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南水北调中所的存在问题
南水北调中所的存在问题信息科学学院11物理教育班张本洲云南文山663000摘要: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性的重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国大水网。其工程庞大程度史无前例,工程战线长、跨渠桥梁多、途经区域地质结构复杂,因此其无论是在工程规划,还是在施工建设中都难免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其中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整个过程中尤为突出和重要的,因此要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把生态环境的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关键词:南水北调;存在问题;安全问题;生态问题引言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规划调水规模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1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现在工程主抓的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其工程之庞大、情况之复杂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为了真正实现南水北调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及生态意义,为了使南水北调真正造福人民,我们必须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到,在分析、预见其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同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2生态环境问题2.1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改变沟谷的原地貌,破坏植被,增加了沟谷斜坡的不稳定性;渠系的修建损坏了渠道两侧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形成许多新的开挖或填筑的高陡边坡,遇到强降雨,不稳定地段可能产生重力侵蚀。隧洞开挖及渠道挖方工程产生的大量弃渣,因削坡而增加的大量松散物质,都将成为泥石流的物质源。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初期,河道开挖、筑堤、弃土堆置、施工道路修筑、施工企业建设等活动,将占压破坏地表植被、扰动表层土壤结构、改变地形现状,在重力作用和降雨情况下极易引发水土流失。2.2渠道污染内排段地下水位高于干渠渠底,单向自动控制阀门和集水廊道将地下水导入干渠,若干渠附近的工农业污染物和居民生活污染物污染内排段区地下水,这些污染物就可能随地下水进入输水渠道而污染干渠水质。2.3地貌和气候影响中线工程跨四大水系长距离调水,大规模工程建设将在短期内使当地环境产生剧烈变动,部分防洪除涝体系将被大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局部地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如汉江上游降雨量已经在逐年减少。减少部分土地和森林资源,并对原有水系及植被生态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湿地结构的破坏,从而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在低洼地区,还可能引起土壤沼泽化。结语:我们以往总是强调“人定胜天”,强调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适应我的要求。现在应该认识到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不是无限制的,我们要学会适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共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建设、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利国利民,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并预测其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才能切实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才能最终使其造福我国人民。参考文献[1]刘丙军,邵东国,许明祥等.南水北调中线与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2]原亮,浅谈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文标题:南水北调中所的存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1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