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0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一节发展回顾..................................................................1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3第二章总体要求..................................................................4第一节指导思想..................................................................5第二节基本原则..................................................................5第三节主要目标..................................................................6第三章发展重点..................................................................7第一节电子信息..................................................................7第二节装备制造................................................................10第三节能源电力................................................................11第四节油气化工................................................................12第五节钒钛钢铁................................................................13第六节饮料食品................................................................14第七节现代中药................................................................151第八节航空航天................................................................16第九节汽车制造................................................................17第十节生物工程................................................................18第十一节其它工业............................................................18第四章重点任务................................................................21第一节实施企业创新体系夯实工程................................22第二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工艺联合攻关工程................23第三节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工程............................24第四节实施创新环境建设工程........................................26第五章规划实施................................................................27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和执行力度....................................28第二节加强动态评估与调整............................................281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创新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十一五”期间,我省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到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22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3家,均居西部第一。成都、德阳、绵阳等15个市州也积极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实现销售收入5474.14亿元、利润总额338.0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25.47%和23%。2010年,我省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同比增长32.87%,净增278.5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5%;取得专利授权数达到4013项,其中发明专利674项。(二)专项资金拉动有力,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项目1851项,共安排资金3.7亿元,拉动项目投资324.82亿元,拉动比达到1:88。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405.4亿元,利润207.93亿元,税金112.6亿元,节创汇22.52亿美元。同时,还形成专利2652项,专有技术2546项。在专项资金的拉动下,重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投入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40.3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0.3亿元,增长了124%;重点企业新产品产值从2006年的1310.4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315.39亿元,增长了229%。(三)重大专项实施顺利,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实施,有力地带动了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了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共支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144项,资金8900万元,项目总投资6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6亿元,利润40.5亿元,税金21.8亿元,节创汇13亿美元。形成专利441项,专有技术454项。以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关键技术、聚酯和尼龙新材料、抗甲型H1N1流感人免疫球蛋白的研制技术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为依托,推动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物联网3技术等新兴产业提升内力,加快发展。(四)风投融资成效显著,成果转化路径进一步拓展政府资金引导、企业主体投资、风投资金拉动、金融资本支持、上市融资扩张的技术创新投资新机制逐步形成,有效推动了技术与资本融合,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拓宽。一是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十一五”期间,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总投放151项,总投资64.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10.4亿元,新增利润34.5亿元,税金17.4亿元,节创汇2.8亿美元。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技术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打造“西部硅谷”。近年来引入KKR、摩根大通、首创投资等国内外16家风险投资机构,企业或项目累计实现股权融资13.6亿元。三是多方拓宽中小企业转化资金来源,会同政策性银行对重大技术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建立技术项目的银行贷款、担保及财政贴息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银行间接融资超过200亿元。四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扶持有上市意愿和正在上市改制的创新型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以来,已完成企业改制35家,培育拟上市企业18家,辅导支持川大智胜、利尔化学、硅宝科技、二重重装、科伦药业、科新机电、雅化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上市,直接上市融资320亿以上。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4(一)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尚不健全,部分扶持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二)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我省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仍处在较低层次,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国际新产品数量相对较少,实现的销售收入份额较低。(三)企业创新人才队伍与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现有人才储备、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同时存在高端人才流失的问题。企业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意识薄弱。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仍处在较低层次,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储备不足。(四)全社会创新的氛围还没形成。部分大型企业缺乏创新投入的动力。2010年全省百强企业中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仅为59家。另外41家中尚有部分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追求上短、平、快项目,企业的精力和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活动、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生产线。(五)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还不顺畅。社会创新资源没被有效整合,企业创新需求没被及时反映,从成果到产品的中试环节扶持力度不够等。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第二章总体要求5第一节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把自主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生命线,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工业人才,培育一大批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创造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企业主体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受益主体,全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坚持产业带动的原则。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驱动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有效结合技术引进,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兼顾设计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6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人才引领的原则。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第三节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创新投入,带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达到3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创新项目、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四个方面的建设。开展“四个一”工程,实施200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00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100项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100项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100项重点产品设计项目。到“十二五”末,力争突破200项国家级行业关键技术和工艺,引进消化200项重大科技成果,完成200项重大发明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家,力争建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0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全省重点骨干企业技术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型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在重点行业领域里建立10~20家行业技术中7心。各市(州)全面建立市(州)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制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十二五”末,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
本文标题:四川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