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
1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8/26/20193:03AM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014年1月14日2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8/26/20193:03AM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概况二、改革开放以来三中全会的简要回顾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任务、新突破四、十八届三中全会改变影响着农村生活3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8/26/20193:03AM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概况北京4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48/26/20193:03AM5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58/26/20193:03AM《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方向,阐明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描绘了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6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68/26/20193:03AM7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78/26/20193:03AM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第一板块(第1部分)第二板块(第2-15部分)第三板块(第16部分)经济方面(第2-7部分)政治方面(第8-10部分)文化方面(第11部分)社会方面(第12-13部分)生态方面(第14部分)国防和军队(第15部分)8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88/26/20193:03AM9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98/26/20193:03AM10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08/26/20193:03AM11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18/26/20193:03AM12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28/26/20193:03AM13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38/26/20193:03AM14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48/26/20193:03AM15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58/26/20193:03AM16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68/26/20193:03AM17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78/26/20193:03AM18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88/26/20193:03AM(一)概念二、十一届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简要回顾“大会”:是指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比如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2012年11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八大”、“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共有2309名代表和57名特邀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党8200万名党员和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19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198/26/20193:03AM“届”:用于两次代表大会期间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由于诸多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而且目前还不是常任制“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三次中央会议。20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08/26/20193:03AM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一大之后,党的代表大会逐渐实现了常规化、制度化。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在两次党的代表大会中间,一般有七次中央全会。其中一、二中全会部署党和国家人事,三中全会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五中全会审议五年规划,六中全会注重精神文明,七中全会总结经验。很多重大政策一般在此时出台,因此三中全会被认为是看新一届中央“真功夫”的关键点。21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18/26/20193:03AM(二)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22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28/26/20193:03AM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3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38/26/20193:03AM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24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48/26/20193:03AM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25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58/26/20193:03AM制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26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68/26/20193:03AM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结了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坚持十条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27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78/26/20193:03AM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研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14日)28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88/26/20193:03AM关注“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12日)29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298/26/20193:03AM30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08/26/20193:03AM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任务、新突破农村改革是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的起点,仍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一些长期以来议论较多但始终没有触及的改革有了明确提法,对一些过去虽有涉及但意见并不明确又事关重大的问题有了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意见,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1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18/26/20193:03AM32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28/26/20193:03AM三个赋予: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三个建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四个鼓励: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四个方面的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33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38/26/20193:03AM•五个保障: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五个方面的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六个推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34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48/26/20193:03AM六个完善健全: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七个允许: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允许通过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35ZHONGGONGDAFENGSHIWEIDANGXIAO358/26/20193:03AM(一)打破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决定》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在制度层面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从身份上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农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镇和城镇居民,农民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不能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国家统计局:2012年,单位或雇主为务工农民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只有14.3%、24%、16.9%、8.4%、6.1%。36ZHONGGONGDAFENGSHIWEIDAN
本文标题: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