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和生产原理及安全与环保
第一章安全与环保第一节安全常识加氢装置具有高温、高压、临氢、易爆、有毒、设备腐蚀严重等特点,在开停工中,步骤多,流程改动频繁,因此在装置范围内加强安全,消防管理,是保证装置长、满、稳、?运行和全面达标的前提和基础。一.职工安全职责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2.精心操作,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4.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和保养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并正确使用各种防毒器具和消防器材。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练兵和事故预想方案训练。8.有拒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权利,对他人的违章操作加以劝阻和制止。二.“三不动火”的内容没有批准动火票不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保护措施不落实不动火。三.“四不放过”的内容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四.人身安全十大禁令1.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操作。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和施工现场。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装置和检修、施工现场。4.未办理安全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处作业。5.未办理安全作业票,严禁进入塔、容器、罐、油舱、反应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缺氧场所作业。6.未办理维修工作票,严禁拆卸停用的机泵或设备管道。7.未办理电气作业“三票”,严禁电气施工作业。8.未办理施工破土工作票,严禁破土施工。9.机动设备或受压容器的安全附件、防护装置不齐全好用,严禁启动使用。10.机动设备的转动部件必须加防护措施,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五.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8.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并定期进行检验。六.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1.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岗位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2.工作环境(设备、容器、井下、地沟)氧含量必须达到20%以上,毒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时,方能进行工作。3.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具必须有专人监护。4.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将与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绝。5.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订防救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护用(器)具。6.对有毒有害场所的浓度情况,要定期检测,使它符合国家《二级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对各类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8.对生产和散发有毒物质的工艺设备、机动设备,监护仪器(如易燃、易爆气体的报警器)要加强维护,定期检查。9.发生人员中毒、窒息时,处理及救护要及时正确。10.健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长期达不到规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应停止作业。七.石油火灾的特点1.燃烧速度快。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量大。3.易发生爆炸,火势极易蔓延。4.含有水分的油品还易发生突沸,利于扑救火灾。5.石油火灾燃烧猛烈阶段,扑救比较困难。八.工艺装置火灾的特点1.火灾几率比较高,高温泄漏着火多。2.爆炸性火灾多。3.大面积流淌性火灾多。4.火势发展速度快。5.起火原因大多数是认为因素,如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动火制度不严,思想麻痹等。九.装置及工艺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装置及工艺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从装置的规模、自动化程度、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工艺条件及设备状况来分析。1.装置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2.装置自动化程度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控制不稳,易发生操作事故。对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自动保护装置不齐全,给扑救火灾带来困难。3.工艺流程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也就越复杂,控制参数也就越多,火灾危险性就越大。4.石油化工装置高温、高压、易腐蚀,设备状况一旦不好,就容易出现泄漏,增加火灾危险性。十.硫化氢的特性、毒害硫化氢是一种具有恶臭气味的有害气体,比重1.19,比空气略重,大气中含有10ppb时即可觉察。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在1mg/L以上时,可使人立即中毒,继而怪痒,失去知觉而迅速死亡。急性中毒的后遗症是头痛、智力降低,慢性中毒症状是眼球酸痛、有灼烧感、肿胀畏光等,并引起气管炎和头痛。此外,硫化氢进入大气后,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二氧化硫,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最高浓度为10mg/m3.十一.硫化氢中毒急救和处理原则1.发现中毒者,抢救人员首先佩戴好防毒面具,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2.解开中毒者的衣扣、裤带等紧身衣服,如天气寒冷,应立即用棉被、棉衣等保温,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立即打电话给气防站,气防人员到现场后,根据中毒者的情况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或立即送医院。4.眼睛受到伤害的,给中毒者戴上暗色眼镜或移居暗处。十二.氨气的特性、毒害及急救方法1.