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改十年,语文课该怎么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志祥sznszzx@163.com语文教学该回家了!一、简化生字教学头绪(一)识字教学的反思1.追求“科学”性,歪嘴和尚念歪经。很多教师以为用“拆解组装生字”或者“换偏旁”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生字。如:“我是这么记住‘晰’这个字的,左边是个‘日’,中间是个‘木’,右边是个‘斤’,合起来就是个‘清晰’的‘晰’字”;“我是这么记住‘搂’的,把‘搂抱’的‘搂’的提手旁改成木字就是‘楼梯’的‘楼’”。更有甚者:请看巧记“苦”:草字头下面一个古字——简单方便,真好,谁还有更好的;上面草字头,中间一个十,下面一个口字——非常细致,更好,谁还有更好的;上面是青草的草字的上面,下面是估计的估字的左边——啊,你的知识真丰富,谁再来;上面是青草的草字的上面,中间是青草的草字的下面,下面是北京的京字的中间——哇塞,你观察的真仔细!注意:这个方法只能用在少量比较男的字形上。2.追求“趣味性”,特殊性取代普遍性。很多老师引导学生编成谜语、儿歌、故事来认字,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活动在课堂上只能偶尔为之,最好放在课外作业中进行。否则就会用特殊性取代普遍性。如《找春天》:躲—身后有花朵;羞—“喜羊羊”怕丑。但是,“遮、掩、探、嫩”呢?记一个字两个字用上述方法可以,记个别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用上述方法也可以,但记800个字、2000个字难道也用上述如此庞杂的方法?请您记住:当您兴致勃勃地引导学生猜谜语的时候,那些相对较难的字已经被您打入冷宫;而您花费很多时间“猜”的字,往往都是很好掌握的。以上两种人为的将识字过程复杂化,将会把识字教学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3.追求一步到位,忽视复现的基本原则。我们应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念,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地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全方位“认识”它,因此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这个字的敏感度,即在任何时空看到这个字都要有一种“回忆”的冲动,更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这个生字的呈现机会。(二)识字教学的简单方法1.基于教材“认识”字。制作字卡——玩中识字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以结合美术课或手工课,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制作生字卡片。如本课,学生每人做9个约5~10cm见方的卡片,并指导学生将9个生字写到卡片上,比谁写得正确、端正、美观(尽管是只认不写的字,但写下来后,一是有助于学生认读,二是可以为以后的写字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后,不用指导,学生也能正确读好本课的9个生字。用这种方式学习,学生并不感到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识字,他们始终把自己的动手活动当成是玩。这种无学习痕迹的学习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注意:要把每一课要学的生字提前做成卡片。不同的课文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字卡或词卡,这样既可以帮助学习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小鱼卡、枫叶卡、蜗牛卡等等。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中的11个生字,可以制作成11个“苹果卡”;《坐井观天》中的3个生字制作成3个“青蛙卡”;《一分钟》中9个生字制作成9个“闹钟卡”。《我要的是葫芦》中6个生字可以制作成6个“葫芦卡”。2.课外阅读中“熟悉”字、“巩固”字、“再识”字。3.家庭作业——练练字。将每一课的生字词印刷好,发给学生,每天晚上描红、仿影。一年级都可以布置半个小时,因为不是家庭作业,这叫练习书法,弘扬国粹,谁人投诉?谁敢查封?4.最好的方法是“模块识字”。(略)二、写字教学抓好描红仿影1.识写结合描仿入体(出示字帖)2.姿势不正确不写字3.提笔就是练字时4.讲解少、精、准5.打铁还须自身硬(1)每天练字20分钟(2)站着练字(3)选择恰当的字帖三、朗读,应该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教孩子读书,把读书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应该把握四个基本目标:第一就是要教孩子爱读书;第二要教孩子会读书;第三要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书;第四让他们读好书。(一)朗读的重要性读,是情感的熏陶;读,心灵的洗礼;读,是感悟的前提;读,是理解的过程;读,是继承的开端;读,是写作的基础。1.朗读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2.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3.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4.朗读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手段。5.朗读有助于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6.朗读有助于语言使用的规范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7.朗读有助于更好的识别记忆作品的内容。8.朗读还能够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享受。(二)淡化(放弃)课文内容分析请注意,这是教学任务完不成的根源。为什么?原因很多,说几个就足够了:①老师自己不看教学用书能分析理解到位吗?我们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啊!②分析理解能提高考试成绩吗?更不用说提高语文素养了。③分析理解能免除“四大金刚”、“五朵金花”的“常委会”现象吗?“差生”是怎么形成的?多数都是我们教师(分析)亲手缔造的。④分析理解与背诵积累、课外阅读相比,哪一个沉淀下来的东西更多呢?⑤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不分析,学生能不能理解呢?请看一个教学案例:鲸用“画一画”的方法学习第六段: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要求简笔画即可。