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发展群言堂1/对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问题的思考3/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文化+科技5/“文化强市”建设刍议6/美国文化管理对我国的借鉴9/社区文化偏弱业界呼吁纳入十二五规划◆热点情报室10/六大举措推动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11/综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美国文化产业12/版权信托:欲破解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12/聚焦文化产业:中小城市寻觅“文化口红”13/自办文化期待扶助——河北农村文化需求现状调查◆天南地北新看点15/江苏:文化“软实力”滋养应对危机“大信心”16/“中国动漫第一股”探索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新路17/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担保政策落地多家企业受益19/重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破解城乡文化困局20/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初展芳容“后现代”理念打造22/香港成立创意管理办公室22/福建将建十大主导文化产业群◆法制数据库23/中国“非遗”保护立法面临冲关之战25/文化部正研究制定网游深化管理的相关规定26/知识产权犯罪全球化、组织化、网络化◆多元论坛12329/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才能“不差钱”30/文化贸易:机遇与挑战31/台湾专家:建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新模式31/出版业市场化:谁为文化价值埋单?33/文化产业小生意蕴藏大商机◆另眼扫描34/精神文化建设不能搞“大跃进”35/过度产业化是世界文化遗产“致命伤”36/文化不单纯是依靠钱能振兴的37/老外如何利用中国文化挣大钱38/卢武铉自杀背后的韩国政治文化39/文化消费:亟待呵护的内需亮点40/“饮食申遗”是文化保护还是商业逐利?42/文化生态不需“打造”(新语)(为方便阅读,本刊所选文章在原稿基础上有删节)内部资料仅供参考发发展展群群言言堂堂对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问题的思考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是当代创新型城市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文化与资本的结合,已成为支配全球资本博弈的创新基础。由此,全面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填平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之间的鸿沟,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全球语境下文化资本的新概念、金融资本的新动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系统的战略体系研究中有一个全新的思考与对策。因此,对文化与产业、文化与金融、文化与资源、文化与资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把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进而形成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基础等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完全可能成为我们破解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问题的钥匙。哪些文化资源能够形成文化资本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文化完全可以从书本、文本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与资本的内容基础与创新基础,形成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国际法权的版权经济创新体系。从文化书写、文化生产,到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文化已从修辞工具、生产工具,演化为创新工具的综合创新关联体,体现出系统的组织生产力特征,展示着文化资本的主体性系统发展能量。季羡林先生说过,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然而,从《花木兰》到“七夕节”,从“达仁堂”到《功夫熊猫》,许多本属于中国文化元素与非物质“领土”,却成了他者的文化资本与版权经济,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扭曲与误读。一个时期以来,不仅韩国的《大长今》电视剧系统地把中国医药文化、餐饮文化、宫廷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音乐文化,演绎成了韩版文化资源的版权经济体系与文化资本链,造成了韩国餐饮热、旅游热、服饰热与“韩流”的东方文化产业时尚热潮,而且美国也把秦始皇时代的万里长城、成吉思汗时代的欧亚纵横等主题,列进了好莱坞大片的生产计划与版权经济体系。可见,如果我们只有文本与文化资源,而没有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文化,是难于进入与全球化相对称的版权经济文化博弈与文化创新发展前沿的,而只能使原创文化边缘化与萎缩。笔者及研究团队曾花了数年功夫,系统整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化元素与符号资本的资源体系,形成了专著《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对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文化创新元素与体系的版权经济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我们还将人类文明的15个发明体系与推动当代的15个创新体系形成的文化资本,做出了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产业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文化资本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多部著述,进行了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有必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产业,也不是所有的文化服务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版权经济链,比如涉及到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政治文化,涉及到人民文化基本权益的公众文化服务体系,涉及到国民文化教育的文化,涉及到国防科研与国家基础研究的学术文化,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重点文物资源,涉及到生态保护的国家重点生态资源等等。那么,哪些文化能够形成文化资本呢?对此,国家统计局曾划出七大类,包括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与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这只是基本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市场分类。事实上,文化产业是用文化创新进行非物质生产、制造、交易、传播的知识服务业,与用创意经济进行文化服务的内容产业。文化产业,从文化制造传播上看,包括“在线产业”的内容生产与网视数字制造业、“在版产业”的版权发行与知识服务业、“在场产业”的演艺与会展及文博业、“在地产业”的旅游休闲等;从文化功能上看,包括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产品制造;从创新要素上看,包括符号经济、媒介经济、信息经济、生态经济的生产、制造与服务、交易;从产业形态上看,包括设施文化产业、大众文化产业、地方文化产业、精致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从文化资本上看,包括符号资本、产业资本、形象资本、媒介资本等。