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中考高效复习重点文言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与中考真题
第7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自主梳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百里奚()拂士()曾益()行拂()二、重点词语1.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2)衡于虑加(曾益其所不能)“衡”通“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佛士“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quǎnyuègéáoxībìzēngfú2.解释加点词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介词,从;之:的;举:起,被任用百里奚举于市集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责任,使命人恒过,然后能改代词: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在国内;则:连词,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出:在国外;敌国:实力地位相等的国家3.一词多义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被起用发出国防国家4.古今异义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代词,这,此今义:肯定判断动词4.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苦其心志(苦)使……痛苦2.劳其筋骨(劳)使……劳累3.饿其体肤(饿)使……饥饿4.空乏其身行(空乏)使……经受贫困5.拂乱其身(拂)使……违背(乱)使……颠倒错乱6.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忍(2)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过错三、重要语句(一)关键句子翻译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译:舜从田间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2、故于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降下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体肤忍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用种种行动违背扰乱他的事业,用(这样的方式)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人常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奋起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显露在脸色上,发出在声音上,然后才能为被人们所了解。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灭亡,5、然后知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二)名句积累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四、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行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其思想:“性本善”“行王道”“民贵君轻”。一、(2013,绍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精选考题演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2)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脸色(表情、神情、神色)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3.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二、(2013德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此(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21.请翻译下面句子。(3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译出“动心忍性”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之意,得1分;译出“曾”为“增加”、“增长”之意,得1分;表意正确、语言通顺,得1分)。22.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摆事实)(1分);阐释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或阐释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2分)三、(2013娄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至若/春和景明C.贤者/能勿丧耳D.策之/不以其道2.下列句子中如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1.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停顿)2.C(“益处”应改为“增加”〉3.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译文:。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5.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分)答:。4.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1分),使他的性情坚忍(1分)。⑵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1分),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1分)5.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1分),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1分)四、(2013宜宾)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8-21题。(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辍耕之垄上舜发于畎亩之中B.佣者笑而应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为天下唱行拂乱其所为D.百姓多闻其贤曾益其所不能18.(2分)D(A.动词,去,到;助词,的。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介词,向;动词,行为。D.都是代词,代人。)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举大计亦死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天下苦秦久矣C.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D.等死,死国可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9.C.多次(A.发动,兴起;推荐,选拔。B.使……受苦;苦于(秦)。D.为……而死;死亡,灭亡。)2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20.(3分)如今逃跑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关键点:“亡”“举”“等”“死国”,各0.5分;翻译达意1分。)21.胨涉历尽艰辛最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请细读甲、乙两则选段,并摘选其中你认为最恰当的原句回答他们成功的缘由天将孤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缺首句或尾句各扣1分)
本文标题:2014中考高效复习重点文言篇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与中考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8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