快速度接应孕产妇,对规定服务范围以外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转至相对应医院进行治疗,不得延误和推诿。2)我院所具备的条件应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技术,全套麻醉,呼吸,循环管理等技术相应设备,以及产科抢救药品,产科抢救设备,抢救制度,处于功能状态。终止妊娠制度一,机构、人员准任制1.施行人工终止妊娠的机构必须依法获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2.施行人工终止妊娠的人员必须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查实一次违规,终身开除出局”的承诺,签订责任书。二,条件允许制人工终止妊娠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2.胎儿有严重遗传疾病的3.胎儿有严重缺陷的4.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5.政策外怀孕的三,凭证施术制满足第二条第1款条件的,应出具由有资格的鉴定机构三名以上专家集体审核的医学诊断意见书;满足第二条第2款、第3款、第4款条件的由有相应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由二名以上临床医师会诊的医学诊断意见书。申请者凭医学诊断意见书分别到村、镇签署意见后再到计生委科技科开具省统一式样的《计划生育手术介绍信》。符合第二条第5款条件的,由村出具证明到镇计生办开具《计划生育手术介绍信》。各施术机构凭全省统一式样的《计划生育手术介绍信》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一、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二、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避免人员流动过多。三、新生儿出生后,应让产妇或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并立即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标识工作,在病历上按好新生儿脚印,待产妇确认后按其本人手印,同时将附有产妇全名、腕带编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住院号、科室、床号等信息的不可转移的腕带,戴于新生儿脚腕。四、新生儿被转移出产房,送入病房,产房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婴儿腕带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班并签字。五、住院期间,严格实行母婴同室,保证新生儿时时刻刻在产妇及家属视野范围内。护士要在产妇床旁交接班,清点新生儿数目。要经常巡视,认真盘查接触新生儿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科。六、如新生儿患病转入儿科,必须在家属在场的情况下,产科责任护士与儿科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患儿母亲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儿科责任护士方可接收患儿。七、新生儿在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护士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制作。八、医院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新生儿抱出科室,如新生儿确需离开原病区,必须有家属陪同。九、护工、清洁工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接触、移动新生儿。十、一旦发现新生儿、婴儿丢失,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和保卫科,提供新生儿母亲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衣着等信息,如确认新生儿丢失,应立即按规定报警。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2、对产妇、婴儿进行责任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3、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4、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5、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6、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等。7、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8、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9、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齐、清洁、禁止吸烟。10、产妇入室后一律不得擅自离开病区,更不准擅自将婴儿抱出病房。
本文标题:产科相关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6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