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1)
我国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朱明春我国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新时期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思考一、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二)主要工业行业的增长情况(三)第三产业增长情况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总体趋势是第二产业增速始终高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是带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增速总体保持平稳;第一产业增速最低且持续下降。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演进总体是合理的,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基本稳定,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表1.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及构成年份198019901995200020022003增长速度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结构比例第一产业-1.530.17.327.15.020.52.416.42.915.42.514.8第二产业13.648.53.241.613.948.89.450.29.851.112.552.9第三产业5.921.42.331.38.430.78.133.47.533.56.732.3合计7.81003.810010.51008.01008.01009.110001020304050601980199019952000200220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1.1980—2003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变化(二)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情况钢铁2003年我国产钢22234万吨,同比增长22.38%,连续第八年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铁20231万吨,同比增长19.65%;产钢材(含重复材)24119万吨,同比增长24.3%。汽车2003年汽车工业继续延续了2002年的高增长态势,成为国民经济第四大支柱产业。全年汽车产量达到444.4万辆,同比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汽车销量439.08万辆,同比增长35.2%,其中轿车销量达到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1%。(二)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情况机械制造机械工业2003年产值和收入的总量与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产销形势较好。各行业市场规模均有扩张,其中,工程机械、重型矿山、仪器仪表、机床工具市场需求较大,行业市场规模迅猛扩张。进出口贸易方面,进口额同比增长50.91%,在全国进口外贸中的比重已达23.56%,出口总额和新增额双创改革开放以来新纪录,10年来出口率增加了14个多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机械行业的盈利大户和市场主力(在行业利润中,民营和三资企业已占到90%以上)。(二)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情况石油化工2003年我国石化工业现价工业总产值1840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工业增加值57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销售收入18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实现利润1763.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增速有所加快,产销衔接顺畅,产品库存不断下降,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有色金属在经历1999-2001年的低位徘徊和2002年的小幅回暖后,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受供货趋紧、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产量增长,价格稳步上扬的全面复苏局面。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中,镍、铝、铜、铅、锌、锡,以及铜材、铝材的新增资源与上年相比也分别增长52.9%、28.8%、15%、19.2%、12.9%、16.9%、22.5%和23.4%,增势强劲。(二)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情况化学纤维2003年产量达到1181.14万吨,比2002年同比增长19.2%,占世界化学纤维总产量的30%以上,已超过美国、西欧、日本化学纤维产量的总和,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9.6%、17.3%。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4%,利润总额上升66.1%,亏损总额减少25.7%,出口交货值增加28.2%,整个行业经济效益良好。医药行业2003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87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6%;工业增加值113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1%。其中,新产品产值4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1%;完成出口交货值3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0%。各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二)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情况建材2003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其中,水泥制造业、玻璃制品业和耐火材料制品业增长态势良好,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行业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7515亿元,同比增长30.8%,对整个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已成长壮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高技术产品生产大幅上升,部分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三)第三产业增长情况§总体看,同工业相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略低一些,但目前仍保持较平稳的发展态势。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第三产业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3.7%,但全年增加值实现了37669万元,同比增长6.7%。(三)第三产业增长情况§从主要行业的增长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新兴行业发展势头不断增强的局面,服务业结构有所改善。电信服务业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高增长服务行业,2003年业务总量实现6739亿元,增长29.6%。房地产业近年来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房地产业更是实现增加值2205.3亿元,增长5.3%。交运、仓储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2003年实现增加值7880亿元,增长10.5%,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已提高到20.9%。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收入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5%以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三)第三产业增长情况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内部结构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仍然过低,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仍然不足,总体上还未扭转发展滞后的局面。2003年即使扣除“非典”的影响,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是延续了自1992年(当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4.3%)以来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从结构看,2003年服务业中,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约占40.6%,加上传统服务业产品比重仍然较大的金融保险业,整个传统服务业比重可达58%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发展缓慢,总的比重仅30%左右。二、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重化工业化特征明显对投资和资源消耗的高度依赖特征“二元结构”特征制造业“代工化”特征投资主体多元化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特征产业集群化发展(一)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迈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第二产业对2003年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0%,在GDP增长9.1个百分点中,第二产业占了6.4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生产,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为龙头的一批重化工业以及住宅业高增长产业群。表2.近几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度年份2000200120022003GDP增长速度8%7.3%8%9.1%第一产业5.5%6.3%5.5%4%第二产业61.3%59.9%63.6%70%第三产业33.2%33.9%30.8%26%0510152025199219952000200120022003轻重工业增长速度比较轻工业增速重工业增速0102030405060701992199520002000120022003轻重工业比重轻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即期过度重化工业化原因启动经济与财政投资城镇化加速新收入水平上的消费结构升级“重化工业局部闭合循环”放大市场需求,导致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民间投资大量涌入即期过度重化工业化是经济增长上升期出现过热的重要原因--总量问题总是伴随结构矛盾,这一轮更为明显此次重化工业特征形成的原因和增长机制与过去的重化工业特征有着本质不同:前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以钢为纲”、盲目“跨越”;而后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产业演变的规律,是与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加速、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所主导的市场需求结构变动基本相适应的。(二)产业发展对投资和资源消耗的高度依赖一是高投入。近年来,我国产业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二是高消耗。与投资增长依赖型特征相伴随,我国产业增长还具有资源消耗依赖型特征,也就是说,我国产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2000200120022003资本形成率图2.近年来我国资本形成率变化趋势这个比例水平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也高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时的水平(1985、1988、1993年是我国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较严重的三个年份,当时的资本形成率分别是38.5%、37.4%、43.5%)。高消耗我国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2003年,我国GDP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占全世界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折合后约为50亿吨。其中原油2.52亿吨、原煤15.79亿吨、铁矿石3亿吨、钢材2.71亿吨、氧化铝1168万吨、水泥8.36亿吨,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40%。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从资源消耗强度看,在现行汇率下,我国单位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对投资和资源消耗高度依赖的增长难以为继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现象更加突出。加剧资源短缺矛盾。煤电油运超负荷,经济运行绷的过紧。造成环境污染。(三)产业增长“二元结构”特征工业内部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等上游行业紧缺、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工业“偏热”、服务业“偏冷”。自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第三产业,2003年第二产业12.5%的增长速度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属于高速增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4.3%后一直徘徊不前。2001年虽达到34.1%后,2002、2003两年又持续下降,共下降了3个百分点。“二元结构”特征实际上表明: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化工业闭合循环”和“工业和服务业关联度弱化”两个矛盾。由于扩大内需的需要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政府仍然主导了相当部分的投资,而且主要集中在对重化工业拉动作用强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过度依赖资本高投入带动经济增长,必然进一步带动钢铁、建材、设备等投资品需求的扩大,并激发这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热,进一步扩张投资规模,这一事实与房地产、汽车等对原材料需求旺盛的消费市场升级趋势相重合,进一步加剧需求向投资品的倾斜,从而再次促成了“封闭式重化工业自我循环”的形成,也表现出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演进中作用的不完整。重化工业领域仍然是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领域,而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特征,不仅抑制了专业化生产服务业的独立形成和发展,也抑制了后勤服务等消费型服务业的社会化发展。这也是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制造业“代工化”现象严重,产业升级内在动力不足一是OEM(委托加工,俗称“贴牌生产”)制造方式在我国制造业中方兴未艾。制造业产业链“两端在外”,我国承接的只是发达国家转移的低附加值产业和生产环节。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具有
本文标题:我国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