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高等教育管理练习题1-2及答案
《高等教育管理》练习题一及答案1.请结合实际谈谈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特性。①政策性与科学性;②理论性与实践性;③边缘性与综合性2.请简述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两重性。高等教育管理学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①高等教育的两重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两重性,因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②管理的两重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两重性。3.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特点。①从起源类型上,西方大学尤其是欧洲大学属于“早发内生型”;②从发展模式上,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大多具有各国自身的特点,并不存在各国通用的大学模式。③从功能扩展上,西方大学在几百年历程中,在追求学术、培养学生、回应社会等问题上不断调整自己。4.北京大学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第一,明确教育宗旨第二,延揽人才,优化师资第三,改革管理体制第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第四,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调整学科设置5.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①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②分工和专业化,认为这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手段。③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的指挥。④工作标准化,将工作细分成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⑤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⑥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⑦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⑧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6.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学界的影响。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学界的影响主要是在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这些影响反映在:第一,提倡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民主管理学校的著作、论文在当时大量涌现,推动了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界的传播、第二,学校行政人员对满足教师心理需要、提高教师士气的意义有了一定认识、第三,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在制定计划时倾听教师的意见,做到民主参与决策,以求改善学校中上下级关系、第四,部分教师开始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7.请简述“三个面向”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战略思想。①“面向现代化”,是要求教育全面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水平。②“面向未来”,是要求教育必须从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③“面向世界”是要求教育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并且培养造就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8.请简述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第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与可能),是实现四者协调统一的前提;第二,四者的协调统一要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中心,没有质量的规模不是有效的规模,没有质量的效益不是真正的效益,离开了质量也就谈不上结构的合理性;第三,四者的协调统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认识上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必须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四者协调统一的物质基础。9.请简述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自主性原则的要求。第一,权力下放,增加活力。第二,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第三,充分发扬民主。第四,责权利相统一。《高等教育管理》练习题二及答案1.请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从宏观上讲存在着三个层面的改革:第一个层面是以实行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扩大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统筹权和决策权,理顺政府与政府(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第二个层面是以消除“条块分割”和“小而全”状况,实行条块有机结合,形成高等学校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顺高校与高校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第三个层面是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2.请简述你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①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与依然存在的体制障碍;②关于高等学校合并的规模效益问题;③关于如何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3.请简述学院制改革的意义①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②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益④有利于建立高效、快捷的运行机制⑤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发展需要4.请简述您对学院制改革的反思①是否适用学院制必须尊重各个大学不同的文化传统②国外大学的学院制能否适用于我国大学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③学院制条件下可能造成各学院各自为政、学院至上④学院制条件下必须调整各方面的权力、利益、心态问题5.请简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①高等教育总体经费严重不足,落后于世界整体水平②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③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立法薄弱,事权、财权不统一④民办高校虽然得到发展,但仍然受到诸多限制6.请简述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①高等教育总体经费严重不足,落后于世界整体水平②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③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立法薄弱,事权、财权不统一④民办高校虽然得到发展,但仍然受到诸多限制7.请简述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财政体制的认识。①政府要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拨款机制②让我国高等院校面向市场,成为独立的融资主体③完善学生学费制度和资助制度④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建立我国高教投资体系⑤实行高校法人治理,提高高教经费使用效率8.请简述市场经济下对高校就业制度的要求。①高校毕业生应该转变观念,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②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③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自主权。9.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点。克服高校行政化,还要改变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要建立新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有四个特点,《纲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第一,要完善治理结构。第二,加强章程建设。第三,扩大社会合作。第四,推进专业评价。(可结合自己的认识,适当拓展)10.请简述高考的几大功能及你对高考制度的看法。①一是选拔性功能,即从高中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到大学深造、二是导向性功能,对中、小学教育起导向作用、三是激励性功能,即激励学生健康成长。②目前的高考制度把所有学生“捆绑”在一起考试,既不利于优秀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基础差的后进生的发展,仍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尽管人们对目前的高考制度有不少意见,但如果取消考试,将带来更多的麻烦和问题。目前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考试办法及考试内容必须改革。高考改革必须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从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11.高校合并后应注意哪些问题。高校合并后实行的是一体化领导体制,行政部门要重新组合,各系、所也需调整,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都需要重新磨合。因原有各校在学校特色、管理特点、专业特点、学术水平、学科特长、学校层次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合并后必然会出现一段时期的“不适应期”,需要从校领导到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磨合,这是正常的。然而从现有合并的学校实际来看,这种部门机构、人员的磨合期太长,内部损耗性太大,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快速递减,形成了形式上的合并而实质上仍各行其事、各管各的“两张皮”现象。有的合并学校出现了原有拨款仍归原有学校管,学校无法统筹,从而使合并的规模效益大打折扣。这种在积极性、思想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没有真的专业融合、优势互补,没有明确的合并后的奋斗目标和共识,没有解决好责、权、利的合并是要谨慎从事的。即使是时机、条件成熟,适宜合并的学校也必须精心谋划和操作,组成强有力的谋大事的团结的领导班子,才能尽快渡过“不适应期”,使内损性减少到最低,尽快发挥出合并的优势,即优化地区和全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避免“小而全”,调整和改善管理体制。(可加入自己的认识,适当拓展)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管理练习题1-2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8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