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A.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这是社会经济结构本质属性,在中国近代社会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各种经济形式的构成与相互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表现形式---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这样传统的封建经济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过渡。主要表现: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出现)③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A.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⒈列强攫取经济特权⒉大量洋货涌入中国①方式:发动侵华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②危害:中国失去了关税等主权,被迫向资本主义世界开放。①原因:凭借政治和经济等特权。②表现:1842—1846年以英国为代表,大量洋货涌入;1860年以后,洋货涌入通商口岸乃至内地。3.影响①自然经济破坏并逐步瓦解,促使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失业,社会矛盾激化;②使中国农产品日益殖民化、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和巨大屈辱;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解体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②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2.表现:①出现了“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重大标志,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②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催化剂,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③“闭关锁国”的变化(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3.影响:①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②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③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中国社会的商品化程度虽增强了,但中国经济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c.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3.旗号:“自强”、“求富”4.实践:①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②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这些民用企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5.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6.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7.评价:1.积极方面:缩短了中国从传统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兴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客观上加速了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②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③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2.消极方面:实质是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①由清朝官府发起,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②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③民用工业因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没有达到求富的目的;思维点拨: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科技和国防的近代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根本出发点最终导致其失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至一战前;3.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期间;4.较快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抗战前夕);5.日益萎缩:抗战时期;6.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7.获得新生:建国初期。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1.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洋务企业的诱导;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影响: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对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推动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斗争;发展历程2.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③中国人民掀起的收回利权的运动;④列强的经济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表现:①出现一批实业家:南张北周、荣氏兄弟;②设立的厂矿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③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④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影响:①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维新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②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3.短暂的春天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推翻了封建专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②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④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侵华(主要原因);表现:从发展规模看:投资增加迅速,工业发展速度快;从行业看: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重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影响: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②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③中国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起来,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4.较快发展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原因:①中国基本统一,政局相对稳定;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表现: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超过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发展迅速,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影响: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②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主要);5.日益萎缩时间:抗战时期(1937--1945)原因:①日本的侵略;②官僚资本的压榨;表现:在沦陷区,民族企业或毁灭或被吞并;在国统区,大量企业倒闭;6.陷入绝境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原因:①美国经济侵略加剧;②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挤压民族工业;③国民政府征收苛捐杂税;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7.获得新生时间:建国初期原因:合理调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表现: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发展经济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外环境做保证;要大力倡导科技兴国战略;在维护国家主权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历史地位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但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历史作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经济: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最重大最深刻的变化,促进封建经济解体;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共诞生创造了条件;思想:不断冲击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提供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如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影响因素推动因素a.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c.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d.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阻碍因素a.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c.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B.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变化近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衣女装:旗袍等;男装:长袍、西服、中山装等以朴素为主多姿多彩食西餐、面包、咖啡等统购统销、使用粮票1987解决了温饱问题,实行“菜篮子”工程住花园式的楼房等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风俗习惯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婚姻制度等;改变婚丧仪式、社交礼仪等涤荡封建糟粕;制定《婚姻法》各种娱乐休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2.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经济上: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3.特点①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②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加深;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4.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③思想上:有利于冲破旧文化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总之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推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促进物质生活近代化。C.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的进步交通1.铁路事业的发展:①诞生:1881年唐胥铁路②发展:1909年京张铁路,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建国后飞速发展。2.水运事业的兴衰:①诞生: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②发展:1900年民间兴办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在列强的排挤下艰难求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或较快发展。③衰落:20世纪90年代3.航空:①开始: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③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4.特点:①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一定发展②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带有半殖民地色彩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1.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使中国社会发展;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
本文标题: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9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