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1、心理距离——是解决众多艺术问题和艺术矛盾的一个基本方法和原则。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从主体来说,是想象表象即意象与具象的距离;从客体来说,是审美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2、舞蹈意象——是人在心理空间通过艺术想象对感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作出来的新形象。3、高原现象——通过练习次数并不能继续提高练习效果和熟练程度,也就是舞蹈技能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高原现象对应的时期被称为是高原期。4、艺术通感——是人脑借助于艺术想象,并对这个艺术想象意象的转换与沟通5、动作性——是实现生活动作向舞蹈形象的转换过程,基于编导的“模仿能力”,是编导对生活的情感感受、文学式感受转换成舞蹈创作的动作感受的整个过程,并强调舞蹈形象形成的“鲜明性”。6、舞蹈抽象思维——是艺术家在舞蹈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具象概括、形象简化、色块提炼、图案几何化等思维过程。7、舞蹈创造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与想象、直接或灵感,以渐进或突发的形式,创造出新的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是新形象、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或新思想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方式。8、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它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直接影响着比赛或表演。9、艺术气质——主要是指艺术家特有的气质,即不同于一般人而擅长艺术发现、艺术创造、艺术表现的个性特征。10、动力定型——(P214)11、舞蹈心理治疗——运用动作和有节奏的表情动作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P241)二、填空1.舞蹈心理学是以舞蹈的本位论为基础,以舞蹈的动作、动觉和身心感觉为依据来研究整个舞蹈活动的过程。2.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侧重讲授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3.舞蹈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心理距离、想象、表象和意象。4.艺术从艺术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艺术与形象、想象、意象有关。5.人本主义心理学兴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6.舞蹈技能学习的关键是本体运动感知觉的训练与强化,这属于舞蹈心理学中舞蹈教育的重要问题。7.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创造想象而产生新形象的常用方法有:粘合、夸张、原型启发、典型塑造。8.舞蹈思维的材料:表象;舞蹈动作思维的材料:动作表象。9.思维的载体是:感觉印象;思维材料是:视听表象,与舞者的直接经验有很大的关系。10.艺术家认为抽象是一种不完全的舍弃,而是抽取、提炼、突出事物的某一形象特征的艺术抽象方法,如:对具象的概括、对形象的简化、色块的提炼、图案的几何化等。11.艺术灵感是艺术创作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具有突发性和暂时性。12.情绪具有本能性、情景性、异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13.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提出“情绪三度说”,愉快与不愉快、激动感与平静感、紧张感与松弛感。14.现代心理学认为:审美情感是审美意识里面的情感,与审美知觉、审美意象、审美联想共同作用于审美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5.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控制可以表现为:情感类别控制和情感强度控制两方面16.赛前的三种心理反应: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激动状态、淡漠状态。17.动作的完善性总是以协调和控制两个过程的高度发展为标志的。18.舞蹈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需要感受视觉美和听觉美,还要能够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动觉美和人体动律美。三、判断1.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T)2、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现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个新形象在普通心理学中叫想象表象,在艺术心理学中叫意象。(T)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主题是潜意识和力比多。(T)4、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T)5、现代运动心理学中的意志训练、人格训练等,都是值得舞蹈教育和舞蹈艺术借鉴的。(T)6、“优势兴奋灶”,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来的。(T)7、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死舞蹈诞生的重要原因。(T)8、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同认知有关,提出了“情绪评估说”。(T)9、10、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力的基础。(T)11、创造力是以人的右脑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为核心的一种认知能力。(T)12、幼儿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是0—5岁。