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构建高效课堂讲稿(陈明全)
深化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一、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一、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一)有效教学的具体含义(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三)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四)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有效教学的具体含义:1.有效教学基本定义: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2)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①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②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③有效教学是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2.有效教学衡量指标:(1)合规律。教学效果从教学规律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的。(2)有效果。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看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3)有效益。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使学生出现变化,而且要求教学有效益,即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4)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学习收益包括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投入不仅是指时间因素,还要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脑力负担(5)有魅力。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2.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3.教学的有效知识量高4.教学生态和谐平衡5.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内涵,精心设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1)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2)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2.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1)精心预设,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预设“学情”和“可能”,充分备课,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构建简洁而灵动的教学板块,精心设计丰满而应变的教学细节。(2)有效生成要立足文本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生成的“助产士”、引领者和创造者。3.教学的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的有效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真正理解并有助于其智慧发展的知识,是能提高学生有效知识的知识。学生的有效知识是其个体活化的、可以随时提取、具有迁移性的知识,是智慧发展的象征。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效果也为零,此时,教学内容不论如何正确、科学,都属于无效教学。现代教学理论称之为教学污染现象。此时,教师讲得越多,教学时间越长,教学污染就越严重。4.教学生态和谐平衡: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关系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个体、群体与其他多维生态因子发生着复杂的动态组合和互动,力量的消长和平衡,能量和物质的传递与循环。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5.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人。(1)变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在课前充分预设和精心准备设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动态生成课堂资源、教学细节和程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和目标任务,通过主观能动的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学会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2)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把本属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把本属学生的读、写、思、研还给学生,从而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缩简、扩充、调整、整合等加工处理,并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4)开发课程资源,关注学生体验。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文本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开发和利用好书本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实践,以及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反思等来拓展学习空间,增长智慧。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人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体验的方式灵活多样,有实践层面的体验和心理层面的体验,有亲身经历的体验和替代性体验,有生活情境的体验和教学情境的体验,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情绪体验。(三)教学有效性问题:1.时间效率观念淡薄问题2.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问题3.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结构问题4.教与学的方式问题5.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1.时间效率观念淡薄:有些教师缺乏时间效率观念,不注意通过教学双边活动的优化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时间量,不是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途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是强调增加学习时间和刻苦用功的重要性。有的教师上课不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占用大量时间进行预习、复习,“课内损失课外补”。有的教师只注意提高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效率,却忽视了另一些学生尤其是差生的教学时间效率,从而使部分学生的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明显偏少,损害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儿戏,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废话连篇,节奏松垮,毫无教学计划和效率效益意识。(1)以教的效率代替学的效率,以教的多少代替学的多少: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2)重教学的“眼前有效性”、轻教学的“将来有效性”。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问题(1)班级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量少质差。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及实用时间的质量上。班级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量小质差是当前教学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2)课堂教学时间比例失调:①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②接受学习时间和表达、探究学习时间比例失调。③综合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教学时间比例失调。3.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问题:纵向结构是指教学的时间展开顺序,横向结构是指全班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性个体学习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时间展开中的空间组合方式,内向结构则是指课程实施中师生所要实现和达成的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的纵向时间结构、横向空间结构和课程内向结构,并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1)教学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不但要求教师科学地规划课堂时间的展开顺序和环节,而且还要根据所要完成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和生成的智能结构,认真设计每一课时展开环节的空间形式,从而使教学的纵向时间结构、横向空间结构与课程的内向结构实现最优的组合配置。(2)课程内向结构失衡。在课程实施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课程深层蕴含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4.教与学的方式问题:要提高教学的有效程度,必须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1)讲解-接受的填空模式:现实的课堂教学不仅存在明显过多的“讲解-接受”倾向,而且,就其传授知识活动的类型而言,常常是在“做填空题”。研究性学习只是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2)教学方式的形式化和绝对化倾向: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对此作出绝对化的片面理解,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只求形式不重实质,不能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继承发展关系。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3)重逻辑思维,轻直觉思维;重演绎思维,轻归纳思维:重“定理-公式-例题-习题”演绎式,轻“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归纳式。5.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纪律不良和问题行为等课堂管理问题是困扰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25%-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存在纪律不良和问题行为现象的原因是教师课堂教学和管理缺失,有些表面上是学生自身原因的问题,实际上也与教师直接有关。如有的教师常常不顾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辄中断正常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冗长、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从而浪费了大量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有的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教学的深度、坡度、密度、速度失控,从而造成大量的课堂管理问题。有些教师以维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名,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或学生注意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时,不敢批评和管理学生,从而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四)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2.差异教学策略3.教学优化策略4.情感教学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1)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钻研和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2)教学准备要周到全面:①学习者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②教学内容分析;③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3)教学准备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①备课要体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②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③备课要体现联系生活的理念。④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⑤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4)教学准备要重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备课策略:①开放性备课策略。②预设性备课策略。③结构性备课策略。④反思性备课策略。2.差异教学策略:(1)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风格等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教学。(2)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分层反馈矫正和提高等步骤和内容。①分层递进教学不仅要重视解决差生问题,也要加强尖子生培养。②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必须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③必须动态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确定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不同水平,揭示个体内差。(3)根据学习风格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只有依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①根据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因材施教:时间偏爱、知觉反应偏爱、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温度偏爱、活动性和坐姿偏爱。②根据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因材施教。③根据多元智能特点因材施教。3.教学优化策略:(1)促进
本文标题:构建高效课堂讲稿(陈明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