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56道家的政治思想2
1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一、道家概述“道家”并非是后人想象中的一个如同“儒家”“墨家”“法家”那样的一个学术和思想流派,先秦没有“道家”之称。“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实,司马谈在这里所说的“道家”,更象是汉初的黄老之术,或汉初的道教。如果说,儒、墨两家在战国初期都已成显学的话,那么道家在当时却未必是一个传承脉络明确的流派,甚至思想也不那么一致和清晰。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儒者以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墨者以严密的组织关系,两者均可以在历史上理出他们思想传承延续的轨迹,而道家则很难确立其起源和传续的痕迹,只能说当时有一批知识人有一种大体一致的思想倾向,成为了一种思潮。例如,孔子的生卒及传承都有详细的记载,而2老子则不同,其生活的年代及传承,很早就搞不清楚了。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最早记载了老子,其中提到的“老子”“李耳”“老聃”“老莱子”“太史儋”,是不是一个人,司马迁也搞不清楚,还说老子活了160岁或200余岁,但很慎重,没有说肯定。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只能大体说,老子与孔子大体同时,他有感于礼教对人性的桎梏(gu),决意弃世,西出函谷关,西出函谷关后,不知到那里去了。《老子》的成书年代也成问题,现在认为是老子后学根据老子言论记述而成,约在战国初期。道家的自我意识与儒家和墨家有明显的不同。儒家有宗师、有师承,墨家有组织,道家在这方面是欠缺的。但道家也有自己微弱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道家有树立旗帜和宗师的倾向。道家的旗帜和宗师就是老子和黄帝。后人成道家为“黄老之言”或“黄老之术”,就是树黄帝和老子为宗师。在先秦道家著作中,《庄子》对黄帝有褒有贬,一派是贬斥黄帝,认为在黄帝之前,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天3性自然,悠然自得,但这种自然的生活被黄帝搅乱了,他发明了仁义,搅得人心不安,人类失去了自然状态,离道越来越远,每况愈下,如《至乐》《缮性》《天运》《秋水》《在宥》《天地》《盗跖》篇;另一派是褒扬黄帝,认为黄帝是道的体现,是大彻大悟的“至人”,如《大宗师》《齐物论》《天道》《知北游》《天道》《山木》《徐无鬼》篇。齐道家也是尊崇黄帝的。在马王堆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道家派的著作中,黄帝成了真正的宗师。除了尊崇黄帝外,道家中一些人还以老子为宗,最鲜明的是《庄子》,视老子为自己的宗师和圣人,正如司马迁所说:庄周“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先秦道家之于黄帝和老子虽然远不如儒家之于孔子、墨家之于墨子那样一致尊崇,但这种趋势是明显的。其次,道家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不过这个问题不甚清楚。从一些记载来看,道家许多人都有弟子门徒。据《庄子》记载,老子的弟子有柏矩、庚桑楚、阳子居;杨朱、庄子,以及齐稷下道家的田骈等都有弟子。4道家之外的人也有视道家为一党的倾向。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人,他们嘲笑孔子,认为孔子救世的努力是徒劳的。这些人离群索居,遁迹山林,孔子称其为“隐者”,这些人就是道家。有一位隐者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孔子回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子路有一次也反击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过这不是一些普通的隐士,而是一些有独特思想理论的隐士,他们的学说被称之为“全生之说”(《管子·立政》),这些人被称为“轻物重生之士”(《韩非子·显学》)、“贵生之士”(《韩非子·六反》)。在一些评论中,这些人往往被视为一个集团,《荀子·非十二子》把它嚣、魏牟并列,把陈仲、史鰌并举;《庄子·天下》篇把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视为一个集团;《吕是春秋·不二》篇视老聃、关尹、列子、田骈、阳生为一个集团,都大同小异。视他们为道5家同党,是符合实际的。再次,道家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如“道”、“德”、“自然”、“有”、“无”、“生”、“死”、“无为”、“无私”、“无欲”、“不争”、“柔”、“弱”、“静”、“至人”、“真人”、“神人”,等等。二、道家的政治倾向儒家的政治倾向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积极入世,即在政治上与统治者持合作主义的立场。道家则相反:对现实政治秩序持批判和否定的立场,与统治者持不合作的立场。儒家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实的政治秩序与儒家的政治理想有时是吻合的,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其实历史上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盛世极少,儒家往往美化现实),这时儒家最卖力;但往往不是吻合的,有时差距还很大,即乱世,这时儒家的基本立场是改造现实,积极救世,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这个态度,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就要独善其身,耐心等待时世的好转,决不捣乱,决不做乱臣贼子(孟6子是个例外,他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他认为“汤放桀,武王伐纣”是合理的,他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轼君也”——梁惠王下,意思是,如果君主完全丧失了合法性,即无道,推翻他是合理的)。道家则从自己政治理想出发,认为现实的政治完全不可取,但也不谈改造,而是完全的回避、坚决的不合作和彻底的抛弃,故道家有出世倾向。《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禀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子南面之术也”。史官记人事,故深谙历史的辩证法,又掌天文占卜之事,故也深通自然大道,但得出的确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儒家也深通自然与人文大道,但得出的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哲学。)三、老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论语》一书以论人事著称,《老子》以7论哲理著称。《老子》一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天道观上,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代表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原,正如《老子》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道同时也代表天地万物的基本规律。