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科学理解和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理解、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谷树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纲第一部分科学理解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本理解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本把握第二部分深刻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本界定水生态文明的认识维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提纲第三部分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纲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技术支撑,科学推进利益驱动,高效推进试点先行,扎实推进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加强组织,协同推进健全机制,顺利推进第一部分科学理解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从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到新中国工业文明的曙光,再到改革开发快速工业化,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快速工业化弊端逐渐显现——三低三高三不:质量低、效率低、效益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必然选择–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城镇化将持续较长时间。–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非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的,非包容性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经颁布实施,其核心是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资源、环境、生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发生6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时间上由短期制约向长期制约转变–空间上由局部制约向全局制约转变–领域上由少数制约向多数制约转变–种类上由少数制约向多数制约转变–强度上由弹性制约向刚性制约转变–表征上由隐形制约向显性制约转变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钱+要命+要健康+要尊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增长与环保的兼顾–公民环境觉悟提高:三个觉悟时代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重大国际关系问题–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将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全球资源短缺趋势不断加剧,生态摩擦、环境争端问题日趋明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现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成绩与经验,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新的启示。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和现实必然二、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本理解•生态文明是一种现代文明形态,并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认为自然就是上帝、老天爷。•生态文明就是一种指导人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伦理。•生态文明就是一种新的政治宣言、执政理念•生态文明就是高度关注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环境质量容量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文明就是对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根本问题高度敏感——有限容忍或零容忍。•生态文明就是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二、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本理解总之: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旨在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二、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本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态文明水平的系统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生态文明水平逐步提升的演进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将所有利益相关者融入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包容工程。三、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本把握•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内涵–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改良–生态经济建设: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社会建设:社会的生态化–生态文化建设:文化的生态化–生态政治建设:政治的生态化三、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本把握•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内涵–资源节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治理与可持续容纳–生态保育、修复与可持续承载–国土空间、治理与可持续安全三、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本把握第二部分深刻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一、对水生态文明内涵的解析•水生态文明是一种爱水亲水、节水保水、量水而行、人水和谐的现代文明形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环境以提升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和系统修复水生态以增强水生态服务功能的一项系统工程。二、水生态文明的认识维度•水生态是生态系统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领域、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从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等多个维度认识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我国水资源极其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退化——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和城市缺水尤为严重,2/3城市缺水;非法排放污水现象屡禁不止,水污染严重,1/3以上河流受到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超过承载能力,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湖泊、湿地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1950年代相比,湖泊和天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5%和28%。•面对极其严峻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形势,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薄弱–公民节水、保水意识较为薄弱,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现象依然严重。–我国单位GDP水耗、单位工业产品及单位农产品水耗均明显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超采,恣意侵占和破坏河流、湖泊和湿地,恶意排放污水、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等现象严重。四、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涉水体制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降水、径流、蒸发、渗透等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也包含开发、利用、排放、处理等水的社会循环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领域、多环节的管理。–然而,目前多数地区涉水事务还分散在水利、环保、住建、发改等部门,“多龙治水”局面在多数地区依旧,尚未形成统一的涉水事务管理体系。四、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相关机制问题十分突出–水价形成机制不能充分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资源费等水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尚不能适应节水保水要求;–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尚不能满足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的要求;–饮用水源地及重点水域和湿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普遍缺乏。四、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建设经验模式有待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虽不是全新工作,但需要全新的体制、机制、管理、经验和模式。–加之各流域、各地区的水情、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与水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迫切需要差别化地探索和推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模式。四、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三部分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一、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顶层设计,重点建立健全和切实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等制度;•加强区域、规划和项目层次上的水资源论证,实现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区域发展的“量水而行”;•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估体系,及时、科学、定量地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成效与问题。•加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宣传教育,加强水生态文明常识、技能宣传和普及。•建立全社会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传播、诉求表达、实时监督、自我约束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重点在党政机关、学校、社会团体、重点社区和大型企业等,开展节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强化涉水事务的统筹、统管,积极、有效地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重点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地区,特别是在所有城市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必要时可设立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三、加强组织,协同推进•改革和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逐步接近水资源的真实稀缺程度,实行阶梯水价等差别化水价制度。•改革和规范水资源费制度,积极稳妥和差别化地提高水资源费标准。•改革和完善污水排放收费制度,减少污水排放,实现污水处理良性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改革和健全水源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对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湿地、库区的财政支持机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和水生态的保护水平。四、健全机制,顺利推进•编制全国及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水资源依规科学配置。•全面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严格按流域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确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抓紧研究制定全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重点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方向、重点领域、重点措施等。五、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靠政府,还要靠市场,靠调动各方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分析(SA)•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格局重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满足六、利益驱动,高效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科学技术创新、引进、集成、推广、应用势在必行•研制、发布国家及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指南或技术规程•加强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咨询——成立水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指导委员会七、技术支撑,科学推进推进•根据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情况,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选择具有流域和区域代表性、水务管理能力与基础较好的典型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典型模式。•根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增加节水保水、水生态补偿、水价和水资源费改革、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八、试点先行,扎实推进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25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邮码:100010•电话:010-51780838•邮箱:gsz@drc.gov.cn
本文标题:科学理解和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3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