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姓名:李伟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循环经济指导教师:白永秀20090601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作者:李伟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孙文营.SunWenying深化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探索与争鸣2005,(11)当前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大多是从循环经济的表象出发的.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也应该从循环经济功能的角度进行,循环经济的功能在实践中会表现出4个方面的功能:即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实质界定为一种生态发展模式、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2.期刊论文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RENYong.CHENYan-ping.ZHOUGuo-mei.FENGDong-fang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际做法和国内相关实践探索经验,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的重要领域,以资源能源高效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特征.在目前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三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而引发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辽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发展转型模式.3.期刊论文四季春.SIJi-chun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煤炭学报2006,31(4)结合潞安矿业集团的实际,对煤炭企业构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潞安矿业集团通过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初步形成煤、电、油、焦、化、建材等产业链体系,创立新型的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模式.4.学位论文吴春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评价体系探讨2005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循环经济在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初步探讨,并对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包括循环经济的兴起及其发展阶段;同时对循环经济的涵义、发展原则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在第二章中对循环经济在国际上的实践情况和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为后面各章节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及实践上的基础。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对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第三章中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模式。其中对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生态工业园区中企业共生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发展模式等都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了阐述,然后设计了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社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的最后对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青岛市的实际对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5.期刊论文张伟基于循环经济上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工业技术经济2008,27(4)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条件下,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产业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产业发展模式需从资源依赖性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本文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并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6.期刊论文黄韬.江永众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府导入策略-经济研究导刊2007,(5)发展模式是在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初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从而科学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7.期刊论文刘炜.陈景新.LIUWei.CHENJingxin我国循环经济的箭式发展模式-生态经济2009,(3)近年来,我国在推广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循环经济箭式发展模式.8.学位论文肖华茂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2009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下,区域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灾难性问题,这些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损害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和整个自然界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解决自然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为逻辑起点,以突破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为主线,提出了在区域内进行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这一论题,是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达到区域内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研究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体系,在实践上也很少针对不同的区域系统地进行生态化模式设计,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接着,本文进行了区域主体假设、技术体系假设和价格机制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论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区域生态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循环经济与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本文针对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生态化现状,主要从资源拥有现状、资源消耗现状和环境污染现状等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指出解决中国在传统经济模式下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进一步还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九个方面: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够、企业不重视、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且低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等。同时还从区域一般和具体两个方面对影响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区域具体因素主要包括区域内的经济状况、地方政策制度、区域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区域内的资源状况、区域内的技术力量、区域内经济文化等;区域一般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口特征等。进行了上述理论铺垫和现实状况分析后,进入了本文的核心和难点部分的研究,就是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设计和评价。在借鉴国内外模式设计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遵循设计的目标、原则,发挥模式的功能,依托模式的主体,运用理论模型,不仅分类型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角度设计了企业自主型生态化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主导型生态化发展模式、中央政府主导型生态化发展模式三种模式,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设计了资源型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无资源特色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和资源枯竭型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三种模式,而且还分四种产业—区域生态工业、区域生态农业、区域生态服务业、商业回收利用业设计了多种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且为这些模式建立了创新支撑体系,指出了中国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近期战略重点,为区域生态化建设规划作指导。紧接着,在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性质、目标及技术路线等之后,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科学、可操作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为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构建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概念模型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直线加权综合评价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方法和量化模型,旨在评估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发展状况和程度,为决策提供依据。文章最后还以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利用设计的模式,为“长株潭”城市群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化发展设计了“虚拟嵌套共生”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数据,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直线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化发展模式进行了量化评价,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第一,为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设计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在分析目前中国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针对不同区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多种模式,同时针对区域内四种不同产业分别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第二,为了判断和规范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运作状况,构建了科学、可操作性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概念模型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直线加权综合评价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方法和量化模型。第三,鉴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化发展设计了虚拟嵌套共生模式;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化发展模式评价的结果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旨在快速健康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化发展。总之,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它的研究不仅能修正传统区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弥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不足,同时为区域内生态建设提供思路和框架,指导着区域内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带动落后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9.期刊论文尹小平.王洪会.YINXiao-ping.WANGHong-hui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现代日本经济2008,(6)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态,已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重视,但是,各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模式却是不尽相同的.作为率先尝试并取得成效的先行国家,日本立足于理论与现实的背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动脉产业发展模式和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10.期刊论文刘丽莉循环经济国内发展模式与创新体系探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6)结合实例阐述了国内循环经济的三个重点发展模式:产业发展2+4模式、地域发展模式、层次推进3+1模式;通过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在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层面和政策层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应重点从技术创新、环境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7495eff-7d98-48e4-9183-9e1f00f67752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
本文标题: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