氨气是一种可燃易爆,有强烈催泪性的有毒的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比重为0.95,爆炸极限为16%-27%,在常压下易溶于水,并放热。2.氨气对人体是有害的,能引起上呼吸道和各种粘膜的刺激,会使眼睛流泪、头痛、呕吐、皮肤损伤等。如果把NH3吸入肺内,二三天就会发生肺充血或肺水肿,有时会影响心脏和呼吸,可在几分钟内昏迷或死亡。NH3中毒时,抢救者首先佩戴好防毒面具,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天气寒冷注意不让中毒者受凉,不宜用湿毛巾捂面,一面氨气遇水形成“强氨水”而灼伤面部皮肤,及时清除鼻、口腔的分泌物,皮肤污染灼伤可用大量清水及时清洗,氨水进入眼内也用同样方式清洗。十三.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采取什么措施。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切断气体来源(或进料)2.严禁开启非防爆设备,以免打出火花。3.严格控制周围火源(即立刻熄灭火源)切断车辆来往。4.及时报告有关科室5.及时报告消防队6.用蒸汽稀释掩护7.周围设施警戒十四.压力表有哪些缺陷时,应停止使用。在使用中发现压力表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池压后指针不回零位,铅封锁损坏等情况,均应停止使用。第二节消防知识1.怎样正确使用蒸汽灭火措施蒸汽灭火是窒息灭火的一种。将蒸汽释放到燃烧区,使燃烧区的氧量降到一定程度,火即熄灭。对于一些自然点低于蒸汽浓度的燃烧物质不能使用;对于一些易挥发的溶剂使用时要慎重,喷射时垂直切割火焰,对准火焰根部将燃烧物与空气隔开,否则蒸汽浓度促进易燃物大量爆发,火焰扩大,此外,不要把蒸汽喷到人身上,以免被烫伤。2.什么是爆炸极限?氢气,甲烷,正丁烷,汽油,乙炔的爆炸极限各是多少?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于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75.9%,甲烷为4-15%,正丁烷为1.5-8.5%,汽油为1.4-7.6%,乙炔1.5-82%。3.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哪三条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可燃物存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2助燃物存在:常见的空气、氧气等。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火源,如明火,摩擦,冲击,电火花等等。4.简述动火分析数据标准(体积比)1易燃易爆气体,爆炸下限≥4%的气体,其含量不得大于0.5%,如CO、NH3、H2等,爆炸下限小于4%的气体,其含量又不得大于0.2%。如苯、汽油、乙炔等。2含氧量不大于22%,也不小于20%.3进入容器时,有毒气体应在卫生允许浓度范围内。5.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有哪些/1静电控制法,如固体减少摩擦,液体或气体减小流速,冲击及溅等。2自然泄漏法,如空气中减小密度,增加物质的电导率等。3静止中和法,如装设消电器,产生异性电荷以电晕放点方式中和静电。4防静电接地,如设备上安装接地线等。6.动火的安全措施?1动火前必须彻底清除周围易燃物,对附近的下水井、地沟、电缆沟及有可燃物的开口设备等危险部位进行严密封闭。2设备内动火前,现将设备内物料倒空,切断与动火设备联通的设备管线,并加好盲板,设备内可燃物、毒物、氧含量合格。3动火人、监护人应具有防火、防爆、防毒知识,会熟练的使用灭火器,防毒器高空动火,要用进水的石棉花被或铁皮遮挡,防止火花飞溅。4电焊回路线不准穿过水井。5动火现场要备有必要的灭火器具,如:蒸汽管、灭火器、砂子、铁锨等,必要时要消防车监护。6间隔动火时,动火前,要认真检查防火措施及工艺条件及环境是否有变化,确认安全后方可动火。7高空动火时遇有五级风,地面动火时遇有七级风,应停止动火。8动火结束后要彻底熄灭余火,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现场7.限制火灾爆炸的扩散蔓延有哪些阻火装置?1安全液封。一般安装在压力低于0.2表压的气体管线与生产设备之间,常用的安全液封有敞开式和闭式两种。基本原理是:液封封住气体进出口之间,进出口任何一侧着火,都在液封中被熄灭。2水封井是安全液封的一种,使用在散发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等油污的污水管网上,可防止燃烧,爆炸沿污水管网蔓扩展。3阻火器。在易燃易爆物料i生产设备与输送管道之间或易燃烧体,可燃气体,管道的排气管上,多采用阻火器。4单向阀。在生产中常用于只允许流体向一定方向流动,防止在流体压力下降时发生倒流的过程。5阻火阀门。这是为防止火焰沿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而设置的。6火星熄火器。也叫防火帽,一般安装在产生火花设备排队系统上,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周围的易燃物料。8.供氧式防毒面具如何使用?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有毒气体高于2%场所,应使用氧气呼吸器,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氧气呼吸方法如下:1带方法采用左系式。即把背带挂在右肩,呼吸器落在左腰侧。打开氧气阀门,检查氧气压力,按手动补给,使气囊内原有的空气排出。托起面罩,拇指在外,其余四指在内,将面罩由下颚往上戴在头上,然后进行几次深呼吸,观察呼吸器各个部件是否良好,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入毒区工作。2使用保管要注意以下几项:使用前氧气瓶的压力必须在7.8兆帕(80公斤/厘米2)以上,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氧压变化,当发现降到2.9兆帕(30公斤/厘米2)时,应迅速退出毒区。使用中应避免与油和火接触,防止撞击以免引起呼吸器爆炸。如有酸时,说明清净罐内药剂失效,应停止使用。在危险区进行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进行配合,有事以手势和信号叔哨子进行联系,严禁在毒区摘下面罩讲话。3使用后的呼吸器,必须尽快恢复到备用状态。4氧气呼吸器是与人体呼吸器官直接发生关系的,因此必须保持清洁,严禁油污沾染,为防止橡胶配线老化,应避免日光直射。9.怎样使用干粉灭火机?将干粉灭火机提向现场,在距离火场七、八米远时,把灭火机放在地上,一手握紧喷粉胶管,另一手提环提起,再握住提把,然后提起机身,冲向火场三、四米,喷嘴对准火面,粉剂喷向着火面。10.对有毒、可燃、腐蚀性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检查维修前应做哪些处理: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彻底的蒸汽吹扫、热水蒸煮、酸碱中和、氮气置换、空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含残液、余气。取样分析应达到技术要求,并用盲板与相关的设备、管道系统隔绝。11.压力容器有哪些安全附件?目前最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等。12.生产装置发生火灾如何处理?1应迅速查清着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及物的来源,及时关闭阀门,切断物进。2带有压力的设备泄漏着火后,物料不断喷出,此时,除立即切
本文标题:炼油工艺基础知识和生产原理及安全与环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9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