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课题小组成员:张志文吴羽佳裴新阳聂贵梁新颖周金霞张芹赵楠侯勇陈潇壹贰叁肆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内涵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方式与特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现状及原因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比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概念居家养老概念养老方式:区别于机构养老,也就是,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社会化居家养老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及特征同堂式:典型的传统农民家庭,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老人与某一个子女或唯一的一个子女合居、合灶、合事。特征:老人有资力:家产主要是老人创造的,年轻人处于继承享受地位,只能依赖不能摆脱;老人有能力:继续创造着经济收入,不但没有给年轻人造成生活累赘,而且其余热,仍然恩泽下一代,甚至孙子女,年累人理应领情感恩;老人明事理:在家庭和社会事务中,多谋善断,以威服人,处于主导地位,年轻人心服口服;子女有权威:与老人一起居住的子女,孝敬老人又当家说了算,儿媳贤惠,夫唱妇随,即使儿媳有不同想法,也不得不屈从丈夫;婆媳融洽:婆婆撂平事,媳妇不挑事或者是媳妇撂平事,婆婆不挑事,家庭和睦。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及特征供奉式:老人独居或与某一个子女合居,其他几个子女约订,定期向老人支付养老费用,养老费的支付形式或者货币、或者是粮食。其中,居住在一起的子女只有承担劳务义务,负责照料,可不承担均摊费用。特征:独居老人仍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暂时不需要子女过多的帮助;一、二、老人仍然具有权威性,可以决定自己的居住方式,或独居或挑选某一个子女同其一起居住,指派其他子女其他方式尽赡义务;三、儿女维护老人意愿,愿意承担养老责任;四、由于独居或自选子女居住,合乎老少心愿,其家庭关系基本是和睦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及特征守巢式:虽与子女合住,但子女长期外出打工经商或季节性外出,留下家务活以及孙子女上学,由老人照顾。人称“少的外出赚钱,老的在家种田,每逢佳节,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特征:一、虽合住,但人分离,感情沟通困难;二、老少心愿一致,为了发家致富,都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牺牲;三、老人牵挂子女,子女无照顾及老人,老人身心健康不良。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及特征分灶式:未分家只分灶,居住一房或一院,由于与儿子或儿媳生活习性不同,自己做自己吃,自己的事自己处理,儿女照看老人,老人照看家和孩子,老人与子女的居住方式是典型的“一碗汤不凉”的距离。轮养式:几个子女,由老人决定或几家议定,每一个子女负责供养一定的时间,或一个月或半年不等,负责衣食住行;并规定出到时间的接送办法。寡居式:双亲或单亲,风烛残年,虽有儿有女,一方面自己做主谁也不靠,那里都不去,自力更生,活到老,干到老;另一方面自己想靠靠不上,哪个儿女都不顺心如意,哪个儿女都视老人为累赘,不肯增加负担。双亲或单亲老人坚持独居,靠分得的土地收入以及微薄的劳动能力度日,小病硬挺,大病再说。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资金有限,服务对象覆盖不够;供给不足,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队伍素质有待扩大提高等问题。目前来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由以下几个特点,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居家养老服务现状:1、大量性2、针对性(集中性)3、公益性4、差异性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老人绝对数不断增多,直接导致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大量性的特点。不论是从老人的人数上看,还是服务项目的数量上看,其大量性的特点还有长期持续的趋势,原因在于:其一、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导致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其二、空巢与独居老人增多,导致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其三、高龄老人比重增大,使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转型带来了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受到了挑战。为让老人们过得幸福,许多家庭希望社会能够提供养老服务,创建一个容家庭养老长处与社会化为老服务共存的新模式,以弥补现代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儿女外出工作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观念也在转变,不再依赖“养儿防老”,更渴求自身的老年生活幸福,空巢及独居家庭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城市特别突出。在所调查的几个社区中,目前老人空巢与独居仅夫妻居住、单独居住)的比例达到61%,并且不希望与子女共居(希望仅夫妻居住、单独居住、住养老院及其它)的老人比例竟然高达74%。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空巢及独居家庭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但是这种家庭的老人大多承担了日常照料自己,有的还要照料孙辈的责任,往往力不从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据对上述空巢及独居家庭的调查,这一部份老人中有90%的老人“希望社区提供配套服务”,有59%的老人希望社区提供上门、日托等多项为老服务。表1老人居住情况比例(%)仅夫妻居住单独居住与子女共居住养老院其它目前居住48133711希望居住5492665由于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2岁,年龄结构高龄化已显出,城市社区年龄结构高龄化更为突出。而这些高龄老人中有99%的老人希望得到来自社会的服务。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到2010年达到72.5岁,这意味着我国高龄老人的数量还会不断地增多。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龄老人的数量不断地增多,社区居家养老需求量会出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老年人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集中体现在包括生活、精神方面的“养”和包括医疗、保健方面的“医”这两个方面。经调查关于“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回答“生活有人照料”与“看病就医方便”的分别排在了第一、二位。并且其比例数值远远高于“经济上有帮助”等其它项目。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由此可知,目前,“养”和“医”是老人的两个最基本的需求。对其开展服务,老人们的认同并不受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在医方面。