(T)13、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是最早研究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T)14、多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来的。(T)15、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T)四、简答1、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创造想象而产生新形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答:粘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形象粘合在一起的创作方法(如:人体形象与动物的结合:《天鹅》);夸张,把某一物像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突出,使之变形而产生新形象(如:《春之风》);原型启发,从已知的事物、对象、现象想到与其有关的其他的事物、对象、想象,并将它们联系起来。(如:《孔雀舞》);典型塑造(如《荒漠行》)。2、作品《荒漠行》创编中抽象思维的发展是如何进行的?答:1)动作动作的思维模式,其思维的对象、过程、结果均是动作,即通过舞蹈动作思维来进行舞蹈创作2)从一种感觉冲动直接出发,即:听音乐即兴编舞或直接即兴编舞法,出发于情感冲动和动作灵感3)动机,即:是直接经验的转化和理性思维的大胆介入,犹如电影或剧本一样多层次,多画面,多几何的展现舞蹈形象,达到活跃了想象力,通过想象力让凝固的画面活动起来,最后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3、心境、激情、应激有怎样的区别?答:心境,使人的所有其它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的色彩,具有弥散性;而激情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的、迅速的、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事件所引起的,具有明显的行为反应。应激则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事件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遇到意外或突变的情景时,目瞪口呆、手足失措,或者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等等状态,都直接反应出人的不同应激状态。4、如何针对气质类型不同的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安排?(p167)答:表演兴奋、有力、粗狂、豪爽的角色应用胆汁质类型的演员;表演情绪变化快、性格活泼开朗的角色应用多血质类型的演员;表演稳健、沉着的角色应用粘液质类型的演员;表现个性内向、感情细腻、多愁善感的角色应用抑郁质类型的演员。5、舞蹈艺术中舞蹈家和舞蹈演员有怎样典型的人格特征?(p174)答:1)易感性、深情性与宣泄的需要;2)真挚、赤诚与童心;3)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与观众保持情感共鸣;4)对舞蹈艺术的迷恋与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5)喜爱静寂与孤独,力求优美与完善;6)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6、如何遵循记忆的规律性进行学习舞蹈?(P226)答:及时复习和分散复习;借助音乐促进舞蹈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联想促进记忆;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7、意象有哪几种?答:1)心理意象,2)内心意象,3)泛化意象,4)观念意象和审美意象。五、论述1、结合审美情感的特点,简析《士兵兄弟》的审美情感答:审美情感的主要特点:1)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性的愉悦,不同于纯粹的生理快感2)审美情感比日常情感往往蕴涵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3)审美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表现为含蓄的特点,不像日常情感一样锋芒外露。编导通过可以调动的身体其他部位,用写意的手法将青铜、浮雕等艺术融合在舞蹈里面,抛弃了惯用的流畅,采用了阻断式的动作方式,从视觉效果上营造出青铜雕像式的奔跑、躲避子弹、受伤、跌倒、爬起、继续奔跑的动画形象,让演员的视觉形象有时间的厚重感和空间的凝固感。演员面部的表情的夸张配合让舞蹈内在情感与体态语言最大程度的统一在一起,让人似乎感觉到战火纷飞的战场、兄弟之间不离不弃的呼唤,也感到兄弟被子弹打中后的痛心……从主题上看其审美情感,《士兵兄弟》在表现国家社会的大我的同时也兼顾了个人情感的小我,作为士兵,他们是国家的,所以他们英勇,为了国家利益而忘我,发扬舍身忘死的精神,而作为士兵之间,他们又有着兄弟之情,这是个体的,是人性本我之小我,拥有人之长情,所以看见战友中弹,有切肤之痛,不离不弃。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审美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从编导的动作设计上看审美情感,《士兵兄弟》同心同德的爱国之情通过编导卡农式的动作技法,表现为他们前赴后继的不屈斗争精神,比日常情感蕴涵更加丰富,使审美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士兵兄弟同一目标、统一战线的情感表达更是审美情感的真实体现,她是一种精神性的愉悦,不同于纯粹的生理快感。2、分析作品《红河谷—序》,简述作品中,个体动作发展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异性。(P212)答:个体基本动作的发展具有一定文化的普遍性,在文化背景下,个体动作的发展与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个体的发展任务及发展条件具有独特的文化倾向性,从而促使个体动作发展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个体动作发展的文化特异性广泛的体现在动作的发展速度、动作的发展顺序以及特定动作活动特点等方面。六、实例分析与操作使用赛前表象练习的方法,针对自己专业学习中的一个难度动作,做赛前表象练习模拟操作
本文标题:舞蹈心理学复习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3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