如《老子》所描述的“周行而不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等。老子的“道”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道法自然。老子提出了天道自然无为的观念,视道为无意志、无目的、无情感的客观实体,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1《老子·第二十五章》2《老子·第五十一章》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4老子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最高法则的道是纯任自然的。所谓“自然”,是指道完全是根据自身的性质存在和变化着,它是本来如此的,是“自因”的,没有任何外在的意志可以限制它,这是老子“自然”概念的本意。而以“自然”为本的天道必定是无意志、无目的、无情感的客观实体,它的存在和变化都不包含任何类似于人类情感的主观因素。因此道是无为的而不是有为的,其创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完全是无目的的过程。这样,道与天地之间,天地与万物就不包含诸如“仁”“义”等道德因素。在先秦时期,将天神秘化、人格化的天道观非常盛行。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肯定了自然界是按其自身的规律存在和运行的,与神意无关,与天命无关,这无疑具有反对神学唯心主义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3《老子·第三十七章》4《老子·第五章》9老子的“道”不仅是一个宇宙自然观的概念,还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借天道以言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同特征,道家也是这样。《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5德是行而上的道在人生层面的体现。孔德即大德,德与道是统一的,故人道必须遵循和服从天道。四、无为政治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这个无为之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也应该是无为的。无为是老子人生观的核心概念,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老子》书中有大量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下述三层含义。首先,统治者应该效法天道,实行无为的政治——即少扰民。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这方面老子说得很多,如:5《老子·第二十一章》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7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8爱国治民,能无为乎?9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1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2在老子看来,天地是无偏无私、无意无欲的,它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人间的统治者也应效法道的这种精神,抛弃主观6《老子·第五章》7《老子·第三十七章》8《老子·第二章》9《老子·第十章》10《老子·第六十四章》11《老子·第四十九章》12《老子·第五十七章》11好恶,克制私欲(即无心),任凭百姓和社会的自然发展而不妄加干涉。这层意义上的无为,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偏好而侵扰百姓、任意妄为,而应顺应百姓之情,以百姓利益为重。这种无为政治的理念,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来实现呢?对此,老子也想了许多办法,基本的主张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1、去甚、去奢、去泰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即要求统治者舍弃一切过度的措施,去除一切酷烈的政举,凡是奢侈的行经,都不宜实行。具体而言,主要指薄税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过薄税敛的主张,但对厚敛进行过猛烈的抨击,斥责当政者如同大盗。“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七十五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从这种入木三12分的批判中,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主张薄税敛的。《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轻刑的主张,但对统治者的刑杀进行过尖锐的控诉,他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章)在因果关系上虽不正确,但包含对统治者严令苛刑的批评。还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是主张轻刑的。《老子》不是寝兵主义者。但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是痛惜的,指出:“大军之后,比有凶年。”(三十章)因此最理想的是不动干戈。“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反之,“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老子》对统治者的“求生之厚”(七十五章)进行过猛烈的鞭笞,殷切地希望他们从俭。《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这句话,是无为政治最形象的说明和概括。13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祸,使民不为盗老子不仅要求统治者自身要作到无为,同时还希望统治者要设法使百姓也作到无为。这关键是要消除智和欲,即消除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13圣人在天下,歙歙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15老子不仅要求统治者自身要克制私欲,作13《老子·第三章》14《老子·第四十九章》15《老子·第六十五章》14到无为,同时还希望统治者要设法使百姓也作到无为。具体做法是:在经济上“不贵难得之货”。即视黄金为粪土,把一切巧利之器统统毁掉,以消除人们的争财夺利之欲;在政治上是“不尚贤”,以避免引起人们的争风斗智之心,使民不争;在精神上要去除一切知识,所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四十六章)为了消除欲、智,当政者要制造一个禁区,使人不敢为欲为利。《老子》宣布:“罪莫大于可欲”(四十六章),谁有欲望和智慧,就惩罚谁,“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七十四章),恐怖!“不贵难得之货”等手段消除百姓的欲念,以便“虚其心”、“浑
本文标题:56道家的政治思想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3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