只要能画出几条鲸“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就行了。这样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第六段内容: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作者已经说明的如此简单明了了,我们还画什么画?浪费生命!)请看另一个教学案例。(播放《鲸》课件)(三)不懂不要装懂,更不要“深挖洞”如果我们的文化底蕴一般,就不要玩深沉,更不要哗众取宠、附庸风雅、装神弄鬼、肆意卖弄!那样的结果是:误导学生,贻害终身。请看某教师《伯牙绝弦》的教学:寥寥77个字,该教师竟然提问了40多个问题,所提的问题几乎都是对文字本身的解释以及对《列子》的无端的玷污!难道老师不问,学生就不能读懂吗?今天的教学,大家不是看到了吗,老师不讲,不问,学生照样能读懂!退一步说,就算你讲懂了,问懂了,学生什么时间读书?什么时间背诵?怎么应对考试?何时做作业?如果光是这样,还可以忍受——最多让学生多辛苦一点——课内损失课外补。更有甚者,竟然自以为是,打着“巧妙迁移--语言训练”的幌子,用荒谬的“文采”播撒“文学”的种子,哗众取宠!师:伯牙是个音乐家,他的琴声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景色呢?生:还会有皑皑白雪、芳草萋萋师:是呀,还会有这些动人的情景。(出示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徐徐清风、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志在明月——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志在杨柳——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伯牙所念——生:钟子期必得之。师: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且看赵氏放言:按照前面这位老师的观点,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伯牙没有“念”完,也没有“志”完,当然,更没有“鼓”完。因此,子期自然也没有“得”完,故,不能称之为“必”。第二,既然“伯牙是个音乐家,他的琴声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那么,我觉得,这里的“景色”似乎还少了点儿,仅仅“依依兮若杨柳、萋萋兮若芳草、袅袅兮若炊烟、潇潇兮若春雨、皑皑兮若白雪……”远远不够!继续发展下去,还要加上“答答兮若羞人、沉沉兮若死气、眈眈兮若虎视”,甚至会出现“累累兮若血债、斑斑兮若血泪”!谢天谢地!她没有加上!老师们,此大谬也!这不是想象,是臆断!这不是语言训练,是对中华语言艺术的玷污!这不是被一些人盲目崇拜的文化底蕴丰厚,是标准的无知!还应该加上“盈盈兮若秋水、粼粼兮若波光、涓涓兮若细流、勃勃兮若生机”。当然还有“冥冥兮若薄暮、瑟瑟兮若秋风、凄凄兮若风雨、漫漫兮若长夜、兮兮兮若可怜、兮兮兮若悲惨……”。1.高山流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象征。2.山和水,是中国艺术精神意向显现群体的总称。这已经成为艺术史上的共识。3.除山水外,再也找不出一对意向群体能相对完整地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如:天地,是意向,但是这个群体缺少丰富性。再如花草,是意向,但是,从艺术精神看,他们是趋同的,还需要其他的意向群体与之互补。综上:高山与流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意向群体总称的代表,似乎用其他万物的单称或总称都没有这样恰当。抛开这些所谓的艺术精神不谈,我们也能看出来:高山——与泰山是种属关系,当我们误导学生“志在杨柳”并逼迫他们“依依兮若杨柳”的时候,无论是逻辑上还是修辞上,都是荒谬的,而且,用湖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大谭邦和教授的话说:这样做违背了文学的本性。结论我们可以不知道,但是不可以这样知道,更不可以这样向孩子们表达与传授!(四)搬开“问答式”教学这座大山即使您有非提问讲解不会上课的习惯,就是改不了,那也要问在关键处,讲在适当时!记住:学生一读就懂的,坚决不问;学生读不懂,老师一问学生就懂了的,问;学生读不懂,老师问了、讲了还是不懂的坚决不问不讲。建议:1、2年级,不问问题;3、4年级,只问一个问题;5、6年级最多问两个问题。(特指与理解内容有关的问题)四、语文的灵魂是语言积累怎样积累?最好的方法是背诵!(一)非经典名篇不要背诵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基本上孩子们都能背诵。你不让他们背诵,他们常常在听几遍后就能背诵。一下的课文背诵就要有所选择了。如:《两只鸟蛋》《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四个太阳》《画家乡》,我觉得没有必要背诵。二上的《北京》、《清澈的湖水》、《我是什么》,二下的《泉水》、《日月潭》等等,我认为都没有必要背诵。读熟,记住精彩的句子足够了。(二)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进行经典背诵我认为,如果一年级上学期,还没有让学生背诵完课程标准推荐的70首古诗词,这位教师就失职了。“背诵使人受益匪浅!”例:《小柳树和小枣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王、张)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1996年,于永正老师带的一个班,有48位同学,他和杨晶抓的就是两件事:读和写。6年下来,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30多首(篇),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很少做练习题,发下来我也不做,但是,考中学的时候,该班在全区语文均分第一,02年高考,48位同学,有41位考上大学,抓读书和作文,不要担心考不好,也不怕怪题和难题。因为怪题和难题不会有市场的。(三)大声读给孩子听,让孩子着迷每节课(最起码每学完一课),找来一些适合他们的文质兼美的短小文章读给他们听,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听老师清晰、缓慢而有感情地朗读。如果您有毅力,能读整本的书给孩子们听,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中国字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国外工作,笑笑给他写了一封信。妈妈奇怪地问:“你会写信了?”笑笑双手把信递过去,妈妈打开一看,笑出了声。她把笑笑搂在怀里,连声说:“好!写得好!”爸爸生日的那一天,信飞到他的手里。拆开一看:妻子的信,密密麻麻好几页;女儿的信,就一个大字——“笑”!第一回见到女儿写的字,他兴奋得不得了,眼睫毛上挂露珠珠了!在爸爸的眼里,“笑”字
本文标题:语文课该怎么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6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