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
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刘文先徐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安徽、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安徽是农业大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进而对安徽县域进行梯度划分,研究安徽县域经济差异状况及成因,剖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关键词:县域经济;梯度划分;比较分析;县域崛起中图分类号:F127.54文献标志码:粤一、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一)安徽县域经济变动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阶段性特征明显。第一阶段:(1978-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为加快县域崛起,198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长10.2%、农业总产值增长11.9%,分别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安徽县域经济逐步摆脱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第二阶段:(1986-1990年)———平稳增长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同时,其它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全面铺开。但由于经验不足,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大,整体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城乡差距开始拉大。第三阶段:(1991-1995年)———高速增长期。安徽尽管在1991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县域经济受到严重挫折,但随着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1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黄金期”。第四阶段:(1996-2000年)———增速下滑期。安徽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连续三年严重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9%。与“八五”同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江淮论坛》圆园园9年第3期和0.5个百分点。第五阶段:(2001-2005年)———相对滞后期。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于周边省份,安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的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二)安徽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从2007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安徽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省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GDP总量占全省47.5%,有35个县市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上年增长25.6%;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0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6%。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8.8亿元,增长35.9%,增幅比全省高11.4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三)安徽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从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来看,我省与中部省份河南、湖北和东部省份江苏相比:一是经济规模水平低。安徽县域GDP占比分别比三省低23.1、3.3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分别比三省少41.2亿元、3.9亿元和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仅相当于三省的55.8%73.6%和27.1%。二是工业化程度低。安徽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31.8%,分别比三省低19.3、1.1和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三省的37.7%、70.8%和16.6%。三是财政压力大。安徽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分别比三省低104.3元、3.4元和1309元。四是消费市场不旺。安徽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于三省的38.4%、51.3%、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三省低1160.2元、2162.9元、4756.3元。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的差异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06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安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安徽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更低。2006年,全远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安徽县域人均GDP仅有608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二、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及差异分析经过多年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实力总体得到提升,同时省内县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全省61个县市2007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把全省61个县市划分四个梯度。1.第一梯度(共11个县、市):包括宁国、繁昌、无为、肥西、当涂、肥东、天长、广德、芜湖、凤台和桐城。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较大。县域GDP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二是活力较强。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71.3%,人均财政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发展全面。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2.第二梯度(共11个县):包括铜陵、长丰、南陵、霍山、怀宁、和县、枞阳、歙县、郎溪、颍上和来安。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3.第三梯度(共27个县、市):包括霍邱、濉溪、凤阳、全椒、怀远、含山、绩溪、泾县、庐江、涡阳、青阳、休宁、祁门、舒城、蒙城、潜山、东至、太和、宿松、寿县、五河、黟县、萧县、明光、定远、界首和岳西。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4.第四梯度(共12个县):包括固镇、望江、砀山、金寨、旌德、泗县、太湖、灵璧、临泉、石台、利辛和阜南。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梯度划分表明,安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县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三、安徽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苑《江淮论坛》圆园园9年第3期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7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安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2007年安徽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
本文标题: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