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
前言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编制了《睢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规划以2000年为基期年,规划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10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该项规划的编制以《睢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该规划作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对于科学、规范、有效地指导全县土地整理开发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编制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要实现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土地整理全面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并逐步提高废弃土地复垦率,确保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建设占用和灾害损毁的耕地;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2000年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现状及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对全县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县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方向,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明确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突出重点区域、工程和项目,落实到图,并拟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编制本《规划》的原则是:以提高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出发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内涵挖潜,突出土地整理和复垦,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本规划所称的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在全县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整用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道路、沟渠等综合整理;村庄闲散地整理等。土地复垦是指对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的复垦利用。这里主要指工矿废弃地和砖瓦窑的复垦。土地开发是对未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未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主要是指宜农滩涂及沙地、荒草地、盐碱地等。第一章概况一、自然条件睢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惠济河中游,东经114。50,--115。12,,北纬34。34,--34。12,。南北长40.80公里,东西宽32.90公里,区域形状大体呈一平行四边形,总面积920.71平方公里。本县北邻民权县,南接太康县,西至杞县,东到宁陵县,东南一角又与柘城县毗连。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贯穿全境的省级公路3条,县级公路8条,公路通车里程500公里。睢县属豫东平原黄泛区冲积扇的一部分,地势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地面坡降约1/5000,故地形开阔平坦。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51--60米,相对高差9米。睢县全境属涡惠河水系,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睢县地处东亚中纬度地带,四季气候特点为春季温暖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较长,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4度,年平均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6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86.4毫米,水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降水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加之冰雹、干热风等,还有各种作物虫害,都在制约着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睢县土壤均为潮土,分为三个亚类、五个土属、十二个土种。其中黄潮土亚类中的两合土、淤土面积最大,分别占土壤面积的63.63%和25.57%,砂土占9.25%,其余为盐化潮土与碱化潮土,盐化潮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26%,碱化潮土占土壤总面积的0.29%。二、社会经济状况睢县共辖城隍、潮庄等24个乡镇,全县共有522个行政村,1171个自然村。2000年总人口为755913人,其中农村人口706244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21人。睢县属平原地形,平原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棉花、花生、油菜等产量在全省各地县中名列前茅。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4.37亿公斤。农业总产值23.11亿元(当年现行价),农民人均总收入2132.2元。睢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市场经济的搞活,全县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本县主要工业产品有酿酒、酶制剂、箱板纸、饲料、植物油、面粉及面制食品、皮革制品、花生制品等。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0.97亿元(当年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0.7%,实现利税总额6001万元,比上年增长45.1%。三、土地利用状况1、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00年全县土地总面积92071.2公顷,各类型土地面积及结构状况如下:⑴农用地2000年,全县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72178.2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39%。①耕地66616.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35%,其中:灌溉水田5.79公顷,水浇地63098.68公顷,旱地3203.77公顷,菜地308.58公顷。②园地370.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0%,其中果园350.95公顷。③林地2044.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其中有林地1925.34公顷。④牧草地均为人工草地,仅分布在帝丘一乡,面积为2.39公顷。⑤其他农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等用地)3144.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1%,其中坑塘水面137.45公顷,农田水利用地1267.54公顷,田坎0.19公顷。