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资料.2017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资料第一部分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取得考核合格证;3.不存在各部分所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4.建立矿长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矿长每年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二、制度建设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年度计划,并分解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和考核。1.组织机构与职责有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各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2.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经费,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3.技术保障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开展技术创新;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符合要求,审批手续完备,贯彻执行到位。4.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过程管控和现场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检工作。5.持续改善煤矿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在考核定级时,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现状的测评,是对煤矿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保持考核定级时的安全生产条件,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考核认定。取得等级的煤矿应在取得的等级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改进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措施,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持续第二部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3、年度辨识评估(每年底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4、专项辨识评估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2.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露天煤矿爆破参数、边坡参数)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2.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进行;2.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1.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2.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3.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4.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5、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矿长组织实施,有具体工作方案,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6、定期检查和现场检查1.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2.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执行煤矿领导带班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7、公告警示3.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8、教育培训1.入井(坑)人员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2.每年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1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二、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班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并按照事故隐患等级明确相应层级的单位(部门)、人员负责治理、督办、验收)2、编制事故隐患年度排查计划,并严格落实执行3、定期排查1)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2、)矿各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3、)生产期间,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4、)岗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4、登记与上报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逐项登记排查出的事故隐患。2、)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后,及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书面报告,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5、分级治理1.)事故隐患治理符合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2、)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治理方案按规定及时上报。3.)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由治理责任单位(部门)主要责任人按照治理方案组织实施。4.)能够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当班采取措施,及时治理消除,并做好记录6、验收销号1.)煤矿自行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完成治理后,由验收责任单位(部门)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2、)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完成治理后,书面报告发现部门或其委托部门(单位)7、公示1.)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2.)及时在井口(露天煤矿交接班室)或其他显著位置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3.)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从业人员和社会监督8、资金保障建立全生产费用提取、使安用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资金有保障9、专项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1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专项培训。10、考核管理1.)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2.)检查结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三、煤矿通风标准化1、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2、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回风井口的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记录;3、每季度检查1次反风设施记录;4、制定年度全矿性反风技术方案,按规定审批,实施有总结报告,并达到反风效果5、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6、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7、通风能力核定报告8、有计划停风前制定专项通风安全技术措施9、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参数测定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瓦斯涌出量测定10、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11、瓦斯检查日报及时上报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并有记录12、瓦斯排放按规定编制专项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严格执行记录。13、编制瓦斯抽采工程(包括钻场、钻孔、管路、抽采巷等)设计。14、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制定矿井防灭火措施15、煤层注水措施,注水设计16、定期冲洗巷道积尘或者撒布岩粉记录17、“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制度18、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19、设有负责通风管理、瓦斯管理、安全监控、防尘、防灭火、瓦斯抽采、防突和爆破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机构20、.有完善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综合防尘、防灭火和安全监控等专业管理制度,各工种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21、制定瓦斯防治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矿每月至少召开1次通风工作例会,总结安排年、季、月通风工作,并有记录22、有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瓦斯抽采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防灭火系统图等;有测风记录、通风值班记录、通风(反风)设施检查及维修记录、粉尘冲洗记录、防灭火检查记录;有密闭管理台账、煤层注水台账、瓦斯抽采台账等;安全监控及防突方面的记录、报表、账卡、测试检验报告等资料符合AQ1029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并与现场实际相符23、按检测需要配备检测仪器,按期进行调校、检验记录。四、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标准化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预测预报、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2.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3.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4.资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5.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6.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煤矿地质标准1、有满足不同生产阶段要求的地质报告,按期修编,并按要求审批2、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按时提交由总工程师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井巷揭煤前,探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地质、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等地质条件,编制揭煤地质说明书3、采煤工作面和采区结束后,按规定进行采后总结4、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必备的台账、图件等地质基础资料;图件内容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图种齐全有电子文档5、地质预报内容符合《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内容齐全,有年报、月报和临时性预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6、有符合《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规定的各种图纸,内容符合储量、7、损失量计算图8、储量计算台账和损失量计算台账,种类齐全、填写及时、准确,有电子文档。9、储量动态清楚,损失量及构成原因等准确;10、储量变动批文、报告完整,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11、定期分析回采率,能如实反映储量损失情况;12、采区、工作面结束有损失率分析报告;13、每半年进行1次全矿回采率总结;14、三年内丢煤通知单完整无缺,按时间顺序编号、合订;15、采区、工作面回采率符合要求煤矿测量标准化1.导线测量、水准测量、联系测量、井巷施工标定、陀螺定向测量等外业记录本齐全,并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记录内容齐全,书写工整无涂改;2.测量成果计算资料和台账齐全3、有采掘工程平面图、工业广场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井底车场图、井田区域地形图、保安煤柱图、井筒断面图、主要巷道平面图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基本矿图4、及时填绘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5.建立地表塌陷裂缝治理台账、村庄搬迁台账;6.绘制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图表煤矿防治水标准化1.有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记录规范,保存完好2.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水文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按规定修编、审批水文地质报告3.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含水文钻孔管理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并每季度修正1次4.绘制有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图种齐全有电子文档,图纸内容全面、准确;5.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准确标明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6.井上、井下各项防治水工程有设计方案和施工安
本文标题: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资料.2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3047 .html