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改革开放前后的住宅变化
改革40年住宅变化制作人:李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住房条件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百姓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如今,购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一生最大的一笔支出。1.改革开放前改革以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凭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福利分房制度福利分房制度,即采用行政手段对居民住房进行实物分配,这种住房制度通过国家拨款给各级单位,各个单位自己给职工建房来自行分配。这种住房制度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分配不公,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一部反映群众住房难的电影《邻居》引起共鸣,剧中那栋条件恶劣的筒子楼正是“福利分房”时代国人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经过“国家高积累、低消费,民众先生产、后生活”的物质匮乏时期,“安居”逐渐成了中国人的迫切需求。翻开当年的《人民日报》,我们看到,那时的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7平方米左右;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同志还与其他人挤在仅有几平方米的筒子楼房间里;不少年轻人感叹,“找媳妇容易找房子难!”“房荒”之所以在80年代显得格外突出,一方面是50年代生育高峰带来人口增长速度远超住房建设速度;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时“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福利分房制度成为压在政府肩上的沉重负担,无法形成良性循环。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当时很时髦。八十年代中期,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带卫生间、厨房的单元房,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至此,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商品房逐步取代。人们在哭、笑、怒、骂之余接受了这种改变,房屋、楼价问题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以前的瓦房向平房,楼房,公寓,别墅等发展。21世纪后,随着高层住房普及,许多人也搬到了新式的现代小区。房屋改变了人的生活,人们选房的眼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更愿在郊外一些安适的地方买别墅,住洋楼,远离城市的嘈杂环境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住房制度变革的30年,住房制度经历了一场由福利化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保障制度,同样不断演变、发展,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留下了不少缺憾。总之,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前后的住宅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5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