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作者:陈俊玲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参考文献(35条)1.陈国阶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期刊论文]-科技导报2000(4)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打拳论20003.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于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20004.姚愉芳.贺菊煌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与应用19985.田露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6.马蔼乃可持续发展与长江地区发展战略19997.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1999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19.陈国阶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中国人口2002(03)10.蔡竞中国当代城市化发展趋势初探[期刊论文]-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4)11.蔡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200012.茅芜城市功能开发研究199813.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200114.夏明文土地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200015.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200116.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200017.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200018.江曼琦车空间结构优化的的经济分析19.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乡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200020.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99821.程红城市市场与经济发展研究200122.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199923.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24.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199925.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199926.陈秉钊发展小城镇与城市化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1(2)27.曾玉平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2002(02)28.周秉根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土规划研究200129.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2002(2)30.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1(11)31.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经济全球化构建[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32.董宪军生态城市论200233.余斌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34.陈易政策调控与城市化进程研究--以无锡城市化发展为例2002(06)35.彭壁玉可持续发展的微观解理2000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小松兴隆台区资源型城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2005本文通过盘锦市兴隆台区——这一典型石油资源型城区的形成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并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经验,运用区域经济学原理、产业经济学原理和城市化发展的有关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兴隆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策略措施,对于推动兴隆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其他矿业城市,特别是类似于兴隆台区的资源型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2.学位论文马丽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研究2004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趋势、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问题,并提出了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自直辖以来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趋势作出定量研究,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效率、资源环境潜力、发展开放度、发展调控度和发展均衡度6个功能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各功能团的评价值和区域发展度,来评价重庆市目前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显示,重庆市从1998年至2002年的发展曲线是呈上升趋势,这表明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发展态势良好,处于平稳可持续发展状态,并分别从6个功能团来分析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2.对重庆市与西部其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压力进行比较,分别从人口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三个方面作比较。通过计算西部各地区的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和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得到人口综合压力指数,比较结果是在人口压力方面重庆市居西部地区第8位;通过计算西部各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指数、土地资源压力指数和能源资源压力指数得到资源综合压力指数,比较结果是在资源压力方面重庆居西部地区第4位;通过计算西部各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和环境压力指数得到生态环境综合压力指数,比较结果是在生态环境压力方面重庆居西部地区第6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重庆市与西部其它地区在可持续发展压力方面的差异。3.研究重庆市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与西部其它地区相比,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的大小,分别从人口科教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这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重庆市与西部其它地区的五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西部地区居第8位,在此基础上进行西部各地区的类型划分,并分析重庆市与西部其它地区相比在可持续发展潜力方面的优弱项。4.针对重庆市具体情况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人口。3.学位论文郭滨南充市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2005本文在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充市区实际,构建了南充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南充市区1996-2001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南充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论文首先评述了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和方法背景;然后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城市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按照科学客观、系统整体、典型可比、可操作的原则,设计了切合南充城市特点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次,首层包含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环境指数包含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7个;经济指数包含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9个;社会指数包含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8个。本文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特点设计出标准化函数对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综合加权求得南充市1996-2001年历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指数。为了从整体上评价南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对南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南充城市1996-2001年的发展规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照,事实证明本文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比较适合南充城市实际情况的,关于南充市1996-2001年城市发展的结论也与该时间段南充城市的发展实际情况相吻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南充市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4.学位论文游绍立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200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重新反思和总结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道路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经济观,并把这种观念应用于区域发展的评价。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结合具体的区域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作者认为一个区域的良性发展最终可以归结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重点评价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系统内部,而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经济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支柱系统,社会和环境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重要的支持系统,但内外两大系统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系统的权重应当高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权重。基于这种思想,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时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著作。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了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内涵、基本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评价,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来阐述重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发展的现状,明确重庆三大系统主要指标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第三章是动态评价部分,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分析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年度变化;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自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四章为不同区域比较,作者选取了东部八个省市、西部全部省市区以及全国作为背景,来衡量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和在西部同类地区中的地位,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影响因素;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与西部同类地区相比,也处于后列。第五章为发展机遇与对策,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客观分析了增强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机遇,在次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对策。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5.期刊论文汪向洋.苗丽静.WANGXiangyang.MIAOLijing中国城市经济学前沿课题述要-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2)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学领域应加强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问题、城市发展的成本与效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区域化与管理体制创新、城市公共经济发展、城市文化与文明建设等前沿课题的研究.6.学位论文王乐城市导引职能研究2004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使二十一世纪的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体制改革还需深化,政府职能亟待转变,城市还面临着城市化、区域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这都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政府,一个能有效导引城市及其人民作出明智战略选择,并沿着正确的道路持续而健康发展的政府。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城市政府究竟应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城市管理职能如何界定及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前途与命运。饶会林教授主编的《中国城市管理新论》提出了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较为科学、全面地概括了城市管理职能。本文主要就其首要职能即城市导引职能展开研究和论述。城市导引是根据城市发展客观规律,通过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城市政策的制定以及先进文化的培育,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方向的指导和引领,实现城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首要管理职能。它解决的是引导城市向哪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对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化与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导引的三大方向。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是必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城市化的中前期,大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大城市,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和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和高级阶段,如今世界城市区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城市区域的发展对于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和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促进城市区域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成为我国城市导引的又一重要方向。城市化既有数量的增长,又有质量的提高,而质量提高的过程就是城市现代化过程。因此,有效导引我国城市走向经济高效化、社会文明化、环境优质化、管理科学化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城市导引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做到以协调为中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教化为本,这是导引的基本原则。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尊重客观规律是包括城市导引在内的一切城市管理工作的准则。导引就是按客观规律理顺和纠正城市发展及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协调是管理的真谛,导引要充分发挥协调的力量。城市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城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导引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理论,转交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教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城市导引应以教化为本,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广大群众
本文标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