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2012中考简单机械-功和能
2012年初三物理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功和能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2010•漳州)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2.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B.F的大小可能大于GC.因为B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D.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4.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2010•六盘水)林雨同学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02JB.0.2JC.2JD.20J6.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7.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C.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越多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越快8.在2005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他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5WB.50WC.500WD.5000W9.(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0.(2007•梅州)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W1=W2,P1<P2B.F1>F2,W1>W2,P1>P2C.F1<F2,W1<W2,P1<P2D.F1<F2,W1=W2,P1>P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1.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__(b)图中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___(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1)利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_________(省力/费力)杠杆使用这种杠杆的缺点是_________.(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13.(2008•梅州)将重物从长4m、高1.5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J,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14.如图所示,动滑轮右边绳子固定,左边悬挂物体A,动滑轮受拉力F作用将物体A匀速提高2m,则动滑轮升高_________m,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15.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M在力F的作用下以5c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拉力F为_________N,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在5s内F做的功是_________J,其功率为_________W.(不计轮和绳重,不计轮和绳之间的摩擦)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16.如图所示简易吊车正在吊起重为G的建筑材料,请在图中杠杆OB上分别画上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17.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18.如图,杠杆在力F1、F2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L1为F1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1和L2,F2的力臂L2.19.在下图滑轮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体能向左移.20.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钩码重弹簧测力计读数钩码移动的距离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3N1.2N0.1N0.3m(2)在如图方框中画出滑轮组及绕法;(3)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_________运动.小刚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相等”).21.(2008•义乌市)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块与自己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该同学身高160cm、质量40kg,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137.2N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2)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g取9.8N/kg).22.(2008•连云港)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g取10N/kg.求在此过程中:(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2)人的拉力为多大?(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3.(2007•连云港)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如图所示(摩擦不计).(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2)若钩码3s内上升0.1m,则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3)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24.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N?(2)当提起240N的重物时,使重物上升了3m,则绳端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J?(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2012年初三物理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功和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2010•漳州)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分类方法的了解.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解答:解:由图撬棒是省力杠杆,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镊子是费力杠杆,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铡刀是省力杠杆,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开瓶器是省力杠杆,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常用杠杆工具的使用特点并掌握对杠杆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2.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分析:本题重点在于分析移动中两球相对于支点的力矩变化,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杠杆的移动方向.解答:解:开始时两球平衡,即力矩相等;当运动时,两球速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同,大球的力矩减少的快,则大球力矩会小于小球力矩,杠杆向小球那端下沉.故选C.点评:本解法通过比较力矩的减少量来求出运动后的力矩,解答起来更容易一些,做题时一定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只想着比较后来的力矩.3.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B.F的大小可能大于GC.因为B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D.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力F的力臂大小决定了F与G的大小关系,力F的作用与G的作用应使杠杆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解答:解:A、F的力臂完全有可能小于OB,F有可能大于G,故本选项错误.B、F的力臂完全有可能小于OB,F有可能大于G,故本选项正确.C、杠杆平衡时两个力应使杠杆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反,F的方向应在A点方向向下,故本选项错误.D、F的方向不定,对应的力臂不一定等于O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如果看题不仔细,很容易把F看成竖直向下,结果会错选D.4.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分析:此过程中,重力不变;F始终垂直于杠杆,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动力随阻力臂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由题知,当慢慢提升重物时,重力(阻力)不变,阻力臂增大(水平时最大),动力臂不变即:G不变、L1不变,L2增大∵FL1=GL2∴力F逐渐变大;故选A.点评:注意:使用杠杆,当力的方向垂直于杠杆时,力臂最大,最省力.5.(2010•六盘水)林雨同学将掉落在地面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02JB.0.2JC.2JD.20J考点:功的计算;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课桌高度的估测能力;(2)对物理课本重力大小的估测能力;(3)对机械功的计算能力.解答:解:课桌的高度约为0.7m,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由公式W=Fs=Gh可得:W=0.7m×3N=2.1J,所以选项A、B、D都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准确的估测课桌的高度和物理课本的重力大小.6.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专题:定性思想。分析:解此题要依据做功的两个条件,看在不同阶段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若具备就做功,否则不做功.解此题还需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解答:解: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有一个推力的作用且铅球在推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在这个阶段,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故选项A正确;B、在b到c的过程中,铅球已经离开人手,铅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铅球是靠惯性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所以在这个阶段,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故选项B正确;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始终受到重力作用,且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所以在这个阶段,重力在对铅球做功,故选项C错误;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故选项D正确.故选C.点评:做功的两个条件是判断是否做功的依据,下列几种情况不做功:(1)有力但没有距离,这叫劳而无功
本文标题:2012中考简单机械-功和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2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