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基础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识(shěnɡ)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吮.血(yǔn)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朔.漠(shuò)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3.下项各项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C.因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被烧伤的任家萱,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在全国“粉丝”的热切关注中,出席了记者招待会。D.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瓶颈制约。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__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______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②③①⑤④B.③④②①⑤C.③④①②⑤D.③①②⑤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至,不识碑所识:知道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渥:深厚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宥:宽恕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居:居住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帝察其慎密②毋俾前人独专其美B.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②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C.①异日且以为己地②朕且用尔D.①因问以北伐事②以英奏,复给予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3分)()①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②师旋,过李陵城③沉诸河,还奏④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⑤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⑥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A.①②③B.①③⑤C.④⑤⑥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11.名句默写。(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共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三、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6分)哲学视野中的艺术柳延延人类最早的知识之树是艺术(仪式)、神话。即便是原始先民,都没有仅仅满足于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武器的实用功能,而是极力进行装饰和美化,于是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洞穴中的壁画、器具上雕刻的图案。因此,人类这种存在物既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通过艺术、宗教、哲学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价值的一面。正是这一特点,打破了重复的、千篇一律的常规生活,而与生活的最终本质相联系。如果我们将文化看成是由人的自由的首创精神所创造的,则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都是双向度的,一个向度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提供日常劳作的规范与程序;另一个向度是超越日常劳作的规范,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价值和美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个生活被分解为两个部分——事功和闲暇,战争与和平,某种以必然和有用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与某种以“美”的东西为目的的行为。确实,我们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但是人对生活从一开始就有另外的不讲狭隘实用目的态度,在这种时刻,我们对事物和人并没有任何要求,而是作为审美情感的基础,是对世界无私的享受。某种意义上,美,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如果说科学是逐渐发展并不断进步的,那么艺术则不是这样。科学是不断更新的,其成果往往不能经久持年,或迟或早注定要被更好更新的成果所取代。与此相反,由于艺术的特性,其作品则可能永葆青春。关于这一点,1923年毕加索如此评论说:“对我来说,艺术上并无过去和未来之分。如果某件艺术品现在没有永久生命,就根本不要考虑它。希腊、埃及和以往伟大画家们的艺术并不是往昔的艺术;恐怕现在它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于活力。”艺术与整个文明的进程有很大的关系,真正的艺术最先感到时代的特征,因此,要想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时代,到艺术作品中去寻找是不会错的。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的发展开始加速,且其转化为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技术对人的统治开始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性作用的同时,传统人文知识则相对衰落了。许多人对20世纪以来出现的现代艺术感到不能理解,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每一个时代都会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形象投射到这一时代的艺术之中。在当代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毫不含糊地捕捉到一种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它表现为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代之以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既然今天是科学理性方式统领着一切,为什么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却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的特征?在这方面存在主义提出了生存的荒诞性,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物化”和“异化”本质,其实所有这一切恰恰都是当代真正的思想家、艺术家对抗这种统领一切的技术理性思想方式的努力。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种努力是我们的出路吗?有人说,现代人已被自己创造的技术牢笼所囚禁。这种背景下,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使人们脱离困境的力量?如何使人文价值成为科学的内在基础,是当代哲学和一切理论探讨的重大使命。现代艺术家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吗?里尔克将诗人的工作阐释为“我赞美”,这也许可看成是对今天的艺术家的恳求:别忘了“文学、艺术、绘画的使命是呈现无法显示的东西——崇高”。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正因为人对世界的态度首先是实际的,所以原始先民装饰其工具、美化其武器。B.技术对人的统治全面侵入社会生活使传统人文知识衰落,科技进步无益于艺术创造。C.与科学成果往往会被更新不同,具有价值的伟大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D.在作者看来,呈现非理性特征的现代艺术创作正是现代人冲破技术牢笼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方式。E.作者认为,呈现崇高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使我们摆脱“异化”,摆脱被技术理性所囚禁的困境。13.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需要艺术”的理由一项是(3分)()A.人类具有通过艺术超越其动物性,追求精神价值的需求。B.人类具有超越日常劳作规范,寻求意义、价值和美感的需求。C.人类具有超越狭隘实用目的,无私享用世界的审美需求。D.人类具有维持人的生命存在,实现文化双向度功能的审美需求。14.“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及其特征是什么?请据文意加以说明。(4分)15.根据文意,请分条陈述“艺术”的特点。(4分)四、本大题的两组试题为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模拟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3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