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由于过度利用已经日益匮乏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出现匮乏,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因此,水资源问题已经世界性的问题。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了水资源危机,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以维系。建立节水型社会,强调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全球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短缺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资源,而且储量相当之大.我们为何总强调水资源短缺,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这里就涉及到了广义的水资源与狭义的水资源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球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他们远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时空分布也不均匀。现在工业、农业以及人对水的需求大幅增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水储存量岁相当丰富.但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势封存于南极.能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很有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湿气和埋藏相对浅的地下水。大部分能够利用的水位于远离人类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二)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水资源的特点有流动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资源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总的来说包括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南北方水量差别及雨量季节的差别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增加。而农业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利用的水相当之多。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各国也建筑河坝,从而协调灌溉用水、水力发电和生活用水等。我们通过对河流进行筑坝、引流等工程方式为人类的确带来了很大好处.但同时对单水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些工程建筑的造价也非常大.并改变了当地河流的形状。是当地人口被迫迁移,导致邻近的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三)水质污染水资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等。水资源受到污染会产生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等。但水污染问题通过水文循环过程会得到缓解.污染物随水体的运动不停地发生变化.自然的减少小时或无害化的过程,也就是水体自净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水污染问题。有的水污染是因为自然因素.但大部分水资源的污染是因为人为因素。城市和工业排出的污水污染着河流和地下水。农业开发在解决世界食物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也造成了水污染。比如在中国,全国600多个大小城市中,有一半城市都缺水。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有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的水体。二、综合治理措施水资源保护认识到了水问题的严重性.就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更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分配。目前.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还有许多人仍不知道怎样去保护。水问题已非常严重,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必须学会保护水资源。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改善水的管理。是所有人可以得到干净的饮用水。当我们能用到足够干净的水时.我们应该知道还有很多人用者受到污染的水甚至用不到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如果大家都能节约用水,也许节省下来的水可以拯救成千上万的人。另外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带领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水资源.从而带动整个社会。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保护水资源。第一,我们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水资源,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第二。不污染水资源。现在生活中污染水资源的情况还是频频发生.如农药、化学物质、重金属污染等等。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履行这些责任.整个环境下就会有非常大的改观.也许就改变了水资源紧缺及污染的问题。水资源保护的目标是.在水量方面必须要保证生态用水,不能因为经济社会用水量的增加而引起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以及其他负面影响:在水质方面,要根据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来规划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因为污染物超标排放而导致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危及到其他用水的正常供应。三、我国水资源现状(一)水资源利用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却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作为旱灾频繁的国家,我国已经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趋势,并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之一。地球上有超过70%的面积被水覆盖着,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生命用水一般都是淡水资源,除了地面的淡水之外,地下水也属于是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水资源实现其利用价值,必须要符合两方面的条件,即数量要充足,质量要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论是可资利用的水资源,还是可能会被利用的水资源,都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自从建国以来到现在,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都实施了各种有效的措施,并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地加快,水资源建设已经跟不上了可利用率。用水量的迅速增长导致了供水不足的状态出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水资源污染工业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副作用。人类正在为自己的过度行为而付出代价,特别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由于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导致了严重污染。城市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等等,在消耗水资源的同时,还将被污染的水排放到了自然淡水当中。有统计数字显示,当污水被排放到淡水中之后,平均1毫升的水,就很有可能导致7毫升的水受到污染。当这些被污染的水被人类所饮用或者是灌溉农田之后,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以沧州市的水资源状况为例。沧州位于华北平原,地下水短缺,那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已经愈显重要了。市场经济带动着沧州市不断地挖掘自己的经济潜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到河流当中,人们的经济条件提高了,可是沧州市的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却遭到了污染。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化学物质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等,没有经过污水处理,或者污水处理不达标,就被排放到了地表水中。地下水随经济发展严重超采,已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漏斗群之一。四、我国水资源综合治理措施(一)水资源优化配置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中水的需求量超过了淡水的正常供水量,那么就意味着水资源的配置上缺乏了合理性。水资源分配的对象,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分,包括降水性水资源、径流性水资源都可以被划归到可利用的水资源范围内。但是,比较稳定的水资源还是来自于地表的淡水流域。另外,要统筹分配一次性水资源和再生性水资源。政府在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上,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以流域为基础,对于分配后的水资源使用权进行进行监测管理,用经济杠杆来水资源的利用进行调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其重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解决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策略。重点强调,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的优化,不但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还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二)水资源循环利用很长时期以来,中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都是采用了粗放性的模式,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浪费。虽然在短时期内获得了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会遭致了严重的后果。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节约用水、节约资源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面对自然水资源逐渐匮乏的态势,基于水的可再利用的特点,对水进行循环利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措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水的利用量也不断增多。运用现在的科学技术,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利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处理,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如,工业污水以及生活用水进行再加工利用到农业灌溉当中,既起到了节水的作用,也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功能。关于农业用水,根据更地总面积来计算,用水量可以超过总用水量的70%左右,其中灌溉用水就已经超过了80%。如果将污水经过处理后,灌溉到农业耕地当中,既可以节约自然水资源,还能够提高水资源再利用。(三)水资源生态防治江、河、湖都属于是淡水资源,也是利用率最高的水资源之一。特别是农业用水,自古以来都离不开这些水资源范畴。而一旦出现水质污染的状况,那么农业用水将面临资源衰竭的危险。保证江河湖水的营养化,成为了淡水生态防治的关键。以防为主,通过提高居民的节水、爱水意识,控制工业用水的排放量,以实现环境用水承载能力提高的目标。(四)加强水污染的监督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要有效地遏制其恶性蔓延,就首先要从水污染的监督做起。建立合理的水污染监督机制,可以使水污染在防止和治理的时候,更为具有科学性。1)监督农业用水污染。鉴于农业用水所占有的比例较大,那么,开展水资源防治,就从农业入手。严格禁止向河流、河岸中倾倒固体或者液体废弃物。特别是水产养殖的水域,要定期清理,以避免污染。2)监督工业用水污染和城市用水污染。工业和城市排污,一直以来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其所排放的污水,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污水,其中往往会带有一些化学污染物,不但容易污染水资源,其中的一些重金属还能够沉入到水底淤泥中,将其中的土质污染,而且不易分解。那么除了利用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外,还要对水资源利用进行监督,以控制超标排污量。五、结束语综上所述,解决水资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利用,城市污水的排放,这些都是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
本文标题:国内外水资源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8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