尤其是城市文化资本的物质文化设施与设施产业,信息、媒介、符号非物质文化设施与设施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资源内容生产系统的文化资本演化与自主创新体系,都是国家统计局七大类文化产业之外的重要文化资本创新领域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此外,文化资源可演化为文化资本的重要领域,除了影视、旅游、休闲、演出、娱乐、出版,还有工艺与艺术品,也不应将其划在核心层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资源等,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与国家文化资本系统要素作用,更应做为国家文化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文化创新体系。“文化”离“金融”有多远金融支持、资本支持、市场规模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离金融有多远,亦即文化离资本有多远,文化也就离产业有多远。前不久,四川大学蔡尚伟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受阻与市场规模受限,文化资本系统“寒潮”可忧,许多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搁浅。笔者认为,这些也是金融创新的文化资本有机构成不足所致。当代社会,几乎产业领域的创新基础与创新内容,都有创意化的文化产业参与构成。然而,文化资本构成却需要有知识智力资源资本、文化内容资源资本与消费市场资源资本三大资本,与物质资本、非物质资本的产业融合及系统组合。美国正是借助信息社会智力资本与传播技术的演化,才将版权经济形成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发展优势。文化与金融的结合,要有金融创新与金融政策的发展机制与平台,要有文化产业专业投融资主体机构与基金管理、运营,要有文化产品生产与项目立项发展的担保主体与相关风险评估专业中介机构,要有证券化的资本市场创新机制与文化产业交易服务主体,使文化产业园区与创意科技园区具有创新平台与引擎,得到产业资本金融创新机制的持续支持。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关键是什么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勤劳而又不富有,是由于中国缺乏财富创造动力的产权制度。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韩企业抓住机遇,拓展内容生产的非物质资本发展空间与文化自组织创新体系,赢得了文化产业发展先机,在非物质化的文化创造与金融化的文化资本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由文化振兴带来了金融转机。世纪之交,美国在版权经济的文化资本发展中,形成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先机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基础,使文化产业成为最大的出口行业。中国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但缺乏非物质化的版权经济创新基础,缺乏资产资本化创新体系与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我们的文化资源充实、丰富,文化资本与知识资本、消费资本有机合成的空间很大,发展机遇很大,只是完成这一步非物质化与金融化的跨度较大,难度与挑战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在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资本的大发展中迎难而上,科学发展,完成知识化、非物质化与城市化、金融化的兼容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现代化转型与跨越发展。一般来说,物质资源、先赋资源的城市化发展,将形成城市资本与知识资本、文化资本。非物质智力资源、后赋资源,在城市化的自主创新与创意经济发展中,也将形成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有机构成与创新体系。将二者融而为一的,就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与自主创新。比如,创意城市的设计与定位,城市理念的发现与文化资本空间的拓展,就足可见出创意经济的创新作用。大连的星海乱石滩演化为“星海湾国际商务区”,满家滩演化为“金石滩国家旅游渡假区”,都是创意资本引爆环境经济连锁效应的创新案例,也是变地缘资源为文化资本,以及城市化文化资本全面提升的创新之举。城市化与知识化,是生产力要素与资源配置率的全面提升。在这一创新发展中,文化产业、文化资本成为创新工具,具有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消费资本三大资本有机构成的综合创新效应。但我们也要随时注意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原作者:皇甫晓涛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来源:光明日报2009-04-28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文化+科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推动文化科技结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和科技结合既是文化大繁荣的先决条件,也是当前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特色所在。16家深圳重点民营文化企业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企业以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优势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并为深圳文化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16家文化企业逆市飘红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深圳文化产业仍然出现了逆市飘红的好局面,16家民营文化企业不约而同进入了产业的飞速发展期。有数字显示,腾讯2008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1.545亿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长87.2%;期内盈利为28.157亿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长79.6%。雅昌去年则取得历史上最好的经营成绩,2009年经营收入计划较去年有10%的增长。环球数码的海外客户得到飞速拓展,预计2009年出口额将比去年增长50%以上。今年一季度,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0%和164%。苦练内功应对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深圳民营文化企业更多思考如何转危为机,他们纷纷开拓了相当广泛的创新渠道。如腾讯网设立了独立的创新中心,专注于互联网应用领域前瞻3至5年的技术创新方向,同时在美国、韩国等国家参与投资了一些互联网技术研发公司,利用“外脑”拓展创新实力。雅昌加大了北京、深圳、上海三地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投入,今年8月该数据库建成后将作为国家项目运作。环球数码则加大了产业链的完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局面。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则在不久前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100亿元的授信,用于企业“走出去”及国内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如何转危为机,深圳民营文化企业也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政策指引和扶持。座谈会上,16家企业纷纷提出对未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及企业发展所需的一系列政策支持。雅昌(企业)集团董事长万捷建议,政府除目前的政策性扶持资金方式外,还可成立独立的文化产业投资机构,对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良好的文化科技企业进行投资,这样既体现了产业政策,又可通过市场机制保证政府投资的长期收益。不少文化企业建议,由政府来制定深圳文化产业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专项产业扶持政策,比如动漫、数字音乐等;政府牵头带领“深圳队”向国家申请相关行业资质,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推进
本文标题:发展群言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