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年级自然教案李塔汇学校杨丹峰2008学年第一学期全册教材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1、植物的生存2、植物的作用3、天气4、常见的化学物质5、平衡、压强和浮力二、本册教材教学要求:1、了解植物的生存和作用、引导学生对影响天气的相关因素作进一步研究,了解常见的化学物质,通过游戏、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获取平衡、压强和浮力的有关信息。2、以探究为核心,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及实事求是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三、本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生物和气象的一些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化学物质,进一步探究力的一些现象(平衡、压强和浮力)。难点:更深层次的对植物、天气和力进行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出它们各自内在的联系。四、本班学生知识基础情况简要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前期学习已积累一定的植物、天气和力的知识,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并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五、具体措施:a)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好每一课。b)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习,进行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植物的生命周期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针对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开展讨论、比较和交流,并引导学生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2、指导学生搜集植物生命周期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的交流。2、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西红柿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交流、归纳西红柿的生长周期。活动器材:西红柿各部分(果实、种子、幼小植株、成熟植株等)磁性贴画。活动二: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不同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开展比较、讨论。2、引导学生交流、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活动器材:马铃薯的两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活动三: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针对课前收集的植物不同生命周期的资料进行比较、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许多植物有多种生命周期。2、组织学生观察具有多种生命周期的植物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植物不同的生命周期,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活动器材: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植物多种生命周期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认识西红柿的生命周期。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交流:交流各自的认识。观察:西红柿各生长阶段图片。归纳:西红柿的生命周期。交流:其他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的生命周期。学生交流各种想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自己归纳植物的生命周期。(二)认识马铃薯的生命周期。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交流归纳:交流芽眼的作用,归纳马铃薯的生命周期。讨论:马铃薯能否用种子繁殖。观察:观察马铃薯由种子开始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交流:交流各自的认识。归纳:马铃薯生命周期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马铃薯的芽眼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不能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否则对人体有害。学生对马铃薯由种子开始成长这一生命周期不很了解,教师应通过图片或录像组织学生观察,并开展交流,加深学生的理解。(三)交流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植物实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交流:课前收集的植物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料。观察交流:观察植物具多种生命周期的图片或录像并进行比较,开展交流。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在课前收集资料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如启发学生对某一些植物开展收集。教师应准备图片或录像,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种子繁殖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种子实物、种子萌发的录像及比较、讨论、交流,认识种子的构造、作用、形成过程。2、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3、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讨论、小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记录方法描述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种子的构造。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蚕豆等植物种子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开展比较、交流,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2、开展比较实验,并进行记录和交流。活动器材:蚕豆等植物种子、各种植物种子构造的图片。活动二:交流种子的作用。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种子的相关录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种子的作用。2、在观察和交流中,引导学生充分表述。活动器材:介绍种子作用的录像、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活动三: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针对种子萌发的条件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开展较长时间的观察并记录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分的变化。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自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3、观察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加强学生理解。活动器材:植物种子萌发的录像。三、教学过程:(一)认识种子的构造。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讨论:观察各种植物种子,讨论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观察记录:将浸泡后的蚕豆种子进行解剖,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用图画记录观察的结果。实验:对干燥和浸泡后的种子开展对比实验,并进行交流。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种子以供观察并记录(结合活动册P1)。进行比较实验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干燥种子的种皮和浸泡后种子的种皮的差别,帮助学生认识其作用。还可挤压浸泡种子的子叶(蚕豆豆瓣),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认识子叶的营养物质。(二)交流种子的作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自然环境是否一直有利植物的生长。植株和种子哪个更能适应环境。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理由。介绍:植物利用种子抵抗不利环境影响,保护植物种群的实例。归纳:种子的作用。介绍植物种子作用的实例时,要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归纳种子的作用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植物的种子比植株更能适应不利的环境,对植物繁衍、保护种群具有很大的意义(三)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思考: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并开展预想。设计交流: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进行交流、完善。实验:开展实验并进行记录。交流:实验的过程、结果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在本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经历提出预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结合活动册P2)。在学生交流实验过程后,教师可出示种子萌发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直观、动态的理解。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种子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或模型或录像,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了解花的结构、传粉的不同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花的不同特征,从而认识种子的形成过程。2、组织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推测花的类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花的构造。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花的构造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认识花的构造。活动器材:桃花的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活动二:认识花受精的过程,了解种子的形成。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花的图片或模型及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认识花受精的过程。2、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并展开充分的交流。活动器材:花的图片、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活动三:认识花的不同传粉方式。活动目标:1、组织观察虫媒花、风媒花的图片,寻找特征,以及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虫媒花、风媒花的特点和传粉过程。2、出示各种花的图片组织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根据花的特点,推测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帮助学生认识花的特征与花粉传播的关系,进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活动器材:虫媒花和风媒花图片、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三、教学过程:(一)认识花的构造。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桃花结构模型或示意图。交流:交流花的构造。如没有足够的模型,教师要提供较为详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二)认识花的受精过程。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花的图片或模型。观察:花受精的示意图或录像。交流:花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小结:种子的形成过程。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表述。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植物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归纳种子的形成过程。(三)认识花的不同传粉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不同特点。观察:虫媒花、风媒花图片。讨论:虫媒花、风媒花的特点。观察:虫媒花、风媒花传粉的示意图或录像。交流:虫媒花、风媒花传粉过程。游戏:出示各种虫媒花、风媒花的图片,观察特征,猜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介绍:学生收集的其他资料。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植物传粉的不同形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交流发现的现象,帮助学生领悟虫媒花、风媒花与其传粉方式相适应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时,应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引导发现其他问题,鼓励继续开展探究。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种子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收集种子的资料等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从而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2、组织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收集的植物果实或种子,比较它们的特征,知道种子在大小、形态、颜色、重量等方面上的不同。活动器材: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活动二:了解植物种子(果实)的基本传播方式。(动物、水、风、自我)活动目标:1、组织学生针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开展讨论,推测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并按种子传播方式进行分类。2、通过观察种子传播的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了解果实(种子)的外形与传播方式间的联系。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种子传播的图片和录像。活动三:游戏(猜一猜)给学生不同的植物种子,让学生自行观察种子的特征,然后猜猜这些种子的传播方式。活动器材: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子三、教学过程:(一)观察植物种子(果实)的特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观察比较:观察收集的植物种子(果实),比较种子特征并进行交流。观察种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比较各种种子的特征并充分的交流(结合活动册P3)。(二)了解植物种子的基本传播方式。学生活动指导要点讨论分类: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并将种子按传播方式分类。交流:针对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开展交流。观察:植物种子各种传播方式的图片或录像。交流:其他种子具有类似传播方式的实例。分类:将种子按传播方式分类。讨论交流: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其特征的关系。讨论:种子向远处传播的原因。分类时,应要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想法预测种子的传播方式,然后进行分类。课前应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种子各种传播方式的资料(结合活动册P3)。教师应尽量准备种子传播方式的录像资料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种子的传播。在组织讨论“如果种子不能向远处传播,会出现什么情形?”时,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解释,使学生明白如果种子都留在出生地,幼苗会由于生长过密,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养料,不利植物种群的繁衍。感悟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也是对环境的适应。(三)游戏(猜一猜)学生活动指导要点游戏: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比较其特征,猜种子的传播方式。在游戏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种子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也是对环境的适应。第一单元植物的生存——非种子繁殖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不同的繁殖方式。2、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种植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交流,了解植物除利用种子繁殖新植株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繁殖新植株。二、教
本文标题:自然第九册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9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