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河南天一文化2009专升本教育理论串讲复习资料-模拟题1
天一文化教育集团·锐志文化2009专升本串讲复习资料密押版第1页共4页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选拨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卷(1)·教育学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的《____》为开端。2.就师生关系所指向的目标而言,可分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____以及为单纯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____。3.学科课程标准一般包括____、____两部分。4.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问卷法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杜威B.赞科夫C.赫尔巴特D.克鲁普斯卡娅2.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3.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皮亚杰4.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应该()A.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B.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C.掌握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重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A.连续性、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方法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7.“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9..第一次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要求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天一文化教育集团·锐志文化2009专升本串讲复习资料密押版第2页共4页210.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11.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关键在于()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选好示范的榜样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12.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融合性B.情感化C.理智性D.全面性13.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B.选择和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C.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D.教育活动的多样性14.在品德认识向品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作用为内部动力的是()A.品德情感B.品德认识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15.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L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17.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1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培养优秀运动员B.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增强学生的体质19.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20.“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启发性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的教学原则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l.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2.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3.简述美育的任务。4.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5.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天一文化教育集团·锐志文化2009专升本串讲复习资料密押版第3页共4页3四、论述题:l0分。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心理学部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和____。2.解决问题的阶段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____、____四个环节。3.知觉的组织原则有接近律、_连续律___、相似律、_闭合律__协变律_。同域律联通律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和____的反映。5.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主要包括逢迎、_恐吓_自我抬高__、显示、恳求。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能力C.个性倾向D.气质2.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3.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4.推孟第一次将智商(IQ)的概念引入智力测验,其公式表达为()A.智商=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B.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C.智商=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D.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5.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6.情绪兴奋性比较弱,心境平稳、行为缓慢,墨守成规,沉着冷静但热情不足。这是对哪一种气质类型的描述()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7.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称之为()A.操作能力B.操作技能C.操作模式D.操作程序8.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A.分析、比较B.分析、综合C.综合、抽象D.分析、抽象9.人能够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的记忆特征是()A.记忆的准确性B.记忆的准备性C.记忆的敏捷性D.记忆的持久性天一文化教育集团·锐志文化2009专升本串讲复习资料密押版第4页共4页410.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11.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之为()A.表象B.记忆C.联想D.想像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A.内在认知活动B.内部情绪反应C.内在价值观念D.内部心理倾向13.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是()A.指向与集中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D.分析与综合14.时间保持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容量为7±2的记忆为()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即时记忆1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A.主观认识B.内化过程C.态度体验D.外显状态16.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A.荣格B.阿德勒C.罗杰斯D.弗洛伊德17.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A.卡特尔B.塔佩斯C.霍兰德D.奥尔波特18.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变式B.定势C.原型D.内化19.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20.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叫()A.社会偏离B.社会从众C.社会惰化D.社会习惯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有哪些?3.简要说明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4.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5.良好的记忆品质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结合思维品质的特性,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本文标题:河南天一文化2009专升本教育理论串讲复习资料-模拟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1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