现在,虽然各地都建有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卫生院等服务设施,但对于老人的社会化服务还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因此,社区的老年服务要重视老人这两个基本需求,从最急需、最基本的做起,优先并重点开展“养”与“医”方面相应的服务项目,特别是各种设施不足的社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调查显示,老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老人靠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大量的低收入老人,当他们不得不依赖别人照顾时,往往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承受哪怕是一般性的专业化的收费服务,因而特别希望政府与社区能提供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价廉物美的社区服务,并能根据老人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以解决老人和家庭的许多实际困难,使低收入老人也能享受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1)老人与老人:对于服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要求,居家养老服务也不例外,调查中,有的老人要求服务程度比较高的“专业护理”,有的老人只是希望解决一份中餐,有的喜欢在社区活动、阅览、交谈,还有少数民族老人希望有少数民族的特殊服务等等。老人的个性服务需求与年龄高低、身体健康、经济状况等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比如性别方面,男性老人较看重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适当参加工作发挥余热,女性老人则更喜欢在社区参加文体娱乐。由此可见,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仅面广,内容也很丰富。因此,怎样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习惯设置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2)老人与子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享受领域的拓宽,年轻人对新时尚的适应能力超过了父母,再受年龄和价值观念的左右,老年人与子女在爱好、习惯上的差异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老人与子女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调查中发现较为典型的是在“认为最适合的养老方式”与“能承担的养老服务费用”方面。老人侧重于纯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子女则认为,若养老院的条件足够好,不会引起社会的误会,那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则相对较好。应该重视子女对养老方式与养老服务的认可,因为他们就是未来的老人,是影响居家养老需求方向的一个主要变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3)老人与社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与社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量需求与少量供给其二,专业需求与业余供给(质量要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城镇的居家养老具有老人数量大、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可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城市社区服务和社区照顾却呈服务对象少、服务项目少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起步晚,不完善等。经验、资金和场地等由于这些方面的限制,我们现在居家养老服务所提供的内容显得比较单一,主要是为政府埋单对少数高龄、特困老人的照顾方面。而对于大量普通老人来说,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还不具备开展的条件。目前许多社区主要开展一些如组织老人娱乐活动、家政服务,帮助购物,还有一些紧急呼叫等等内容,和老年人的需求来说显得不能全方位、全面的满足。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原因老人服务需求,看似简单,实是专业。它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真正为老年人提供比较好的社区服务,这就要求实施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起码得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一般的病理知识,一些卫生知识,以及心理方面的慰藉知识。但是据调查了解,目前社区老人服务工作多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骨干、党员、大学生自愿者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下岗失业人员来承担,显得很业余。老人普遍反映家政服务和一般护理没有问题,但是专业性的技能水平较差,社区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较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比北京:全市218万60周岁以上老人90%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上海:设立20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重点满足高龄老人中有助餐需求的独居、纯老家庭老年人及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低收入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大连:凡居住在城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及遗属孤老均可享受80-100元的居家养老补贴。桂林:城区每个街道办事处、郊区县城都建有一家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议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素质;2、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不同主体参与;3、完善社区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议拥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顺利开展照顾工作的前提。因此,教育部门应当重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学校在传授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鼓励他们从事相关的工作,提高机构内部专业人才的数量,从而改善社会养老机构的人员结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要求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改革教育制度,设立专业的学习科目,开展护理专业的技术培训,为社区内希望从事照顾服务工作的人员提供系统、持续的教育;考试合格后给他们颁发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定期开展护理技能考核与评估工作,依据考核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从而督促他们自觉提高业务水平。最好将这些从业人员纳入到我国的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使他们可以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享有医疗、失业等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议政府部门不能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但是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购买服务,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了调动不同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它们的行为,政府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定期给符合救济条件的老年人发放一定数额的养老服务券,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服务机构,在接受照顾服务时,向该服务机构缴纳一定数额的服务券。该服务机构凭
本文标题: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4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