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课程目标: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田庄手工业1、田庄:自然经济的生产单位;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2、田庄手工业:部门:养殖、药材、酿造、纺织、冶铁等。特点:依附于农业;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工官制度”形成:1)形成于西汉,由政府垄断,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2)西汉时在都城设“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利弊:1、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2、使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不能推广,封闭失传。2、“匠户制度”工匠编入专门户籍,子孙世代承袭,不能脱籍改业。他们无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遭受束缚。特殊行业的服务对象的奢侈性制作工艺的行业之间的生产劳动的二、官营手工业特点?垄断性特殊性产品消费的高超性封闭性被动性工官制度匠户制度内容类别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劳动力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进行生产田庄中的依附人口(农民)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流向满足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满足田庄和农民自身需要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大生产规模小消极影响都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官营手工业和庄园(家庭)手工业比较三、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和棉纺织)汉朝明朝技艺高超、远销海外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唐朝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宋朝棉纺织业发展商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制人员,“妇功”“赛里丝”•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风尚。•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三、冶金业冶铜业冶铁业春秋末期出现南北朝:灌钢法北宋:以煤为燃料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大发展时期战国时期,大量铁质工具汉代煤炭做燃料;东汉水排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邢白、釉下彩绘。从商朝到东汉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由陶向瓷过渡唐代宋代清代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瓷窑遍布各地,几大名窑四、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的发展历程近日,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清代珐琅瓷紫红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景德镇窑珐琅彩-梅榭月影)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第一、部门不断增多。第二、规模不断扩大。第三、分工不断细化。第四、技术不断进步。第五、经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第六、布局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呈相应变化。半坡出土人面鱼纹盆唐代白瓷唐青瓷上海博物院藏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清代粉彩瓷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古代中国制瓷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按阶段进行划分)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唐代: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大量出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开始彩瓷生产时期明代:斗彩和五彩瓷魏晋南北朝:区域扩大,数量激增,北朝烧出白瓷清代:粉彩和珐琅彩,中国瓷器遍销全世界。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灌溉工具B、冶铁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2、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私营企业3、下列那种是清代发明的瓷器种类有()A、青瓷B、三彩瓷C、五彩瓷D、粉彩瓷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2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