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课堂互动探究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夯基础新课情景导入甲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乙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尾矿砂就吃掉了耕地近百亩,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动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砂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10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砂污染的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思考:这两个村的做法,哪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课前自主学习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______增长、_______危机、__________等问题日趋严重,若不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将最终陷入绝境。只有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①人口②资源③环境污染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⑤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1992年在巴西的____________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全球《__________》。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_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的________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_________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____________的基础上。⑥里约热内卢⑦21世纪议程⑧当代人⑨后代人⑩能力⑪生态⑫自身发展(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________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不对_________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_______增长,没有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消除_______,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观念)首先是________之间的公平,其次是_________之间的公平;⑬个人⑭资源和⑮生态环境⑯后代人⑰经济⑱经济⑲贫困⑳代际○21区际(环境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认为_________发展与________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权利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认为,全人类都应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______________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合理利用_______和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22经济○23环境○24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25平等发展○26资源○27清洁、安全、舒适环境思考讨论1.你知道课本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由来吗?提示:可持续发展一词,作为一种概念,1980年首次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提出。作为一种理论,1987年在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得以形成。目前教材采用的即是这一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已得到广泛的接受;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和实践,始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开始,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导潮流。2.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吗?提示: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发展不应当狭义地理解为数量上的增多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消费水平为指标的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必然会忽视环境和社会效益,甚至危及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破坏,并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3.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它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它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它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4.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内涵?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发展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课堂互动探究抓要点知识详解知识点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21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由四个部分组成:①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资源保护与管理;③加强社会群体的作用;④实施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着重强调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例1】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建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2)随着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解析]这是一道模拟现实的实际应用题。从题干提供的文字信息分析,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根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可推知,该地纬度是30°,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为北纬30°。北纬30°大致位于长江以南,东8区的经度范围是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东经110°经过巫山、雪峰山,东经112.5°在巫山、雪峰山以东,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低山丘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可分析题中的设问。[答案](1)第三种方案。(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3)可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野蘑菇,利用丘陵果园、茶园、水库、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等等。(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创新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想,只要符合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的实际,方案科学,即可得分)知识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核心、目标。概念核心目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观念含义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世界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观念含义公平的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都享有平等的地位;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能损害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观念含义权利的观念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点拨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代际之间,又体现在区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例2】《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D.持续性原则一致性原则(2)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依据不包括()A.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C.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超过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条件优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是其天然责任[解析]第(1)题,“共同”说明了抑制全球变暖是全球的共同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区别”则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和自身的能力来赋予其相对应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第(2)题,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当前大气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高消费水平使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同时,发达国家通过种种手段把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目前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所以发达国家需要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发展中国家帮助,但这不是其天然的责任。[答案](1)A(2)D活动参与一、课本第98页活动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加深我们对资源问题的认识。图中所列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若不考虑消费水平的增长,将有9种资源在100年内耗竭;若考虑消费水平的提高,按指数增长,则14种资源在100年内将全部消耗殆尽。显示出资源问题的严重性。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对其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耗竭的过程。因此,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并不断提高再循环使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延缓金属矿产资源耗竭的时间,还可以减轻采矿、冶金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二、课本第100页活动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开始,每年年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以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①③⑤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的思想,即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之内;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权利的观念;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三、课本第101页活动本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让我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特点。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