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所处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发展的策略。本文通过比较中外银行的竞争优势,针对银行业全面开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对外资银行施行的监管对策,从而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关键词:中国银行业外资银行进入动机竞争优势影响应对策略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动机、策略,背景银行作为盈利性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必要的利润回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每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要求。在设立何种金融机构形式的选择上,一般认为规模经济效应是国际银行在中国进行选择的主要因素。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外资银行以设立分支行和建立子公司两种情况为主,分行更多的是由来自于母国较大的银行所建立。在业务竞争策略方面,外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细分的三个子市场,即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服务市场(中间业务市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优势。在批发业务上,外资银行将加强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主要竞争手段是依靠其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全面多样的金融产品以及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在零售市场,主要将依靠其在业务创新和高科技服务手段上的优势,在网上银行业务和信用卡这两个零售市场上向中资银行发起有力的挑战。中间业务方面,普遍认为,外资银行同国内银行相比,中间业务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背景方面,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实力不断增强,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它凭借其在规模、体制、产品、财务实力和国际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对中资银行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通过比较中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等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状况等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增加市场上竞争者的数量,而且对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银行业的改革,加强银行业的监管等措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水平。二、外资银行在华对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一)从短期时间范围分析外资银行对原有市场格局的冲击相对较小,而对于银行业发展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对原先高度垄断的银行业冲击较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作为最大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性。因此,我们预计短期内,由于在华外资银行的总体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外资银行的发展尚不能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产生剧烈冲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二)从长期时间范围分析中资银行从整体上与国际著名银行集团相比,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创新能力,还是产品供给、服务水平、盈利水平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出来,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其经营效益、资产规模都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长远来看,未来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在各种市场力量综合作用下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其结果将是市场效率的提高。三、在华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一)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力的影响降低了利率管理效率。我国银行业本来实行管理利率,但同时又希望通过公开市场引导利率的高低。对此,外资银行难以适应,况且,外资银行目前基本不受现行利率管理的控制。因此,外资银行业务量的增加实际上意味着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业务量有所增加,中国利率变动与国际市场利率变化的趋近性将进一步增强,这对我国的利率政策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数量型工具作用减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具有积极作用,它们既是基础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政策工具。这种制度安排对外资银行的制约较小,因为它们可以便利地从国际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其贷款基本不受“以存定贷”的约束。由此可见,这些工具对外资银行进行调控暂时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二)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减弱。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应量M2为中介目标。按照国际惯例,我国现有的货币供应量M2统计中,遗漏了两项内容:外资金融机构存款和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这两项内容所涉及的金融业务量占国内全部金融业务量的14%,对于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实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外资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覆盖面缩小且作用降低,这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大为削弱。中介目标相关性降低。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使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和不稳定,中介目标与其它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有所减弱。一方面,外资银行将促进国内的金融创新,致使国内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发生变化,货币需求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趋于减弱。另一方面,随着外资银行业务的扩展,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高度相关性,将被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所替代。(三)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外资银行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充当着至关重要的导体角色,中央银行的意图主要通过商业银行传达到社会。随着外资银行的发展,我国银行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在传导过程中的中介角色日益明显。外资银行的发展壮大,将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外资银行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由于货币政策行动后,中间要经过金融机构这个传导中介反应才能最终影响经济变量,其间有一个多环节的传导过程,每个环节又要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传导时滞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外资银行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使货币需求和资产结构处于复杂多变的状态,从而加重了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四、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促进银行体制改革。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打破垄断,增强竞争,促使中资银行服务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通过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还可以引人新的技术和理念。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和建立分支机构。根据对等互惠原则,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受到较少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为国内一些经营状况良好、资产质量较高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他们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银行业务。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中国银行业必须严格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特别是要根据以巴塞尔1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及标准和方法进行运作和管理。这方面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来说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二)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对中资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形成冲击。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和内控制度、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发达的信息通讯设备有助于增强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的能力。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冲击。近几年外资银行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商业银行投放品种的3倍以上,显示出外资银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今后外资银行将会进一步充分利用其技术、经验、品牌和人才,创新和推广更多的产品,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金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目前,在华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中,外资银行的分行占绝大部分比例。由于分行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外国银行必须对其中国分行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对中国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相对于子行与合资行来说较为充分。但同时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分行的经营管理受中国的约束较少,某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会被部分地抵消。五、银行业开放形势下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情况(一)我国与国际间的监管协调我国是巴赛尔协议的签字国,但是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情况和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我国政府宣布暂不执行巴赛尔协议,这是我国政府目前关于开放金融市场的正确选择。就我国目前的银行业来讲,无论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或是组织模式、资本状况、法律地位、经营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均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国不实施巴塞尔协议的理由。这不仅是因为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统一国际规范和准则的巴塞尔协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近年来,虽然银监会已经陆续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签订了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双边监管合作机制,内容包括信息交换、市场准入和现场检查中的合作、监管信息保密、监管磋商等多个方面。但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我们要充分利用跨境监管合作机制,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掌握外资银行在其母国和其他国家的业务经营与风险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和采取监管措施,开展切实有效的跨境监管。(二)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原则及相关政策。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部分吸取了美国《加强外国银行监督法》的优点。这主要表现在强调申请在我国设立各种外资金融机构的申请者,其所在国家或地区要有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是不承认以综合管理法为基础的第二个巴塞尔协议确立的母国监管为主的原则的。我国既允许设立分行,又允许设立子银行和合资银行,对业务范围未加区分。但只要求设立外国银行分行的,其总行要提供对该分行承担税务、债务的责任担保书。从监督管理上,我国区分子银行、合资银行与分行,对前两者有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同一贷款上限等风险管理要求;对分行则无这些要求。可见,我国是以普通公司法原理来对待这两类外资银行的,将前者作为独立法人处理,承认其总行只承担有限责任。同时,我国如果过于强调东道国的监管,会在国际合作方同遇到困难,与强调母国监管的国际惯例相冲突,容易受到他国的对等对待,既不利于引进外资,也不利于我国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相信外资银行在中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中国银行业发展,这就需要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引进外资银行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政策和措施。在开放金融体系之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影响甚巨。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总体上说对我国商业银行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促进了我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负面影响,使得银行体系营运成本增加。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为保证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对策应该是:(一)加大开放力度,拓展业务领域,加快金融创新,增大盈利空间。(二)兼顾“增收”“节支”,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三)建立金融保险机制,强化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四)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合理利用“保障条款”和“例外条款”减弱“入世”冲击,适当保护民族金融业。参考文献1.2009年中国外资银行市场研究报告.2009.42.王婧,“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第08期3.邹伟进、刘峥,银行业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05期4.黄骏,WTO后过渡期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影响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11期5.韩立东,“中国银行业外资并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08期
本文标题: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