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姓名:刘忠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虞斌20051101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作者:刘忠宝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淑萍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2005本文对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进行了论述。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内涵,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对照国外实施金融改革的经验,从微观主体、宏观经济、金融监管、资金供给和金融市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第二章首先从客户和业务、经营成本、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各银行必须改变经营观念,必须走出原来的经营习惯,强化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加快综合改革的步伐,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实行混业经营和发展网络银行;第三章从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角度分析了利率风险管理,风险衡量可采用缺口管理模型和久期管理模型,风险控制可从表内和表外两个方面进行;第四章主要分析大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在传统业务和业务创新方面以及管理方面的策略;第五章在定义了中小银行概念的前提下,就中小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分析。2.学位论文付音我国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市场定位分析2007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为代表的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处境愈发艰难,一方面是由于外部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没有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出现偏差。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思路,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将遇到瓶颈问题。因此,要想寻求突破,在竞争中不败,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必须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一般理论,分析了目前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市场定位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市场定位对于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的重大意义。然后引用国外中小银行独特市场定位的成功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认为对我国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市场定位很有借鉴意义。继而在用SWOT分析方法对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内部优势、外部劣势、潜在外部机会和潜在外部威胁作了全面分析后,提出了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市场定位为“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在客户主体定位上以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为主,在业务主体上以中小企业贷款、个人金融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为主,在经营领域定位上以地方经济和社区经济为主。最后,根据各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之间个体差异导致的定位战略不同,提出了两种定位发展模式,即跨区域发展模式和社区银行模式。总之,本人结合我国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MBA阶段所学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商业银行管理等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定位模式,目的是引导地方中小股份制银行探索正确的发展定位方向。3.学位论文韩玉华基于战略变革的济南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2006本文对基于战略变革的济南农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与先进银行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外中小银行的经营之道,找准济南农行的业务定位,提出了济南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发动全员,内外结合,科学地确定农行企业文化的内容;二是强力宣传,形成共识,造就对内和谐、对外协作的良好氛围;三是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表率示范作用;四是活动引导,寓教于乐,培养高尚情操,升华精神境界;五是树立榜样,典型引导,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六是完善制度,体制保证,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并重;七是学习借鉴,取其精华,促进济南农行全面发展。4.期刊论文陈瑞银行:人民币理财成为竞争主战场-卓越理财2006,(12)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2月11日实施后,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已拿到人民币理财执照的外资银行已在摩拳擦掌;与此同时,刚刚完成股改上市的国有银行也对人民币理财市场虎视眈眈.面对中外两大竞争对手,中小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也许将从此改变.5.学位论文张正元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研究2000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指出城市商业银行既存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又有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影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风险比较突出的一个群体,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城市商业银行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立足“中小企业、面向市民”,走“地方银行”、“市民银行”的道路。城市商业银行要摆脱困境,需要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给予政策扶持以及走联合发展和兼并重组的道路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从长远来说,应及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保障我国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6.学位论文贺耀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2006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过程中,而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管理而言更是如此。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业务重心还主要集中在贷款上,而由于面对的客户群的特殊性、历史遗留、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面临的经营环境等问题使得对贷款信用风险的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加入世贸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外银行对国内银行的冲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这一个特殊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都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能否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贷款信用风险乃至完成对银行风险的全面管理,缩小与大银行竞争的差距,是理论界、银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如何借鉴国际银行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并运用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围绕该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系统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特殊性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特殊之处。首先,通过调查所得的数据说明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小企业这个层次,然后详细论述了城市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将贷款对象主要集中在这个层次,再进一步通过对小企业存活率、偿债来源、财务管理状况、管理者素质等方面的分析,说明了为什么将贷款对象集中于小企业会极大的增大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其次,通过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说明了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相对比较高的,这一现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有很大影响。首先说明了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贷款巨大,但由于进行上市改造,政府出资购买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问题或将或已经迎刃而解。紧接着阐述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有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和防治不良贷款产生的有效机制,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良贷款对银行的经营风险影响也是比较小的。最后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巨大,严重的威胁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第三,介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受到当地政府的较多干预,极大的增大了贷款的信用风险这一问题。地方政府由于作为利益主体需要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负责,因此要掌握大量的金融资源。在对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干预能力降低和几乎不可能干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下,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的干预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在地区经济状况不佳、失业严重、社会问题较多时,地方政府倾向于对城市商业银行施加强力干预。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和城市商业银行并不必然一致,这就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南辕北辙。不但无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的结果反倒可能是累及地方财政,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最后,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关联贷款造成的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地方政府过度介入城市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选派,抑制了股东参与管理的权利。这种超越自身股东权利之外的行政式介入弱化或削弱了其他股东参与管理的权利。而在股东无法通过有效的参与管理以获取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就产生一种逆向激励,诱使股东通过非公允的、过度的关联交易获取正常股东利益之外的收益,关联贷款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本部分主要运用归纳、总结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防范贷款信用风险,通过借鉴先进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经验教训,从而少走弯路是明智之举。从太平洋银行、昆士兰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原则和方法,我们认清了先进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脉络,为研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如何采取合适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指明了方向。由于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其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通过太平洋银行、昆士兰银行模式的介绍,对照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风险控制所出现的问题,得到了一些启示: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合理的信贷管理制度、有效的贷款评级测量体系、科学的信息系统是有效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所不可缺少的。接着,本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特殊之处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通过引入贷款保险制度和收入现金流管理等手段,转移和弥补城市商业银行因客户群特殊所产生的贷款信用风险;其次是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构筑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制度,争取大幅度降低不良贷款率,减少不良贷款率高所造成的贷款信用风险;第三是加大对基层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从源头上根除地方政府干涉城市商业银行的动因与及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从法律上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和控股的地方政府的关系;最后是改善环境,加强监管,杜绝不良关联贷款的出现。三、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针对完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一是建立完善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监管制度。制度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竞争体系,逐步实现银行外部监管的市场化。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从外部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约束。建立完善银行业自律体系,从银行自身加强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监管,直接从贷款总体状况入手防止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累积;第二是构建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机制的构建包括:构筑分层次的预警系统,建立贷款信用风险的搜索预警模式,建立反应灵敏、渠道畅通的预警信息系统;第三是加强信贷人员培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特征到政策建议,详细论述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管理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及有新意之处如下:1、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的特殊性质,以及深层次的生成机制和根源作了全面的分析。2、论文结合美国及澳大利亚中小银行对贷款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以及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提出了解决贷款信用风险的具体方法。3、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特点,提出了从大环境上解决贷款信用风险的政策建议。7.学位论文曹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研究2009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在这三项原则中,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商业银行管理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在我国,流动性风险还未被充分认识,相应的流动性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且对其研究大多以定性为主,定量化的系统性描述较少。1995年以后,金融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由“贷差”转化为“存差”并逐步扩大,存贷比也持续下降,流动性过剩日趋明显。截止到2008年底,央行已经25次调节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有所缓解,一些中小银行甚至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但银行体系的总体资金仍然充裕。从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看,次贷危机之前金融机构还在为流动性过剩头痛,转眼之间金融市场陷入了由信用紧缩导致的流动性枯竭。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成为中国银行业从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短缺的分水岭,这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
本文标题: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