⑵建设用地2000年,全县建设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6356.8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77%。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5443.29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6.77%,其中,城镇972.22公顷,农村居民点13696.97公顷,独立工矿718.71公顷,特殊用地55.39公顷。②交通用地426.2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46%,426.26公顷全是公路用地。③水利设施用地487.3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53%,487.32公顷全是水工建筑用地。⑶未利用地2000年,全县未利用地(河流、湖泊、滩涂、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及其它)面积3536.0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84%,其中河流水面940.19公顷、湖泊188.37公顷、滩涂1339.60公顷、荒草地42.74公顷、盐碱地5.63公顷、沙地129.35公顷,裸土地0.01公顷,其它未利用土地890.18公顷。2、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⑴土地利用类型较多,但以耕地为主。按照全国土地旧分类划分的8个一级类型在本县都有分布,全县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2.35%,大大超过全省46.7%的平均水平。本县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反映了本县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耕地类型的主导地位,从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农业主导地位,这与本县的地貌、土质、气候、水文、地理位置及人口密度条件是相适应的。⑵全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域分布具有相对同一性和差异性。相对同一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即除帝丘乡有牧草地外,其它23个乡镇一级土地利用类型都是7个,并且都以耕地为主要地类。相对差异性主要反映在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不同,如位于县境北部的榆厢、蓼堤、涧岗、董店和帝丘五个乡镇,其园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占全县同类型用地的比例都比较大,其它乡镇相对较小。⑶土地利用面积较大,可供复垦、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较少。据统计,全县未利用地面积为(按全国土地新分类)353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大大低于全省10%的平均水平,尽管全县总的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在利用程度及深度开发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全县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类型中,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较高,土地利用结构尚不尽合理,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第二章待整理复垦开发土地资源数量与分布一、待整理土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本次规划之土地整理是指对村庄、农田和其他零星土地采取综合治理和调整措施,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睢县土地整理的重点是闲散地、打谷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及其他零星未利用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提高经济效益。待整理土地资源主要包括除规划建设占用以外的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待整理耕地数量除其自身外,还应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打谷场、沟渠、生产道路等配套设施用地及未成片分布的未利用地、小面积的废弃砖瓦窑及工矿废弃地面积计算在内。截止2000年底,全县待整理土地资源面积为83901.62公顷,耕地66150.16公顷(全县耕地总面积66616.82公顷,规划期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面积为466.66公顷),沟渠面积为1267.54公顷,农村道路面积1738.87公顷,打谷场319.8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026.65公顷,工矿废弃地21.40公顷,农村居民点13377.18公顷。待整理土地资源分布在县辖所有24个乡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表1睢县待整理资源现状表单位:公顷单位名称合计耕地打谷场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沟渠农村道路农村居民点用地城关镇401.02361.21.251.624.2314.68长岗镇3730.662971.19潮庄镇3651.673000.47平岗镇3907.753049.45周堂镇3742.613011.19蓼堤镇5417.984418西陵镇3225.152673.13尚屯镇4838.973950.17后台乡2820.232210.52范洼乡2711.01河集乡4705.83孙寨乡4842.16白楼乡3194.78河堤乡3774.23白庙乡3451.64胡堂乡2766.16尤吉屯4305.56帝丘乡2916.1董店乡4328.2涧岗乡4808.89榆厢乡2920.97匡城乡3006.5城隍乡2462.52阮楼乡1971.01合计83901.62二、待复垦土地资源数量与分布本规划之土地复垦是指对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睢县待复垦土地资源主要是砖瓦窑和工矿废弃用地。结合睢县实际及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单片面积≥1.00公顷的工矿废弃地列入复垦区,单片面积<1.00公顷的工矿废弃地列入整理区。调查结果表明,睢县零星分布的单片面积<1.00公顷的工矿废弃地较少,总面积为21.40公顷,归为土地整理范围;单片面积≥1.00公顷的工矿废弃地总面积为155.37公顷,归于土地复垦范围。全县工矿废弃地的数量与分布情况具体见表2。表2睢县砖瓦窑及工矿废弃地现状表单位:公顷三、待开发土地资源数量与分布本规划之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活动。睢县待开发土地包括沙地、盐碱地、滩涂、荒草地和其它未利用土地,考虑到国家适度开发的政策、资金技术问题及开发难易程度,在规划期内对该类土地适度开发。土地开发是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2000年全县未利用地总面积为3536.07公顷,扣除已作为耕地整理对象和暂不宜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余下1197.80公顷未利用地(均为滩涂、盐碱地、沙地)可作为本次规划待开发的对象,主要分布在河集乡、白庙乡、榆厢乡等16个乡镇。待开发未利用地主要为滩涂地,其它未利用地包括沙地、盐碱地等,虽然滩涂地地势低洼、质粗、瘠薄,但只要采取治水、培肥、改土统筹兼顾,水、土、路、林、电、田综合规划,从技术开发入手,以发展优势农产品为主,采取典型引路,资金物资科技综合投入,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走维持生态平衡低消耗高效益,农林牧全面发展的道路,就能把这种滩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睢县待开发土地资源分布
本文标题: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