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欢迎登陆榆林调研网期(总第23期)2011年8月28日加快推进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8月23日,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推进工作会议在靖边举行,省长赵正永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问题。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省长赵正永、副省长祝列克讲话摘要部门负责人发言摘要本期焦点延伸阅读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省长赵正永、副省长祝列克讲话摘要8月23日晚上,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推进工作会议在靖边召开。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主持,省扶贫办负责人汇报了全省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进展情况,定边、靖边、志丹、吴起四县政府负责人汇报了本县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进展情况,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负责同志就加大资金支持、加快土地审批、搞好服务作了发言。在听取省有关部门和四个县的发言后,赵正永省长、祝列克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赵正永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情况,他指出,实施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解决和改善民生重大问题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紧抓不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力争尽早让这一地区的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赵正永强调,要围绕建设农民幸福新家园、统筹城乡发展和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要求,完善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和渠道,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统筹兼顾、分类解决好不同情况群众的实际问题,特别要安排好特困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的生活。要参照灾后重建政策,加大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类资金要优先向集中居住区倾斜。要妥善处理好搬迁地区与矿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扶贫搬迁,共同创造利益共享、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一把手要亲自负责这项工作,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积极配合,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确保群众早日受益。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省财政厅厅长刘小燕】:关于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汉文主任提出和陕南移民享受一样的政策,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陕南陕北同在一个蓝天下,应该享受一样的政策。但是在这个政策里属于特困户的由各级政府拿;属于五保户的应该走民政集中供养的道路;属于集中安置户的,60平方米的农民拿1万,80平方米的农民拿2.5万,100平方米农民拿4万,剩下的就由各级政府共同出资,包括社会资金。一些分散安置户财政拿3万,省和市县是对半的。我算了一下,参照陕南移民标准,陕北白于山区搬迁资金是够的,除了财政、农民拿的以外,剩余的采取专项资金整合,再把土地出让金拿出一部分,还要争取国家生态移民项目的扶持。另外,陕北的大型中、省企业还是比较多的,可以利用这些大企业出些政策,适当的出点资金,所以这些所有的加起来资金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一是白于山区的移民搬迁用地应保尽保,需要多少供应多少。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二是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用地可以先用后报,在开工的30个工作日内必须把土地的报批文件报到相关部门。三是白于山区的移民搬迁用地开辟绿色通道。县上专报,省国土厅专审,省政府专批。在报批的过程中要和其他用地分开报,凡是报到国土资源厅的我们在7个工作日之内办理完毕。四是整个陕南和陕北的移民搬迁必须节约集约用地,而且必须实施分类指导。陕南户均宅基地不得超过2分地,陕北不得超过4分地,这是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而且根据陕西的实践也足够了。五是鉴于法律和政策总是落后于现实的矛盾,鉴于陕南移民搬迁和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在陕西历史上具有变革性和革命性的意义。所以国土资源厅准备开展一些必要的调研,在供地政策和审批政策上实施重大改革。这种改革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陕南和陕北移民搬迁起点不同、规模不同、政策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陕南和陕北移民搬迁必将对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对农民群众的观念、生活和生产方式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部分农民会变成市民,一部分村委会变成社区,一些农村会变成城镇,所以这项工作在陕西农村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供地方面的一些政策,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必须进行调整、改革。几十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从来没有安排过农村的宅基地指标,也就是说农村的宅基地指标过去一直由县级政府审批。那么为什么省国土资源厅现在开始安排一些计划了?因为有的地方(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有的地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的进城以后已经成为市民而不是农民了。我们不安排一些计划,不进行必要的调节,在政策上不做适当的扶持,可能会被省政府问责。因此我们适当的安排一些计划,旨在为我们做好调研、为实施改革留够充足的时间。国土资源厅已经开展了调研,可能最多在两个月之内新的政策要出台,到那个时候,可能凡是移民搬迁项目,一律不安排用地计划了。因为农民搬迁用的是集体土地不是国有土地,农民的建房属于集体建设用地,不属于国家建设用地,等政策障碍一消除,各种各样的费用就不需要收了,各种各样的负担就会大幅度减轻。建议各县在实施白于山区移民搬迁的过程中一定要分实行分类指导,不要混合上报。靖边把农民搬到荒沙草滩区,土地依然是集体的,不是国家的,所以说只用不征,不存在什么建设用地的指标,也不存在建设用地的转用,依然是农民自己用。陕南、陕北移民规模大,人数多,用地大,因此要抓紧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两个月时间内政策一定会和大家见面。但是,进城的农民必须走农用地转用国有建设用地的路子,该交的费必须交,它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方法也不一样,收费标准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所以,用地不是瓶颈,批地没有障碍。【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关于移民搬迁用的林地,在土地报批之前,只要是林地还要批一下。因为陕北林地较多,在大项目中省上的审批权限是1000亩以下,1000亩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以上必须报国家林业局。一是在移民搬迁用地中,要将建房、修路等方面用的林地分得细一些,不要搭车。以后的移民用地可以先用后批。搬迁安置修路需要用林场的地,就不需要再报批,因为林场也要修路。二是在移民搬迁安置点上,一定要把绿化设计进去,搬迁户新居的房前屋后要把绿化设计进去,安置点周围也要把绿化设计进去。最近林业厅也正在做一个规划,就是陕南和陕北移民搬迁的生态修复规划,我们准备在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指标上安排一些,这些项目国家都有一定的补助,所以一定要将绿化设计进去。三是植被恢复费不要免了,收回来以后用在移民搬迁上,由县上收回后再用在移民搬迁点周围的绿化或者村庄绿化。撰稿:李剑张志进审定:李怀珠送: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副秘书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各县区人民政府,榆横、榆神工业区管委会。市委办信息科,市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市政协经济委员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会,市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供电局、国土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水务局、扶贫办。榆林市发展研究中心共印110份
本文标题:发展研究信息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